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发的互联网转型

标签: Yurii谈工作 一家之言 互联网开发 企业开发 | 发表时间:2014-07-04 23:00 | 作者:Yurii
出处:http://www.luanxiang.org/blog

算起来,我从互联网开发转向企业开发已经有四年时间了。在刚刚投身企业开发的那段时间,虽然也读过《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之类的书,到底没有做过正经的“企业开发”,而且业务并不算太复杂,所以还是借着之前互联网开发的老底子解决问题。这么做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心里还不太放心,总觉得这不是名正言顺的“企业开发”,以后会有问题。

因为谈到传统的企业开发,大家通常想到的是重型的框架、瀑布模型、严格的限制、海量的文档和签字、对商用软件的倚重等等(正版盗版另论)。而谈到互联网开发,大家通常想到的是轻量的开发、迅速迭代、不断的试错、面对面的交流、开源/免费软件的广泛使用。传统上,企业开发和互联网开发并不对付,你觉得我是杂乱无章的恣意胡闹,我觉得你是傻大笨粗的因循守旧,好在双方“井水不犯河水”,也相安无事。

企业开发和互联网开发的这种区别,也是我在跨界之时的一大忧虑。然而工作得越久,事实却不断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或者至少不必高估“企业开发”的正统性。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迹象让我相信,企业开发的互联网转向,是未来的趋势。按照我的总结,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的发展诞生了越来越多的小企业,而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让IT成了各种企业的必须,所以“企业开发”必须考虑到这些小企业的需求。前些年大家开个饭馆、书店,可能手工记账即可。现在哪家饭馆、哪家书店没有IT系统,简直是不可想象——哪怕这种IT系统是非常简单的程序。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兴起之后,众多企业都希望上网展示自己、拓展业务,这时候更少不了IT系统。这些小企业只关心简单、便宜、易用的IT系统,传统的重型“企业开发”并不能适应它们的需求。即便其业务增长迅速,这种业务通常也是创新型的业务,没有现成的企业系统能够适应,所以互联网开发模式下轻量级的、能迅速迭代的系统,更能满足需求。

其次,企业开发已经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盟。最早的软件开发几乎等于“企业软件开发”,一招一式皆有成为规范可循,而互联网开发更像是半路出家,“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一早并不被科班所重视。所以之前定义的“好学生”,往往是理论学得扎实、教材读得仔细、工具用得熟练的人。企业开发的套路正好又和学校学的一致,所以“好学生”往往能成为企业开发的优秀人才。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好学生”嘴里谈的更多的,也更感兴趣的,可能是MongoDB、Node.js、Ruby on Rails、Go等等新鲜玩意。别说“老派的”WebService、Struts,甚至就连.NET MVC、Spring估计都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加之传统从事企业开发的人对技术的保守特性(更愿意采用成熟技术),直接灭绝了大量人才(包括优秀的苗子)进入企业开发领域的可能性,而没有新鲜血液补充的企业开发团队,不说开发新功能,维护的成本都会日益增高。我曾经遇到过客户仍在使用Delphi开发的系统,可惜已经很难找到人维护了。

再次,移动办公的应用场景所倚赖的技术离不开互联网。传统的企业开发,无论Java平台还是.NET平台,与如今流行的移动开发基本是“绝缘”的。企业开发所使用的COM、SOAP、WSDL等等技术,在iOS、Android开发者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便费劲周折,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然而企业开发分明又面临着支持移动平台、移动办公的压力,如果固守之前的套路和技术,只有死路一条。

最后,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越来越讲究互连互通了,传统企业开发的“闭环”思维和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接触的很多客户、合作方,发现企业系统的一大问题是信息孤岛效应。或许两家企业都有各自的信息系统,而且运行流畅稳定,可是一旦需要进行数据交流则叫苦不迭。因为没有合适的对外接口,要么就冒很大风险开放不必要的权限,要么就只能通过QQ或邮件手工交换数据。在互联网开发的人看来,世界天生是由无数API构成的,这样才有无限想象空间;但对很多从事企业开发的人来说,别说对外的接口,就是对内的接口都很难做,大家更习惯为着确定目的“量身打造”紧耦合的系统。

不能互连互通的另一大问题在于,互联网、云计算,已经为以前麻烦的众多问题提供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比如困扰许多企业系统的存储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大概是去买专门的存储设备,购置费用一大笔不说,支持和维护的支出更是没有尽头。但是同样的问题,在互联网上已经有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存储的价格相当低廉,很适合存储海量的非敏感业务数据(如果不信任国内的云服务商,可以存放在亚马逊的S3,也可以分几家存储)。如果不能采用类似的方案,必然要求企业系统的开发者“亲力亲为”地解决这种问题,分散了本该聚焦在核心业务上的注意力。

当然,传统的企业开发方式里,还是有很多有意义而且值得保留的做法,比如明确的目标设定、详细的需求管理、规范的进度把握等等。我曾在知乎看到有人评价说“互联网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太杂乱无章了,有时根本不按规矩来,而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基本的规矩是必须要遵守的”,这种观点我很认同。但是总的来说,企业开发从传统的“企业开发模式”转向“互联网开发模式”,是“不得不为”的趋势。我心中理性的企业开发,应当是在“专心关注核心业务”之外,广泛、合理地应用外界各种开发技术和资源的模式。各位身处企业开发领域,但还没有足够资本退休的朋友,或许该早早做准备了。

相关 [企业 开发 互联网] 推荐:

企业开发的互联网转型

- - 乱象,印迹
算起来,我从互联网开发转向企业开发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在刚刚投身企业开发的那段时间,虽然也读过《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之类的书,到底没有做过正经的“企业开发”,而且业务并不算太复杂,所以还是借着之前互联网开发的老底子解决问题. 这么做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心里还不太放心,总觉得这不是名正言顺的“企业开发”,以后会有问题.

企业应用开发与互联网应用开发区别

- - 行业应用 - ITeye博客
注:转自 http://timeson.iteye.com/blog/609045. 新形式下的企业应用特点: . 企业应用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由局域网转到互联网,随着涉众面的极大扩展,新的企业应用要求多浏览器支持(IE,FireFox),国际化支持,全球业务的互联互通. 这样就要求企业应用不能满足简单的表单、表格、树、菜单;而是要求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提倡富互联网应用.

谈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 - 人月神话的BLOG
对于互联网+和工业4.0这个国家大战略,前面已经有两篇文章分别进行了相关的阐述,今天重点再谈下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之路. 那么谈这个问题还是得进一步说明互联网+的真正内涵,企业为什么要转型,还有就是具体的转型方法和思路这些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于互联网+这个概念进一步说明,即 这里的互联网已经不再是单纯狭义的互联网概念,而是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包括物联网这些新兴的信息技术全部打包到互联网里面,那么互联网+就是对当前诸多新兴技术的一个整合和集成,而不是单纯特指移动互联网或互联网.

2010年中国优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初创企业推荐

- 蕗 - 互联网的那点事
最近在进行2010“ChinaMode零零壹”中文互联网开放式评选活动,其实这个活动的初衷就是评选出那些大众网民正真喜欢的服务,而我作为一个关注初创企业的博客,我也想在这里推荐一下今年在天涯海阁介绍过的一些优秀的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服务(大部分是初创企业),作为大家提名的一个参考,并且我也希望这些优秀的初创企业将来能够真正成为大众所喜欢的服务:).

2011年国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初创企业信息图

- - 天涯海阁|Web2.0Share
2011年国内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初创企业信息图是基于过去一年 天涯海阁的Web2.0share周刊中的初创企业的统计而得,基于这些初创企业,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项目类型,移动互联网iPhone/Android应用,移动应用和智能手机基本功能(通讯录,地理位置,拍照、摄影、阅读)等基本功能等维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互联网 MySQL 开发规范

- - leejun_2005的个人页面
对于刚加入互联网的朋友们,肯定会接触到MySQL,MySQL作为互联网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产品,它有它擅长的地方,也有它不足的短板,针对它的特性,结合互联网大多应用的特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互联网公司的MySQL DBA经验,现总结出互联网MySQL的一些开发规范,仅供参考. 作者是微信订阅号yunweibang特约技术专家刘秋岐,多年数据库经验,如有问题可以订阅yunweibang并留言.

过热后的赢家:互联网企业家胜出十律

- 章明 - 36氪
编者按:本文来自邱复南的投稿,邱复南是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点击关注他的微博:@邱复南. 做互联网的企业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PE、VC 没几个不做 TMT 的,稍微有点起色,就有几个投资经理要接待,产品火了几十张风投名片自己选投资人,董事会成员说你尽快烧钱,多来用户就成,美国市场给中国互联网估值尚可,总是有对应的成功模式给你溢价.

十家最热门的俄罗斯互联网创业企业

- - 动点科技-独立原创科技博客
[本文由动点科技特邀作者,俄罗斯 Quintura博客的Yankov Sadchikov所撰写]. 俄罗斯现在是欧洲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有超过5500万的用户,并且正在迅猛增长. 美国和德国的风险投资正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 去年,俄罗斯的在线广告支出达到14亿美元,2012年预计会增长超过40%.

Facebook应向中国互联网企业学习什么?

- - 译言-投资/理财/创业
Facebook已经在不少新市场取得了主导地位,而如果它在中国运营的话,或许还能够证明它也可以征服中国参与者众多的社交网络行业. 但在投资者上周五打开香槟的时候,不妨先想一想这家全球社交网络领军企业能够从中国学到什么,然后再干杯庆祝. 中国互联网各个平台之间相互竞争,热闹非凡,而Facebook被封也是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