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让故事更精彩!
经验说:看电影前最怕被剧透了。
实验说:其实,剧透可以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剧透对于各种电影电视剧的粉丝来说都是一件恼人事儿。和朋友一块吃饭,却发现他们在讨论最新一集自己还没来得及看的电视剧情,是捂住耳朵还是起身离席?实际上都可不必。今日,美国心理学会(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APS)网站新闻透露,最新的研究发现,提前知道剧情的发展并不会毁掉看电影或者电视剧的体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克里斯滕菲尔德(Nicholas Christenfeld)和里维特(Jonathan Leavitt)通过最新的实验研究发现,剧透并不会毁掉一部剧。和人们预期相反,就算是魔幻和悬疑类故事,提前知道剧情反而会提高观看的感受。
其实你喜欢被剧透
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进行了3个实验。他们按照悬疑、魔幻和文学研究三大类选择了12个小故事,又将每个小故事又稍动手脚变为三个版本:原版(无剧透)、文前剧透版(在故事的前面添加一段剧情简介,透露了故事的情节)和文中剧透版(将同样的一段剧情简介安插在故事中间,看起来像是故事原本的一部分),每个故事的每个版本都请来30位没有读过这些故事的参与者阅读。
结果发现,文前剧透版的故事更受读者欢迎。提前知道恶人的逍遥法外只是幻觉,他终将被绳之于法的情节并不会影响阅读魔幻故事的质量;而对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读者而言,先于波洛侦探找到案件真凶反而会使阅读故事的过程更加愉快。文学研究类作品并不像其余两类受读者欢迎,但读起来,读者还是更喜欢剧透版。
其实情节对你的吸引力没那么大
为什么看起来令人害怕的剧透实际上却更受人欢迎呢?答案或许和研究无关,但是非常简单:因为情节的重要性被高估了。克里斯滕菲尔德表示,人们总以为是跌宕起伏的情节才让故事更加吸引人,但实际上情节只是作者写下去的理由之一,情节如何发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文字本身。就像莫奈的作品中,《睡莲》并不仅仅是表现睡莲,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境。
另外一种解读是,剧透能让欣赏故事变得更简单。有其他心理研究发现人们更乐于欣赏那些易于理解的事物。里维特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一旦你知道故事的情节将如何发展,便扫清了理解的障碍,欣赏故事的过程会更加愉快,也能感受到故事的深层意义。但这些研究并不能为作家和编剧们提供一个更有效的写作指南。不过至少可以确定,剧透只有放在故事前面才有效,那些把剧透安插在故事中间的做法并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这项研究的发现其实与我们平时的生活体验并不矛盾。自己最喜爱的书看了一遍又一遍仍然爱不释手,观看一部新电影还不如把最爱的电影重温一遍来的精彩。
其实悬念的效果没那么好
在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中,都喜欢讲故事。人类的这一喜好也催生了如今数十亿计的电影电视产业,同时故事也是不同地区的人们传递社会观念的重要渠道。故事对于人类来讲极为重要,但它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故事的悬念。
克里斯滕菲尔德和里维特认为,人们在其他方面对悬念的认识可能也是错误的。也许,生日礼物还是用透明纸包装为好;求婚戒指也没必要藏在女朋友的蛋糕里。悬念有没有用尚不清楚,只要有真心、有大钻戒,姑娘基本上也会说“yes”的!
编辑的话
这篇论文还没发表出来,APS 就先报道了,这并不符合科普惯例,难道也是为了“剧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