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为杂谈,谈下最近关于企业架构的一些思考。
对于企业架构有很多定义,简单来说的话可以说企业架构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业务的现状和建模,一个是IT的现状和建模,还有就是业务和IT的匹配。业务重点是流程和数据,IT的重点是应用和技术。所有的企业架构基本都包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只是前面增加了企业愿景和业务目标驱动,后面增加了可落地的实施策略和计划。只要属于上面三个方面,即是我们企业架构建模和分析需要考虑的内容。
不论是最早的Zachman,还是TOGAF,FEAF,DoDAF等,都是业界实践后抽取出来的标准方法论。基本也是围绕上面说的几个点展开的。TOGAF更加接近于一个常用的标准企业架构描述,FEAF更加强调了PRM和SRM服务组件模型,而DoDAF更加偏技术建模和实现,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基本还是覆盖企业架构的各个方面。对于顶层企业架构设计还是建议采用TOGAF方法论指导,而细化到单个业务域或系统的概念的时候再转向DoDAF这种更技术化的建模方法。我一直强调的内容就是在顶层设计的时候尽量不要引入太多偏技术层面的建模方法和技术,最好是让企业架构成果能够让企业内客户基本很容易看明白。
任何方法论基本都是大而全,企业架构的方方面面都会涵盖进去,但是真正在企业架构实践中绝对不是要覆盖所有的活动和输出工件。任何一个架构实践活动或者说工件输出都需要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做这个分析的具体价值在哪里?是否属于前面我说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任何工作都不要为了满足方法论要求而去输出,必须要去理解内在的脉络和逻辑。因此,在企业架构实施过程中如果根据企业现状和业务目标进行裁剪就相当重要的,裁剪同时也不是简单的剪切的,更多的是优化改进,新增都是裁剪要考虑的内容。
当前的各种企业架构标准和框架,都没有真正做到和云计算和SOA思想的融合,虽然在各个企业架构中都有这种思想的体现,但是如何融合为一个整体基本没有说明。在企业架构的真正实践中必须考虑到SOA思想和云化的思路,这个在一开始全新规划就要考虑,这种融入不是对传统的企业架构框架的否定,而是对已有框架的补充和完善。我再次强调原来看到过一些文章去映射传统企业架构各组件和云,和SOA组件的关系,这个是不对的。这本身不是一种映射关系,而是融入关系。
企业架构最终不仅仅是企业业务和IT的全景图,更加重要是目标和规划,是最终的演进路线和分阶段的实施落地,如何由企业架构转到最终的实施规划,这方面的内容已经非企业架构可以涵盖,在企业信息化规划中有涉及,在这里来说需要借鉴IPD或HPPD的思路,即需求分析和管理,市场管理,组合项目分析和规划,产品规划和版本规划,这个后面还需要单独来讲。
各种企业架构框架都只是方法论层面,更多的还是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搞清楚架构分析方法和各个架构组件间的关系,才能真正理解企业架构的作用和价值。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