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价值

标签: 移动互联 观点•专栏 Column 微信 营销 | 发表时间:2013-02-07 23:08 | 作者:许 维
出处:http://www.tmtpost.com

编者按:

昨天,微信正式发布了4.5版。在我看来,这个新版本释放出了两个关键的信号,第一个是微信只做底层的平台,具体的应用会开放给第三方来做,第二个是微信公众账号未来的形态,一定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类似app的形态。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看到微信把保存公众账号文章这个功能,开放给了“我的印象笔记”。这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功能,微信完全可以自己来做,而且自己做从客户体验角度来讲,也会最方便,但是它把它开放了。这应该是表明一种态度——第三方能做的,微信不做。

其次是“语音提醒”。你向它发送一条语音信息,它回复的是一个大大的提示框,里面有具体的信息,还有几个按钮。这种形式突破了文字、图片、语音的限制,也就是说,开发者将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自由的在对话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可以把公众账号做得越来越像一个app。

这两个信号,一个显示了微信开放的胸怀和决心,一个显示了微信的无限可能性,令人不得不再次向这个产品致敬。

废话不说了,今天我推荐一篇莫欣去年写的文章,他在当时就极富远见的预见到了微信4.5版的这种变化。 这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写微信的文章,除了我自己的以外。

许维 2013.02.06

微信的价值远不止于内容营销

文/美团网 莫欣

在大约一两个月之前的一次小圈子讨论里,我曾表达过这么一个观点:“微信未来一个重要目标,是成为用户移动设备中,最重要的可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的可交互式消息通知收发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应用入口。”

之后不久,微信向大众开放“公众平台”服务,参与讨论的朋友在微博上给我转发,认为这个服务验证了我的推测。我也便想顺势写篇文章,整理一下观点,因为,在我看来,“公众平台”只是微信朝着第三方通知平台这个目标迈出的第一步。


微信与微博,不同的内容营销优势


从产品形态看,微信适合对话、提醒,微博适合快速表达、浏览和传播。

随着公众平台的推出,很多分析者的目光聚焦在了“微信和微博谁更适合内容营销”这个话题点上,但个人认为,还没有必要把这二者放到彼此对立的位置去进行非此即彼的胜负比较。因为,从产品形态上看,这二者的使用场景和用户预期本身就有很大区别。

微信“公众平台”业务及与之相关的微信主产品特征归纳如下:

①   微信默认界面列表中,各项以对话对象为主要区分,对话对象是默认界面的强调主体,对话内容被放置在下级页面中;

②   公众平台群发消息是类似手机彩信的订阅式、多媒体、标准化、一对多的消息发布形式;

③   用户与公众平台账号的互动是一对一的私密互动行为,其他用户不可见;

④   交流是以对话关系为中心,公众平台推送、对话产生的任何一条单独信息无法成为新的独立话题;

⑤   用户可以通过转发的形式将某些内容传播给更多用户,接收者由发送的用户决定,当消息发出后,接收者将立刻接到强提示通知;

⑥   微信主产品是由KIK、TalkBox等移动即时通讯工具的产品形态衍生而来,天生具有很强的提醒力度(铃声、通知中心消息停驻、角标等);

⑦   微信界面的视觉元素暗示用户当前进行的行为中,“对话”成分大于“浏览”成分;

这样的产品特征,导致用户更容易把微信中的信息当成一种应当在短时间快速浏览、处理的信息,这样的信息更多是私人属性的而非公开的。并且,由于微信在结构上以对话关系作为信息聚合的主要维度,决定了微信用户在阅读信息时,对当前信息发布者的关注集中度高、交互可能性大,非常适合高质量信息的精准打击。

但同时,使用微信,各“公众平台”之间的信息关联性、用户对其他关系人的关注度、浏览的便利流畅都会大大折扣。

我们再 对微博的相关产品特征做一些归纳:

①   微博默认界面以时间顺序汇聚用户关注的发布者发布的多条微博信息,每一条微博信息在此界面中完整展示,在一个界面中就可以完成对不同发布者发布的多条信息的快速浏览;

②   微博的主要信息维度是单条信息,单条信息之下允许以评论的形式,以这条信息为中心话题进行一对多的公开交流;

③   用户可以通过转发的形式使某一条微博信息被传播到更多人的timeline中,接收者由关注关系决定,一般情况接收者不会接到通知;

④   与用户相关的消息会根据情况以较弱的提醒方式进行提醒;

无疑,从产品结构、界面布局、传播业务逻辑以及干扰度上,微博更适合进行大量碎片化信息的发布和扩散,用户使用微博对碎片信息的浏览体验也更优。并且,以话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对话关系为中心的交流,可以产生更多对中心话题具有补充意义的有价值信息。

但以时间顺序的方式呈现信息,导致的信息量过大、有效信息筛选困难,以及信息发出方对信息的打击精准度及传播质量的不可控,是现阶段微博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在内容营销方面,微信和微博由于产品形态的较大差异,导致微信更适合精准、私密地传递信息,而微博更适合促进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获得更多UGC产生的具有附加价值的内容。内容营销只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传播平台和工具即可。


更大价值:基于对话的输入与输出


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相信很多用户都发现了,公众平台账号除了能够向关注者群发消息之外,还能够接收和处理关注者在对话页面向公众平台账号发送的消息。其中,@互联网的那点事近期在微博上频繁转发展示的对话截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让我们把目前所见的用户与公众平台账号的互动行为,暂称为“调戏”。

下图是我简单绘制的微信处理“群发”和“调戏”两类业务的处理流程:

正如图中所示,其实普通用户向公众平台账号发送一条消息,公众平台账号在人工处理这条消息前,系统根据预设规则自动发送的回复,就是一次简单的“输入->处理->输出”的处理流程。

如果,这个处理流程再复杂一些,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尝试在流程中添加一个第三方提供的,能够基于第三方应用进行数据处理的外部处理流程:

正如图中所示,蓝色流程即是新引入的基于第三方的外部处理流程,它与人工处理流程是平级的,在引入它之后,用户在对话界面输入的信息,可以被当做比如“在微博发布框中输入了一串文字”,或是“在搜索栏中输入了想要搜索的内容的关键字”这类的输入行为进行处理,并通过第三方的服务端处理后,将标准化的数据直接返回到当前的对话界面。


以微信为输入输出中心的功能设想


如果您对于概念这种东西不是很感冒的话,就请试想下面这些例子吧:

①   将自己的位置信息在微信中发送给美团网,美团网马上返回该位置周围的优惠信息:

②   告诉Dropbox你要找的文件名,让它替你快速查找:


 


但,这还不够……


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基于微信对话页面的输入输出可能产生的业务功能,不过,这还不够。

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回到发布环节: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想不用再说太多了。

正如文章开头我的预测:微信未来一个重要目标,是成为用户移动设备中,最重要的可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的可交互式消息通知收发平台,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重要的应用入口。

微信已经:


微信已经在之前的基础中,让用户接受了:“微信是一个消息通知收发中心”;

微信已经在“公众平台”功能中,让用户认识到:“微信可以与官方账号进行交互”;

微信已经开放了部分接口,允许第三方iPhone和安卓应用在用户的主动操作下向微信其他好友发送与应用相关的信息;

微信已经在对话界面的工具栏中添加了可以跳转到其他应用的入口;


微信还没有:


微信还没有提供接口允许其他应用根据条件自动给用户发送通知;

微信还没有提供接口允许其他应用接收并处理用户发出的微信消息;

微信还没有向web站点开放微信发送的接口;

但是,看看这个页面,猜猜微信的下一步会是什么?

(本文首发于SocialBeta)

 

相关 [微信 价值] 推荐:

微信的价值

- - 钛媒体TMTpost—把脉科技资本论
昨天,微信正式发布了4.5版. 在我看来,这个新版本释放出了两个关键的信号,第一个是微信只做底层的平台,具体的应用会开放给第三方来做,第二个是微信公众账号未来的形态,一定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类似app的形态. 首先,我们看到微信把保存公众账号文章这个功能,开放给了“我的印象笔记”.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功能,微信完全可以自己来做,而且自己做从客户体验角度来讲,也会最方便,但是它把它开放了.

【叶开问道:对话微信】之二 好友数量+关系强度决定你的微信价值

- - 微博之博
【编者按】《叶开问道: 对话微信》是 汉拓科技. 叶开从资深的相关从业经验出发,对微信各方面的解读,内容丰富阐述深入,非常值得一读. 由于原文较长,故分为三篇文章发表,这是第二篇. 这篇分析微信的用户关系、权限许可、数据和语音. 无论是QQ还是Facebook,你的好友都是无差别的,都是一个静态的点,最多你可以给自己的好友分组分类,但是不太容易对一个好友进行关系强弱的标识,即不能在时间上对你与他的关系变化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更很难在空间上对与他的关系的来源和延伸进行管理.

企业微信公众平台5大商业价值是什么?

- - 互联网的一些事-关注互联网产品管理,交流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心得
  在追求微信营销的路上,很多企业一直在模仿却从未有超越,因为他们常常只是抓住了工具却忽略了工具两端的人,企业自己与用户. 我常常告诫企业管理者,当你决定做微信营销时请问自己6个问题,如果想清楚了,无论你接下来做还是不做你都成功了一半,否则也许最后你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么我们来逐一细说这事关微信营销命脉的6大问题吧.

张小龙内部邮件:微信团队的七大价值观

- - 极客公园-GeekPark
我是极客公园黑板报认证值日生. [核心提示]腾讯正式将微信独立成为事业群,与此同时张小龙也总结了微信团队的七条价值观. 腾讯昨天宣布对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众望所归”地成立了维新事业群,负责微信基础平台、微信开放平台,以及微信支付拓展、O2O 等微信延伸业务的发展,并包括 邮箱、通讯录等产品开发和运营.

ifttt的价值

- tiger - 月光博客
  ifttt是一款新兴的互联网工具型应用,正如他们给自己的介绍“If This Then That”,让用户可以根据他们设计的流程设计一些小程序,例如你可以让它帮忙监视女朋友的Twitter,当Tweet内容中出现“出差”这个词的时候,自动在Google Calendar里面添加一个晚上的聚会晚餐,并且在Facebook发表一条消息开始呼朋唤友.

拉的价值

- zhangv - 36氪
是什么让Email, Facebook 和 Google 这么有价值. 答:人们访问他们大都是自发的,是你大脑中的神经元告诉你该检查Email,该看你的Facebook了. 人们主动去拉内容,而不是等着内容被推、或者强加过来. 拉是一个用户主动的行为,而推是用户被动的接受由销售或是网站提供的东西. 所有那些想通过广告、电子邮件或其他营销手段让用户访问他们的网站而获取流量都属于推的范畴.

[原]IT价值评估

- - 阿朱=行业趋势+开发管理+架构
今天又有CIO朋友和我咨询IT项目价值定性定量评估的问题. 这个问题关乎如何向老板申请IT项目立项、给老板讲明IT投资价值,也关乎IT项目验收、IT项目复盘总结分析、以及下一个IT项目的获得老板支持. 这个问题也暗暗涉及到CIO的价值,如果IT说出不价值/感受不到显性价值,那CIO的价值又有几何,企业IT部门和CIO又怎能获得重视,CIO的职业发展阶梯就看不到希望.

摄影:家庭价值

- s - PADMAG视觉杂志
美国现代摄影美术馆Michael Mazzeo Gallery策划了一次名为《Family Value》(家庭价值)的展览,邀请23位摄影师来诠释家庭的意义. 以上两张来自1981年出生的美国女摄影师Annabel Clark的作品《Carmen and Lupita》,大多数人看到第一张图,都会以为是两个躺在床上的女孩,而并没有注意到Carmen及Lupita其实是一对连体儿.

价值投资难吗?

- 康夫 - 段永平的博客
老是听人说价值投资太难了,下面这篇文章大概是很有代表性的,对此我说几句自己的看法. 首先,“难”是相对于“容易”的. 本人觉得价值投资是最容易的投资办法,因为这是我会的唯一的投资办法. 说价值投资“难”的人一定是有更容易的办法“投资”.  “难在被怀疑被耻笑时候的坚持、自信与淡定”----价值投资投的是你自己懂的企业,如果你真懂的话,又怎么会不坚持呢.

用户体验的价值

- 翔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当今时代,包括苹果、谷歌、Instagram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企业和团队的成功用户体验案例,时时激发着你的热情、激励着你的梦想,向你描绘了运用用户体验力量的前景. 然而,一旦开始尝试在企业中构建用户体验的力量时,你会发现:用户体验的投入与回报难于衡量,用户体验的工作方式可能与团队以往的工作方式难于融合,用户体验人才难于获得、难于领导、难于培养,用户体验的力量难于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