智能手表:移动第五屏?

标签: 移动互联网 移动终端 瑞士 科技 变量 | 发表时间:2012-06-07 06:00 | 作者:夏勇峰
出处: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

移动互联网让手表这一传统工具被重新定义,屏与内容交替创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2012年5月,一家名为Allerta的公司开始预售其叫做Pebble的智能手表。虽然被称为手表,但这个产品怎么看都已经是另外一种终端:它可以通过蓝牙和iOS、Android设备连接,借由智能手机进行通话、短信查看和邮件的收发;提供多种运动比如跑步、骑车的程序下载,让手表成为运动时的监控和即时信息查看装置;经由测距程序,在手表所支持的高尔夫球场,你随时可以轻松查看到自己所在位置和球洞之间的距离。

如果说这一切还不算什么,那接下来的事情才是真正有趣的:Pebble手表开放了API(需要达到一定预购门槛),开发者通过并不复杂的过程,就能让自己智能手机上的App和它打通,并且将通知信息直接推送到手表屏幕上。也就是说,在很多状态下当你收到信息,不管是社交网络上的一条更新或者一封新的来信,你只需要抬起手腕,它就会提醒你并将内容显示出来。

这岂止是一台手表,它分明已经是手机的延伸,一种具有巨大想象空间的新型移动终端。

在Kickstarter网站上,Pebble手表这一项目截至关闭,总共收到了来自近7万名赞助人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资助。在产品还没有任何样品的前提下,已经卖出了10万台。

对“智能手表”这种新型终端来说,玩法还在慢慢摸索,一切才刚刚开始。可是,它广阔的发展潜力已经初露端倪。

第五屏

Pebble并不是Allerta推出的第一款智能手表,在此之前,它还有一款在国外颇有名气的手表inPulse,只不过那是为黑莓平台和信息推送服务度身制作的。

在这一领域,还有一个更有名的家伙——那就是苹果第6代iPod Nano,只不过它是从另一个方向杀入的。以随身音乐播放器为起点,融合了多点触摸等技术,Nano 6取消了苹果惯用的圆盘操作方式,变成了一个方形的“表盘”。在明显的提示之下,众多配件厂商发现了商机,纷纷推出为Nano 6定制的“表带”,让它成为了真正可佩戴在手腕上的“手表”,并有了一个自己的名字——iWatch。它与Pebble最大的区别是定位于独立的超小型便携终端,而非智能手机的延伸。

除此之外,索尼爱立信的新款智能手机也曾搭载名为Smart Watch的手表配件,能与自家的手机共享资源,但它并不开放,只能被视作对手机的一种配件服务。佳能也推出了运动手表Forerunner7(FR70),专注于与其他运动器械的打通和运动数据的获取与通知。

这些逐渐成型的产品都有着不少共同点:佩戴在手腕上——无负担随身携带的最佳方式;在方寸之间拥有自己的存储、计算和显示能力;不只提供时间,而且还有在各个场景日趋丰富的信息;与其他终端信息互通。因为人看手腕的方便性,它们都能充当一部分“通知器”的功能,很多时候不用再去与其他终端如手机或跑步机进行信息交互。

虽然还没有什么标准可言,但这些“智能手表”正在彼此交汇并向着相同的方向前进。在传统的四块智能屏幕台式机、笔记本、手机和智能电视之外,人们生活中第五块屏幕正在越来越显示出其力量,这就是智能手表的手表屏。

“第五屏”虽然不可能具有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和显示能力,但因为手表佩戴的随身性更胜手机,它比手机显示出更强的移动性。这正是为什么大部分智能手表都将“运动”列为自己最重要一项功能的原因。

在Pebble的官方网站上有这么一句话:在你的手表上轻瞥一下,即可看到手机通知。看似只是方便一点,可在很多场景之下你可能并不适合随时掏出手机,这时候它就能派上大用场。

在无线传输技术成熟、移动互联网内容越来越丰富且移动终端日渐普及的前提之下,智能手表无需承担太多责任,它只需要有能力将人们需要的信息显示到手腕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离人最近的、最能与人进行信息交互的终端。

重新定义手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这场具有现代意味的战争中,“更加准确的时间”成为了战略战术执行中的关键要素。几乎在同一时刻,多个国家的军方都意识到了免手提腕表的重要性——在很多场景下,戴在手上、随时可以掌握时间,比从胸前掏出怀表更方便。

军事需求迅速演变成了大众需求,作为新兴事物,手表因为其便捷性,很快成为了人们最主流的承载时间的产品。

如果从移动终端的角度来看待手表,它最初的“内容”或说主要应用只有“时间”而已,人机互动的界面是表盘与调节时间的转轴,而计算能力则交由一系列复杂的机械齿轮来完成。

在此后手表的演进中,从自行上弦提供动力,到瑞士人将怀表的主流应用——计时和日历——微型化后放到腕表上,再到1952年电子表、1967年石英表乃至之后光波表的诞生,可以说手表的基本功能都没有太大改变。技术改变的只是它所提供的唯一内容——时间——的愈加优质,以及整个产品的使用体验。

内容层的穷乏,使得当有新的终端也能提供时间服务之时,整个世界的手表业开始无可避免地衰落。人人都有手机时,手表逐渐从重要的时间工具,变成了一种装饰品。

可是回顾手表的百年历史,在提供时间之外,手表置于腕上的移动便捷性、即与人最接近的人机互动方式,这一优点却始终无法取代。“从胸前掏出怀表”和“从裤兜里掏出手机”,这样的动作何其相似。

手表所欠缺的,只是内容而已。

为了让手表完成向移动“第五屏”的革新,新一代“钟表匠”们,或者说新型移动终端设备制造商们可谓殚精竭虑。它要有移动终端的能力,要有很强的可拓展能力,可同时它最好还能继承以前手表“待机”时间长、全天候适应等种种优点。

因此,现在逐渐主流的智能手表,多半采用电子纸(e-Ink和e-Paper)屏幕,这让它更加省电并且能适应烈日等大多数移动场景;为了让它待机更长,在加入其他信息的同时,Pebble等都不约而同地取消了手表秒针的模拟设计——因为秒针每走过一秒就意味着屏幕必须刷新一次,而是只显示时针和分针。这也让智能手表的待机时间远远超过手机,达到了一周甚至更久(当然,苹果iWatch不算)。

除此之外,智能手表加入了内置震动马达、三轴陀螺仪甚至是GPS等传感器,打下了新的硬件基础。

而在这些基础之上,以Pebble为首的智能手表通过开放API数据接口的方式,将已经非常繁荣的移动互联网内容与手表对接,并不断挖掘各种适合于智能手表的垂直应用。

当充分且可控的内容涌入“第五屏”,再也不是单一显示时间的工具,手表必将重燃生命力,并以新移动终端的形式继续成长。

九屏时代与硬件驱动的创新

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现在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的“三屏时代”,在智能化普及的过程中,智能电视将成为第四屏,而在未来的世界,屏幕将无处不在。

如果再深一层思考,这样的转换要完成并不简单,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不同的屏幕在不同的场景下被使用,而要让每个屏有用,其中的内容至关重要。

在西方,台式机最初普及的重要动力是办公软件这一内容,在商务办公这一场景。而在中国,家庭宽带及娱乐则是普及台式机与笔记本的主因。

而当下正火热的移动互联网,无疑像微博这种快速消费的轻便信息,以及大众点评网App这样彰显移动特性的内容服务,还有正在大量产生的移动产品及投身其中的移动开发者们,是智能手机屏普及的重要动力。

如果粗略划分,在社会中当下常见的有9种屏幕,除了已经智能化的三屏,正在智能化的电视屏,刚刚露出萌芽的手表以外,还有平板、投影、大荧幕、眼镜这四种。其中,电视应对的是家庭客厅场景、手表应对的是个人超移动场景、平板应对的是有限移动场景、投影应对的是会议室等多人协作场景、大荧幕应对的是大型活动场景、眼镜应对的是个人浸入式体验场景。

每一个屏幕,所在的场景都需要有专属的内容,就像手表那样。

在这个过程之中,硬件会首先完善,其次是带宽与通信能力(网络),而当标准化的操作系统软件平台搭建好之后,大量的内容就会循着进入。每一个屏幕所需要的内容,背后都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网络已经越来越完备,而内容方已经成长起来了许多的互联网企业和成熟的开发者,在这个智能化越来越加速的过程中,真正能让机会变成现实的,首先是在九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硬件,比如与以前全然不同、更强互动与更互联网化的大荧幕、投影乃至眼镜。

硬件驱动软件、软件驱动内容、内容反哺硬件,尤其当台式机、笔记本、手机都已经进入缺乏突破性创新的平台期时,在新的屏幕上,以新思维所创造出的创新、开放的硬件至关重要。

这就是在手表上正在发生的事。


商业价值iPhone 客户端

相关文章:

相关 [智能手表 移动] 推荐:

智能手表:移动第五屏?

- - 《商业价值》杂志
移动互联网让手表这一传统工具被重新定义,屏与内容交替创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2012年5月,一家名为Allerta的公司开始预售其叫做Pebble的智能手表. 虽然被称为手表,但这个产品怎么看都已经是另外一种终端:它可以通过蓝牙和iOS、Android设备连接,借由智能手机进行通话、短信查看和邮件的收发;提供多种运动比如跑步、骑车的程序下载,让手表成为运动时的监控和即时信息查看装置;经由测距程序,在手表所支持的高尔夫球场,你随时可以轻松查看到自己所在位置和球洞之间的距离.

“智能手表”将融入惠普移动产品族

- Alex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Fossil Meta Watch ——这不是第一款“智能手表”,在它之前早已有了 Palm OS 的 AU5005,连微软和索尼爱立信也推出过试验型的产品. 但 Meta Watch 仍然带有鲜明的特色:它将完全融入惠普(HP)的移动设备产品族,减少信息流通的障碍,为大家描绘了一幅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场景.

智能手表的设计原则

- - 曉生
技术的进步,设计也将遇到新的问题,该如何为这些全新的设备做设计. 是在智能手表上堆积功能,移植手机端的交互方式,还是突破硬件上限制,探索智能手表真正的价值. 那么,设计一款智能手表需要先考虑哪些方面呢. 智能手表的电池容量不到手机的十分之一,但智能手表最好能像传统手表一样持续运行更长时间,而不是和手机一样,每天都要充电,如果使用无线充电,外出必然要带一款和手表差不多同样体积的充电器.

深入观察Android Wear,Google 智能手表平台

- - 煎蛋
Google 与3月18日宣布了Android Wear ,智能穿戴设备平台,主要为智能手表而存在的一个系统. 你可以看做是Android 系统的是一个分支,专门为智能手表等小型屏幕而设置的Android. 为此Ars 收集了网上关于Google Android Wear 的信息. 带你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东西到底长什么样子.

CarePredict Tempo:专为老人设计的智能手表

- - 雷锋网
目前,带有运动追踪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已经满大街都是了,想要进一步挖掘这个市场,可以通过定位细分市场来达到,比如定位儿童市场的 QINMI,以及本篇文章要说的CarePredict的一款类智能手表设备. 这款智能手表通过传感器追踪老人的日常活动,并在出现状况时通知亲友. CarePredict带有运动和位置传感器,它会为用户的正常活动创立一个“节奏日记”.

苹果押宝智能手表,一个更大的市场

-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Google Glass 的增强现实特性,让不少人为之疯狂.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重磅成员,Google Glass 嫣然已是明星. 不过 Forrester 的一项调查却发现,美国消费者更亲睐苹果即将推出的智能手表,愿意购买智能手表比购买眼镜的人两倍还多. 此次调查围绕可穿戴设备,总共采访了 4600 个对象,其中 12% 想购买眼镜计算设备,但有 28% 的人对手腕计算设备更感兴趣,远远超前者.

为什么我不看好智能手表?

- - 周鸿祎的BLOG
    最近有一个趋势很热,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可穿戴设备”. 谷歌推出了一个Google Glass,现在苹果现在又要出手表,一下子弄得整个行业都很激动. 于是,大家都在说,可穿戴设备是一个新的趋势,是一个新的潮流,是行业发展的未来.     你说可穿戴设备是不是机会. 用正确的废话来讲,它一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向智能手表进军 谷歌发布全新Android Wear平台

- - 爱活网最新资讯
就在刚刚,谷歌宣布了为智能手表打造的全新智能平台Android Wear. 谷歌要进军智能手表市场传闻已久,但相关细节一直被守口如瓶,就在大家满心期待期待着苹果iWatch之时,没想到谷歌抢先一步,下了一招大棋. 和Android一样,新Android Wear是一个开放平台,它允许第三方厂商加入进来生产各式各样的Android Wear兼容设备——主要就是各种智能手表.

谷歌和苹果等顶级供应商希望智能手表成为主流产品

- - cnBeta.COM业界资讯
但是,要取得巨大的成功,这些主流技术创新者及其较小的竞争对手必须克服一些重大的障碍. 例如,迄今为止,大多数问世的智能 手表的价格都太高昂,每块手表的价格都在200-300美元之间,这让智能手表很难得到普及. 而且,大多数智能手表均要求通过蓝牙与智能手机连接,这意味着用户需要增加智能手机和无线服务合同等方面的开支.

开放蓝牙相关API:蓝牙智能手表能可靠地从iOS设备上接收所有类型的通知了

- - PingWest
苹果的 CEO Tim Cook 今年作客 AllThingsD 举办的 D11 大会时,称未来的 iOS 会更加开放. iOS 7 的发布的确验证了这一点,苹果减少了控制,给了开发者更多的选择. 苹果新引入的通知中心服务(Apple Notification Center Service)和保留与恢复服务(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Service)可以让外接设备更加无缝地与 iOS 7 设备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