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ss effect,这是 2007 年随第一代 iPhone 发布而带来的奇异审美(更多的原因其实是这个效果制作太粗糙)。首先几乎所有的 iPhone 预装应用都有这个效果,然后是 web app,即「add to home screen」添加网址链接到主屏幕的方式,所生成图标也带这个高光效果(HTML 中设置 apple-touch-icon-precomposed 可豁免)。后来的 XCode 也强制所有应用图标使用这种效果(設置 Icon already includes gloss effects 为 YES 可豁免)。
苹果起初认为这能让许多质素平平的应用图标立即变身气质流。同时也可以让第三方应用(包括快速添加的网页)保持和系统一致的高光风格。但,这是糟糕的审美:媚俗、快速、廉价地营造「立体」的「光影效果」。很显然苹果意识了这点,后来的新应用(Find My Friends、Trailers 等)也没有一错再错,包括 iOS 6 很多应用的界面风格改变也去除了高光,而使用其它更具质感的纹理。
那么为什么仍然很多应用都还在使用这种为小孩子提供的保姆式高光效果呢?或许有这些可能:
(1) 真心认为这种高光好看;
(2) 已经用了很久不想做改变;
(3) 不知道怎么豁免高光效果。
Evernote 也是拖到 5.0 版本才痛定思痛。所以,给点耐心。高光最终会被完全抛弃。
-- 完 --
下载知乎 iPhone 客户端:
http://zhi.hu/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