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略的Web威力

标签: 视野 互联网 团购 移动 网页 | 发表时间:2012-09-16 06:00 | 作者:罗川
出处: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

“移动先行”的理念在很多创业者或开发者心目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忽略了佛瑞德·威尔逊提出的这个理念的第二部分“网站居次”。在移动互联网拼杀,不能忽略PC端产品的威力。

2008年,我工作的领域从网页为主导的互联网切换到移动互联网,和广东移动一起做139.com。讨论中,时任广东移动副总经理的刘尧根提出的一个观点,得到一致的认可:不存在只服务移动设备的互联网,那样的东西注定是局限的,也不可能是真正开放的服务。所以139.com 最初的工作也是从网页入手的,当时已经很有规模的139邮箱,后来的移动通讯录、移动微博、移动网盘的设计理念都是根据用户所处的场景,让web访问和手机访问都可以获得针对性的体验。

2009年以后,苹果应用商店的成功,使得App开发方式成为主流。应用汇创业之后,我遇到了很多开发者,大多数的开发者以App开发作为工作的唯一重心,忽略通过Web向用户提供服务。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片面,也很危险的方向。

的确,随着智能手机性能不断提升,成本不断降低,智能手机将会成为很多更广泛群体首选的计算设备,也具有很多Web服务所不具有的优势。例如, 手机一般是个人使用,很少与他人分享,而且全时随身;手机具有位置属性,这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很重要;手机更可能是销售环节的末端,换句话说就是“购买点”,例如用手机在大众点评上查询一个饭店的信息,很有可能是在附近,准备下载优惠券就餐。在某种意义上,手机尺寸小似乎是一个缺点。但很多电商公司认为手机应用比PC网站购买的转化率要高。原因可能是有限的屏幕提供了较少的商品选择,因此不容易分心,从而增加了一个商品的购买转化率;手机的语音输入功能可能降低了输入门槛 (这个技术还在成熟当中)。

但App方式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也存在着众多先天不足。最大的缺陷就在于丢失了互联网服务中最重要的相互链接。这为产品推广和品牌塑造带来了很大障碍。本来互联网相对于传统业务推广的最大优势就是超链,体现在推广手段上就是通过各种链接,包括搜索引擎和社会媒体的传播。而App本身对搜索引擎不够友好,对社会媒体的支持也有局限,不可能像网页一样通过点击直观感受服务,而必须先经过一个下载、安装的过程。

很多开发者可能会举出Instagram和愤怒的小鸟这样的例子来说,仅有App的软件也可能取得巨大成功。但事实上,Instagram针对Twitter和Facebook的开放平台设计了众多的网页服务体验。而愤怒的小鸟也在去年推出了网页版,在PC端为用户提供了更易操作、视觉冲击力更强的体验,并因此更加普及。

2010年,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Union Square合伙人佛瑞德·威尔逊(Fred Wilson)提出了“移动先行,网站居次”(Mobile First, Web Second)的理念,在科技创业群体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并迅速成为众多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战略方针。这让我想到尧根兄更早时间提出的“不存在仅服务移动设备的互联网服务”这个观点。

看到国内一些非常成功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其实在网页和App上都是非常看重的。微博就不用说了,首先是网页,而其App的出现正好赶上了智能手机爆发的时机。大众点评也是在网页端积累了多年的商家数据之后,才推出了App,让用户在室外也可以用手机查找、团购、签到(位置定位)等找到身边的餐厅。对于世纪佳缘这样的严肃婚恋交友服务,需要用户注册并验证用户的真实信息确保真实性,网页端就显得更加重要。否则,在手机上输入繁杂的信息,必然会让很多用户望而却步。

诸如美图秀秀之类的图片服务,手机App满足用户抓拍、快速分享的功能。PC端网页版及电脑桌面客户端版,则侧重用户对于照片的编辑、拼接、打印、邮寄明信片等多维度、多情景的需求。

从我们对开发者的研究和应用汇自身的实践来看,有如下的经验供商榷。

新一代智能手机用户中双屏用户(手机用户和网页用户)的比例远远高过上一个移动互联繁荣时代(SP时代),粗略估算在2012年以前发展的一亿多智能手机用户当中,80%都同时使用PC。

PC和App在产生内容方面具有各自的特性,例如:以文字为主的UGC通过网页建设更有效率,而基于照片的UGC则基本是手机pp的专长。

网页便于重度用户更深入的反馈,例如:小米的粉丝文化是从小米论坛发起,而不是米聊里面得来。

网站是手机App获取用户的重要渠道,针对搜索引擎做合理的网站优化,可以获得很多免费的用户。

“移动先行”的理念在很多创业者或开发者心目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忽略了网站。我们提醒自己,也提醒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不要忽略PC网页端产品的威力,不要忽略大屏幕的威力,不要忽略物理键盘的威力。


商业价值iPhone 客户端

相关文章:

相关 [web] 推荐:

Web未死

- Sinan - GeekPark 捕风捉影
App的极限已经浮现,而Web则是突破此极限,推动下一个数字时代革命的起点. 距离美国《连线》杂志发表《Web已死,互联网永生》这篇文章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业界为Web平反的声音渐起. 2010年1月,苹果发布iPad,紧随其后在6月又发布了iPhone4. 没有人质疑过苹果的iTunes+App的商业模式,App可谓如日中天.

web的演变

- 酿泉 - 前端观察
这是一个基于GAE的项目,有mgmt design、GOOD、Hyperakt和Vizzuality开发,也有Google chrome团队的参与,记录了浏览器与互联网技术的演变. 不多介绍,直接去看看吧:Evolution Of Web.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项目的代码很不错,值得学习一下.

Web Service入门

- - 博客 - 伯乐在线
本文来自文章作者 @Jeremy黄国华 的投稿. 伯乐在线也欢迎其他朋友投稿,投稿时记得留下您的新浪微博账号哦~. 目前对Web Service没有统一的定义,定义一:Web Service是自包含的、模块化的应用程序,它可以在Web中被描述、发布、查找以及调用. 定义二:Web Service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使得Web Service能与其他兼任的组件进行操作.

Web Apps来袭

- - HTML5研究小组
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互联网基础标准的变化都会在随后几年中带来应用创新的大爆发一样,当HTML5在2011年逐渐被主流厂商所接受之后,围绕Web Apps领域的创新风暴正山雨欲来. 2012年1月12日,老牌传媒集团《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宣布收购为其开发移动Web App的研发公司Assanka ,这样,FT将不再以外包的形式雇佣Assanka为其打造移动Web App,而可以直接让它在内部进行开发.

Google 的 Web Desinger

- - 极客公园-GeekPark
[核心提示]Google 的免费 Web 设计工具虽然现在主要目的是为广告设计,今后会不会成为 Chrome 应用的开发工具. 听到 Google 推出了一个名为 Google Web Designer 的网页设计还有点惊讶. 虽然 Google 是 Web 技术的大力倡导者,毕竟自己严重依赖这个平台,但市面上相关的产品太多了,从专业的开发工具到小白的所见即所得软件数不胜数,还有 Adobe 这个专业玩家.

Chrome 的 Web Intents 会改变 Web 吗?

- hailin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2011年8月4日,Chrome 团队宣布将支持一个新的技术—— Web Intents. 这个技术未来可能会极大的影响网络应用和浏览器. 什么是 Web Intents. 如果您用过 Android 手机可能就会对这个技术有所了解. Android Intents 可以让两个独立的程序之前通信互相,神奇的是这两个程序中的任何一个程序可能不知道它在和谁通信.

[Web] 連結分享

- yasy - 網站製作學習誌
关于做PHP扩展开发的一些资源. 我对PHP5.4的一个改进. schema-database – 查詢結果與 PDO::FETCH_CLASS. 讓AJAX動態內容支援瀏覽器回上頁功能. LESS介紹及其與Sass的差異. 網頁設計該用哪種字級單位:px、em或rem. IE10将增强对HTML5和CSS3的支持.

艺术与web:线

- 南风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来源Art and the Web: Line | Think Vitamin. 初识各类艺术要素与原则时,你或许会以为它们太过简单甚而不屑一顾. 然而,多花些时间,对每一类要素与原则都仔仔细细地沉思默想一番,却是十分重要的. 在学习艺术要素与原则时,这些便是你要问自己的基本问题. 思考一下如何你才能将它们融入到你的创意思维里,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将它们应用于你自己的web项目中.

创建Chrome Web app

- Hobbes - Marshal's Blog
编写了一个Chrome下使用的Web app. 点击这个应用,就可访问我的博客. 其实有它特殊的好处,直接访问网站,程序无法自动获取HTML5的权限,比如存储限制. 安装应用,相当于安装了一个配置文件,浏览器将打开必要的权限. 如果你也使用Chrome,可以通过这里下载安装. 开发这样的应用并不难,过程类似以前开发Chrome扩展(编写最简单的chrome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