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暗战手机地图背后:地图应用的四大趋势
截止到2012年12月,手机 地图用户数已近1.5亿,渗透率达35.4%。地图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应用之一,与社交应用、电商应用等并驾齐驱。手机地图的火热,导致了手机地图软件之间的暗斗,相对于搜索引擎之间的明争来说,手机地图软件则是在暗处“火拼”。
5月10日,高德软件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集团2.94亿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将持有高德约28%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至此,PC端的BAT格局在移动互联网也出现“神似”的局面。
高德地图融合第三方应用
6月19日,高德发布了新的地图版本,新版本强调了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生活和出行服务体验。在新版的高德地图中,融合了嘀嘀打车、团800、大众点评、携程、丁丁优惠、订餐小秘书等诸多第三方应用融入地图服务同时,还推出了 " 分享到汽车 (Send 2 Car)" 功能,为车联网铺路。
高德地图的社交元素体现在“交通互助”上面,注册用户可将当前的交通情况通过微博发布,位置共享功能则是通过手机通讯录加入,同时还具有扫一扫、天气查询功能。
百度地图“傍”微信
百度地图虽未发出官方声明,但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百度地图直接“傍上”已有4亿用户基数的微信。在百度地图的位置共享功能中,用户可选择位置共享和发起聚会,位置共享是直接邀请微信好友,发起聚会则可以直接选择微信好友,利用分享功能邀请好友参与聚会。在我的订单功能中,直接接入团购订单功能(电影订单、酒店订单功能并未开放)。
身边雷达则能直接扫描出附近的美食、酒店、KTV等信息,同时接入“快的打车”服务,直接显示距离最近的出租车的距离。
2013年4月最新CNNIC《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中显示,百度地图以40.9%的用户份额稳居第一,谷歌地图和高德地图的比例分别为 23.7%和 17.7%。百度的LBS事业部成立之后,快速扩张,但行事低调,不像PC端的搜索一样“垂垂老矣”,这才给了360搜索以可乘之机。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战略上,百度并未“慢一拍”,至少手机地图上没有丢掉自己的“狼性”。
从手机地图之间的暗战,不难发现手机地图应用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地图社交化。无论是高德地图还是百度地图,都将社交功能在地图上展现。高德地图结合的是新浪微博,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图阿里巴巴都有入股,这大大有利于高德地图与新浪微博功能的结合,特别是在地图社交功能上。百度地图“傍上”微信,功能看起来更强大,因为微信是目前最火的移动应用,BAT各自之间相互竞争也相互结合,这次是百度地图和微信在地图社交上的结合。
(2)打车应用是“标配”。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嵌入了相关的打车应用功能,只不过接入的第三方打车软件不同而已。打车软件在经历过“高潮”以后,因一些原因被叫停,但是丝毫不影响用户对打车软件的需求,据悉,打车软件再被“叫停”之后,下载量反而有所上升。打车应用是急市场之所需,不是叫停就能掐断人们对它的喜爱和遐想的,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对打车软件的嵌入,也说明了打车软件是今后的趋势。
(3)街景地图。高德地图的街景功能要比百度地图单纯的平面地图好得多,而且搜搜地图和谷歌地图也都在开发街景地图。近期流传的搜搜地图和谷歌地图的街景扫描车的区别,就可见街景地图的趋势,同时,街景地图有利于企业利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功能,对于今后O2O行业的发展也较有利。
(4)电商和O2O分流急剧化。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接入了本地生活信息服务,百度地图还直接可以使用团购功能,这个百度近期的百度微购不谋而合,一个是直接在网页上产生订单,一个是直接在地图上产生订单,流量被直接截获在地图上面,电商和O2O的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百度地图的侵蚀,电商和O2O的分流呈现急剧化状态。
手机地图的发展,逐渐融合了社交、第三方应用、电商以及O2O的一些功能,微信自身就是一款通讯应用,在第三方应用的接入以及5.0版本可能出现的电商功能,地图应用和微信之间是否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冲突,地图暗战,将会是移动互联网战的一个缩影,移动风暴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