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点闹钟的世界中,“事件”大于“时间”
一个好的闹钟提醒应用应该有什么的元素?简介的UI?详细的备注功能?强大的多事件逻辑?日历的导入?作为一款良好的闹钟提醒软件似乎这些元素都是必备的。不过传统的闹钟应用都是围绕“时间”这个因素来设计的——某天的某个时间点/时间段,用户先设置一个时间,然后再去解释设置这个时间点上要做的事情。而正点闹钟则弱化了从“时间”这个概念出发的闹钟设计逻辑,以“事件”为核心因素来提供给用户一个功能强大的提醒服务。
正点闹钟,名字上初听起来以为是整点播报的轻度提醒应用,实际使用之后才发现功能上极其丰富。就像上面提到的,正点闹钟将“事件”这个因素放在用户面前。在主界面添加闹钟时首先需要选择的不再是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几分,而是具体的比如“起床闹钟”、“倒计时”、“还信用卡”、“喝水提醒”等等事件,比如用户选择“倒计时”之后则会提供“睡午觉”——30分钟、“泡方便面”——5分钟这样的默认设置,当然也允许用户自己定义添加任何事件。
在精选界面,正点闹钟根据时效热点进行了精选,比如最近要来临的各个节日的倒计时、春运抢票倒计时、甚至是影视作品的提醒供用户添加,每一项具体事件都由正点闹钟预先设置好时间并且加上了介绍导语。而且根据不同的事件所播放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以说完全抛弃了传统闹钟设置的方法、让用户忽略时间点,只需要思考需要提醒的事情。除去精选之外,正点闹钟内置了众多的“事件”供用户选择,包括衣食住行、影视学习、工作购物等全方面的事件。据他们的COO董博英说,无论是时效性较强的事件,还是热门的影视作品,都是由他们通过团队精选以及分析用户所提供的热门内容得来的。
注重于“事件”的产品逻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再需要用户处理很不形象的“时间”概念,往往对于一些特别的事情例如某个约会、某个工作会面,人们会比较清晰的在脑中处理时间点,但是对于日常生活来说,将这些事情处理并且用闹钟应用记录下来就显得很复杂了。举个例子,我在看某一部很火的电视剧集,如果为了避免忘记而将它添加到闹钟当中的话,我需要查询剧集的具体播放时间,然后添加一个循环闹钟,并且在备忘中写清楚这个时间提醒的原因。而将这一切交由应用来负责,可以省去用户很多的事情。
董博英还告诉我们,正点闹钟从数据的角度还有着独特的之处,如果说以往的闹钟应用不具有明确的数据收集分析功能,那么正点闹钟则可以收集到某一个事件有多少人进行了订阅提醒,同时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某个时间段某为用户的行为习惯,这些数据无论是作为收视参考还是作为用户行为习惯分析都有很大的作用。当用户积累了一定的习惯之后,预测用户的行为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方便用户的生活,而弱化时间的概念,用事件这一更加明确的因素来设置闹钟提醒正好会更加的方便生活,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