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有多离不开妈妈?

标签: 中国人 妈妈 | 发表时间:2012-08-30 20:26 | 作者:msiling
出处:http://www.guokr.com/site/psybst/

“两个女人同时落水”问题是中国男人的集体噩梦。一边是爱得如漆似胶还正眼巴巴望着你的女友,另一边是你心底永远的无可替代的母亲——似乎怎么说都不对。

这个难倒了大批中国好汉的问题,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如果你有机会问问老外,比如美国人,回答很可能就没那么纠结了:选择另一半。为什么会这样?难倒美国人就不爱他们的母亲了?

中国人的“母亲参照效应”

或许心理学家关于可以给出一个解释。2002年,北京大学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首次发现: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的记忆不仅具有“自我参照效应”,也就是说对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记得格外好,而且对与母亲相关信息也能记得很好,就像是记自己的事一样,出现了“母亲参照效应”。

实验中,朱滢等人以中国大学生为被试,在“自我参照效应”(详见,《 记得你等于记得自己 》)实验的经典范式上再增加了母亲参照条件。比如问“‘勤劳’一词适合描述你的母亲吗?”通过类似问题让参与者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将“勤劳”这个词汇和母亲联系到一起。

所有被试通过类似方法将不同的词汇和不同的对象联系到一起,再测验其记忆效果。结果发现,当记忆材料与母亲挂钩时,其记忆成绩与自我相联系的一样好,两者都优于其他条件下的成绩,包括名人参照条件(如“‘清廉’一次适合形容朱镕基吗?”)。就是说,对中国人而言,不仅与自己相关的事能记得更好,与母亲这一“重要他人”相关的事也具有相同的记忆效果。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参与者的实验结果大相径庭。对西方人而言,“母亲”与“总统”这个概念是一样的,都不及被试对与“自我”相关的材料记得更好。

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说明母亲在中国人“自我”中具有重要位置。从婴儿时建立的依恋,到成年后,“母亲”依然以这种方式存在于中国人的生命里。对中国人而言,“对母亲的情感”似乎并不难理解也并不陌生:在我们幼时的回忆里,往往离不开母亲的身影;当男孩长大后,尽管在外面呼风唤雨,回到家里还是母亲的孩子;甚至问及奥运冠军“最想把奖杯送给谁”时,母亲也会是得票最高的。

文化这只“神奇的手”

为什么母亲对中国人具有独特的意义呢?

这与“自我概念”的文化背景有关。一般来说,自我包含与自己有关的个性、身体特征、职业等许多内容。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自我概念表现不一样。在文化心理学界,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黑泽尔•马库斯(Hazel Markus)等人曾根据文化差异提出过 “独立型自我”与“依赖型自我”两种自我概念类型。

她认为,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自我的概念是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思想、感受和行动。而在东方文化背景下,个人是一种关系自我,强调的是人与人彼此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附,尤其看重家庭。因此可以推测,对美国人来说,就算是母亲,也属于自我以外的其他事物,在记忆上并不占有优势。而对中国人来说,自我中包涵有母亲的成分,母亲是“自己人”;“自己人”的事也就是自己的事,当然也就放在心上了。

由此也可以理解,中国男人与美国男人对于“两个女人同时落水问题”的反应。西方文化鼓励独立和个人价值,尤其是成年个体要建立自己新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母亲的参与与影响力会主动降低,理性的美国人会选择对今后生活重要的人。而对中国人而言,不管是出于伦理或是情感,母亲早已是“自我”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并且不具有可替代性,很难舍弃。这样看来,如果一个女生还傻乎乎地纠结于此,估计是徒劳的。

中国人的自我和妈妈在同一个脑区?

从上面来自行为实验的研究可见,文化对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产生了影响。有人可能会问:如果这种影响真那么确凿,那么在中国人的大脑里是否存在相应的自我表征的神经生理基础呢?

答案是肯定的。2007年朱滢等人用中西方大学生两组被试进行了“母亲参照效应”的脑成像研究。结果发现:对中国人而言,在自我参照和母亲参照条件下,都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但西方人只有自我参照激活了腹侧内侧前额叶。这说明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住在同一个脑区的,为中国人独特的“母亲参照效应”提供了神经生理层面的证据。

这是中国文化造成的特殊现象还是中国人大脑比较特殊呢?为此,研究者特别研究了双重文化背景下的特殊群体——香港人。在研究者提示了中国文化元素后,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同住在腹侧内侧前额叶;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香港人的自我与母亲的神经基础是分离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 “深入骨髓”。受中西方文化影响的香港人的自我甚至会根据文化情境转换:有时候母亲像是“路人甲”,有个时候又与母亲“形影不离”。

总之,可以看出,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中,母亲是密不可分的成分。这说明,中国人把母亲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就算是长大成人了,对母亲的情感联结,也早已渗透到个人的认知与行为甚至生理结构中。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对母亲更依恋的原因。

参考文献

戚健俐, 朱滢. (2002).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心理科学,25( 3), 275-278.

张力.(2005). 中国人关于母亲的联想不同于美国人——来自范围假设的证据.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6):45-51,941–949.

朱滢, 张力. (2000). 文化、自我意识与大脑.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6(10), 1325-1326.

Markus H R, & Kitayama S(1991). Culture and the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 Psychology Review,,98(2):224-253.

Ng, S. H., Han, S., Mao, L. H., & Lai, J. C. L.(2010). Dynamic bicultural brains: fMRI study of their flexible neural representation of self and significant others in response to culture prim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 83-91.

Rogers T B, Kuiper N A, & Kirker W S. (1977). Self- Reference and Encoding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General of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 ,35(9):677-688

Wu, Y. H., Wang, C., He, X., Mao, L. H., & Zhang, L. (2010). Religious beliefs influence neural substrates of self-reflection in Tibetans.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5, 324-331.

Zhang Li & Zhu Ying.(2010). Cultural neuroscience: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34(3), 514-519.

相关 [中国人 妈妈] 推荐:

中国人有多离不开妈妈?

- - 心事鉴定组 - 果壳网
“两个女人同时落水”问题是中国男人的集体噩梦. 一边是爱得如漆似胶还正眼巴巴望着你的女友,另一边是你心底永远的无可替代的母亲——似乎怎么说都不对. 这个难倒了大批中国好汉的问题,真有这么大的杀伤力吗. 如果你有机会问问老外,比如美国人,回答很可能就没那么纠结了:选择另一半. 中国人的“母亲参照效应”.

啊,妈妈

- 月七 - 牛博国际
走在街上,突然,那边有一个人就倒下了. 我看见别的人就围过去,把他吃掉. 我拉妈妈,说:“妈妈,妈妈,看. 我在想,明明就在旁边,为什么看不到呢. 妈妈走起路,总是猫着腰,穿行在别人的身后或一旁,从一个人的侧里移到下一个人的侧里. 于是,任凭发生什么,总有个身影把她挡住,听到什么声音,妈妈就拉起我,走得更快.

[v]猫妈妈抱小猫

- Baiger - 煎蛋
Youtube网友:“这视频太甜了,我都得糖尿病了. 猫头鹰和小猫咪是好朋友[v]. 喜感动物世界:猫妈妈和松鼠宝宝. © 煎蛋 / 投稿 | 图片托管于又拍网 |.

妈妈模仿女儿,但女儿不愿模仿妈妈

- afanso - Solidot
妈妈注意了,你们的女儿不想穿得像你一样. 根据《消费者行为学》期刊即将刊登的报告,研究人员调查了343对母女,平均年龄分别为44岁和16岁. 结果显示,母亲在穿着上刻意模仿她们女儿的风格,研究人员称之为“消费者的分身效应”. 研究人员询问了她们心里认为的年龄,时尚品味,服装和化妆品的知识,以及她们的母亲或女儿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时尚品味.

【转载】中国妈妈与英国妈妈的对话

- - 湖南谭颂德博客
中国的年轻妈妈们不知道,比起英国妈妈们,自己过的是怎样的幸福生活. 根据我在英中两国的生活经验,我虚拟了以下这场两国妈妈之间的对话. 内容来自经验体会,虽然对话是虚拟的,却能反映两地典型的生活形态.   中国妈妈:“带孩子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儿.   中国妈妈:“幸好我们有计划生育,只能生一个. 不然我家那口子如果还想让我生第二个,那日子就更难过了.

中国妈妈的坐月子

- 微微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来源For Chinese Moms, Birth Means 30 Days In Pajamas. 版权归Andrea Hsu/NPR所有. 北京巍格监护中心,一对年轻的夫妻吴莉莉(音)和墨史伟(音)正抱着他们的宝宝默默(音). 吴莉莉正在经历传统的中国式产后恢复,“坐月子”. 坐月子时妈妈们不能外出,不能洗头和洗澡,只能吃一些特定的食物.

单身妈妈个人竞技赛

- j - 看上去很猛
我一直是你忠实的粉丝,也很佩服你独到的观点. 我是一名30出头的白领,职场上算是小有成就吧. 我外表有那么点小漂亮和气质,也挺温柔,所以我虽然是个有孩子的离异女人,但从不缺优质的追求者. 但我最近为一件事纠结:在3个月前的一个晚上,我去一位单身的男性朋友家中作客,他反复强烈要求跟我上床,我就在他强烈的要求下,也是带着对他有同情与关心的之情吧,最终我不情不愿地跟他上床了.

妈妈,我该与谁保持一致?

- Wesley - FeedzShare
来自: 我放春水秀洞庭的博客 - FeedzShare  中文热文榜|最新 - FeedzShare  .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25日,  已有 6 人推荐. 1959年的某天,为了庆贺“人民的选择”——刘少奇当选国家主席,人们连夜上街游行,载歌载舞,锣鼓齐鸣……. 那时,二位主席亲密无间的照片随处可见.

用ControlJS优化阿里妈妈广告

- Cary - Taobao UED Team
长时间以来阿里妈妈的广告载入策略一直存在些问题,很多页面也因为阻塞式的广告载入而被拉低性能,影响用户体验. 毕竟阿里妈妈广告的渲染依赖于诸多嵌套的document.write. ControlJS的目标就是解决js的阻塞式渲染,因此灵玉急不可耐想与同仁们共同去揭秘ControlJS……. Steve Souders在2010年12月份发布了ControlJS项目,该项目是让开发者更好的去控制javascript文件的下载和执行,从而提高了页面脚本的加载速度.

阿里妈妈广告产品研究

- - 牛国柱
阿里近几年广告应收的增速非常迅速,在2012年,为站长和淘宝客带来的分成收入突破了30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 http://roll.sohu.com/20121224/n361391164.shtml),非常大的成就. 那么阿里是如何做到这一成就的呢. 阿里妈妈第一次出现是在2007年,定位是全网的广告交易平台,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广告”,没错,和我们很耳熟的一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很像,是阿里战略在广告市场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