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pace 衰落的九点原因
Myspace 沦落到如今“过气明星”的境地,最伤心的人会是谁?答案是两位创始人德沃夫和汤姆·安德森,以及新闻集团的掌门人老默多克。前两位也许会悔恨,本来能做大的事业被大集团和资本给毁掉了,而后者则心疼烧了那么多钱仅仅是摸了下皇冠上的小星星就被后辈给拉下来了,连带着新闻集团本身的数字化探索也接连受挫。
从出生到没落,这个轮回只有7年左右的时间。Myspace 于2003年8月上线,6个月后用户数超越当时的社交网站当红明星 Friendster ,2005年 Myspace 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重金收购,2007年达到鼎盛时期,而2008年 Myspace 全球用户数则被后起之秀 Facebook 超越。如今,Myspace 则面临一个悲惨的境地:定位转型、大量裁员,默多克正忙着找买家把这个烧钱的、不再受大众欢迎的网站脱手。有传言称,中国的腾讯正参加收购,欲借其拓展海外市场。
是什么让 Myspace 走上下坡路,而不像 Facebook 那样历尽艰辛终能登顶成为社交网络之王?在这里分析其中原因,或许能给创业者和正在运营的 Social Network 网站一些借鉴。所有的历史当时都面临纠结,所有的历史评论都是马后炮和顺理成章。当事人内心深处的动机和上帝之手的意外摆弄有时是后人无法解释的。在这里进行分析,是想把各方面可能导致失败的因素做一个总结,成为一个 check list ,供大家参考,虽说我们不能预料到打怪取经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但是陷阱的模式看多了心里还是多少能有个提防。
一.性能不济
Friendster 是最早火热起来的 SNS 网站,但是它除了功能不丰富外,性能也很差。登陆速度慢,用户体验逐渐变得糟糕。 Myspace 借鉴了 Frinedster 的 SNS 模式,却没有吸取这个教训。 当用户数量暴增时, Myspace 的服务器也跟不上了。同时, Myspace 允许用户自己装修页面,加载东西,这就导致打开朋友页面会慢上加慢。 Facebook 的解决办法是控制开放学校的节奏,在开放下一所学校进入社交网络之前,准备好服务器。
二.产品创新缓慢
后起的 Facebook 却在 Myspace 之前推出了消息墙和开放平台,大大增加用户的粘性和各种需求满足的几率。 Myspace 推出早、有先发优势,但架构有问题,想推出开放平台得重新写代码。综上性能和产品功能方面,Myspace 的体验不是最好的,一旦有对比,用户就会逃离。
三.对比
这个对比就是 Facebook ,甚至有更多其他的有 Social Network 结构的网站。 Facebook 的成功和 Myspace 的衰落很有意思地说明,先发者在战略上一旦失误,就会被后起之秀超越。在长跑中,领跑者往往很累。如果有两家势均力敌的公司,怎样竞争制胜呢?一是创新,二是耐心等待对方的失误快速反应。
三.社区氛围与朋友关系
Myspace 创业于洛杉矶,有很多音乐人和酒吧在这里,两个创始人也是音乐发烧友。 Myspace 采取的推广方式是通过酒吧、音乐演出来吸引用户注册,逐渐让流行音乐文化成为社区主流。而用户当中年轻人居多,太注重自我展示而不是社交,各自忙着装扮自己的花哨空间,整个社区氛围显得低龄化,对成年用户和非音乐爱好者产生一定的排斥。而通用型的 SNS ,一定是基于朋友关系而不仅仅是基于兴趣的。 Gmail 之父 保罗·布赫海特 (Paul Buchheit) 说过 Facebook 成功的原因和人们加入社交网站的动力是因为你的朋友都在上面,所以你才会上去。 Facebook 更容易将朋友圈通过精英大学校园推广策略成建制地将朋友圈拉到网上,而相比起来,兴趣圈子在网上的培养则相对缓慢。在国内的例子可以对比看看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和豆瓣。
四.新闻集团
被新闻集团收购后, Myspace 以及两位创始人就是大公司里的一个小组件。很多事情他们说不算,要默多克和他手下的数字新媒体部门说了算。 Myspace 的创始人有想法时,需要准备方案说服上头和各部门配合。一方面速度慢,另一方面创新容易夭折。默多克不比他们二位更懂互联网。有这样一个上司,或者说有这样一个收购方,创业团队在创新上会削弱很多。隔行如隔山,山那头的思维和语言是另一个世界。
五.招人与企业文化
好的工程师被吸引去 Facebook 了。不说 Myspace 自身是否够酷能吸引它的拥趸加入, 单一个地理位置偏离硅谷核心,就影响了招聘。刚被收购, Myspace 被命令搬家到新闻集团办公所在地,搬到了一个影视明星很多,工程师文化却稀薄的地方。扎克伯格是想必须得融入硅谷文化,才在暑假中去了那里租了个房子和团队一起培育孵化 Facebook ,而 Myspace 却在偏离互联网文化大本营往娱乐媒体文化盛行的比弗利山庄进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思维都是潜在的影响,不显性,日久天长就被拖后腿了。
六.社交网站?
逐渐地, Myspace 自身的基因和新闻集团注入的基因杂交起来,发现原来自己竟然不是个社交网站。竞争对手严格说也不是 Facebook 。它实际是个社会化娱乐网站,成为了一个基于社会网络关系分享内容的“媒体”。 Myspace 自己的基因中,基于音乐兴趣形成的用户群很像国内豆瓣的书、影、音板块,尤其是像豆瓣音乐人社区,大家去消费内容,其次才是与同好交流。 而网站加入了新闻、体育、视频等内容频道,内容在人际关系网中流动,它的核心是为内容服务,而不是关系和互动。这方面的影响与新闻集团有直接联系。这种杂交后被强化的基因不是社交网络的基因。
七.被广告害了
新闻集团是个上市公司,默多克收购 Myspace 是为构建其新媒体帝国。媒体的盈利模式是广告。在收购 Myspace 后,由于其用户量暴增,默多克乐观地认为有了这么多受众可以开始收割挣钱了。于是与 Google 签了一个3年9亿美元的广告合同大单, Google 提出了每年要达标的底线。后来看,这玩意儿是个枷锁, Myspace 疲于奔广告的命。不敢创新,怕影响用户浏览量,进而影响每年广告的展示量底线,不达标就拿不到钱。 Myspace 的创始人德沃夫曾发誓不做广告,但收购意味着身不由己。二位创始人也抱怨过,“人家 Facebook 在改善用户体验,我们却在做大量广告。”盈利冲动是魔鬼啊,不合时宜地放出来就会让欲望毁灭丰功伟绩。
八.管理层更换频繁
被新闻集团收购后,二位创始人干了4年终因业绩不佳被炒掉了。然后,管理层就更换频繁,但没有一个人能实现中兴大业。09年从 Facebook 挖来其 COO 欧文.范纳塔(也是因为不受扎克伯格待见了),范纳塔来了后与新闻集团数字运营部(也就是 Myspace 的所属部门
)的老大乔恩.米勒权力冲突,2010年2月范纳塔离开。接替他的是两位联席总裁,4个月后其中一人撤了。剩下另一个收拾残局。再往后就传出 Myapce 要转型、 Myapce 要裁员、 Myapce 要出售的消息了。
九.音乐盐碱地
Myspace 在音乐这个强项上也没有挖到金子。在美国有苹果公司和亚马逊公司掌握着正版付费音乐的销售渠道,Myspace 也与唱片公司努力合作过,以正版音乐分成模式,但入不敷出,仍是失败。展示广告还没给力到让音乐能免费收听就能盈利的地步。 Myspace 的优势是建立在一块盐碱地上,还没打出水,自己渴死了。
一个明星衰落有很多原因和问题,出售之后的 Myspace 或许有机会浴火重生来个涅槃,砍掉那些七七八八的东西从头再来。我们将拭目以待。 Myspace 的过往,也会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载入互联网英雄倒掉史里,被后人屡屡传唱。从这方面讲,我们能学到很多,它贡献了很多。
Follow@IT周昶帆
© 周昶帆 for 爱范儿: 拇指资讯小众讨论, 2011. |
Permalink |
10 comments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