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术是否前沿?爱奇艺首席科学家揭秘视链技术
“云视链”CEO 金证济苍
近日一则围绕“ 22岁、6亿估值、秒杀Google”等关键词进行宣传的创业圈新闻在业内引起了广泛讨论。众多互联网媒体瞬间化身“八卦小报”,对话题主角金证济苍,展开了360度无死角的人肉搜索,并爆出Venvy Inc 官网内容造假、高管资料伪造等猛料。也有媒体对于“视链”技术进行了质疑,并称其不过是营销噱头而已,并没有所说的那般前沿。
业内人士对这一技术的探讨热情也丝毫不弱。在雷锋网所在的微信群里,爱奇艺首席科学家王涛就对“视链”技术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介绍。究竟“前沿科技”是否前沿?我们一起来看看爱奇艺首席科学家王涛作何解读。
在微信群内,王涛简单直接地表示:
“技术很早以前就开始做了,在技术上并不新鲜。爱奇艺从2010就开始上线视链功能”。
究竟视链技术是一种怎样的技术?
所谓“视链”功能,是通过对影视剧中内容进行注释,并链接至有关的信息介绍页面,为用户提供更立体化的观映体验。目前的视链技术主要应用于视频广告。
国内市场上,爱奇艺、优酷、土豆、PPTV、腾讯视频、搜狐视频、乐视等多家视频网站都陆续开始支持视链技术。以爱奇艺自家的“随视购”为例,随视购分为剧名相关、场景相关,物品相关,同款等不同的类型和级别。在影视视频中,常用的主要是物品和场景识别。物品识别是强关联,例如视频中出现的同款商品,主要是3C、汽车、服饰。场景识别则是弱关联,例如视频画面是在商场儿童区,那就可以推送儿童玩具广告,不一定是视频出现的具体物品。
是否会影响用户的观影体验?
视链作为视频内容的补充部分,不可避免地会对用户观看视频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王涛介绍,植入视链功能的广告都是短暂地弹出(持续10秒)。植入形式类似各个电视台的角标图片,常用小尺寸、半透明的设计素材,在整体观感上对用户的干扰较小。一般来说,视链广告与视频内容部分都有很强的相关性,不会突兀地进行推送,所以广告也可理解为内容的一部分。比如你是一个韩剧迷,推送视频剧中明星的同款衣服,相信你还是会很感兴趣的。
另外,不少视频网站也开始尝试多种风格的角标广告,确保不打扰用户观看视频。
那为何“视链技术” 没有大范围的应用?技术门槛在哪?
大家对于视链技术有两个方面的误解:
1、视链技术目前并没有大范围的应用。
2、视链是一个技术门槛很高的技术功能。
对于第一个误解,主要是由于视链技术针对的都是广告商,所以普通的消费者不会有很强烈的感知。根据目前支持的视频网站数量来看,视链技术已经有非常普及的应用。对于第二个问题,视链其实对技术的要求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爱奇艺在2010年就已经开始视链技术的应用。
相比之下,视链对于“资源”的需求有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智能化”推荐功能,必须要实现 “视频、商品和用户”三者之间的精准对接,从而需要三方面都拥有海量的数据做支持。对于视频网站而言,其除了视频内容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产品图片、电商产品信息以及内容审核的技术支持。
视链技术的基础是图片识别,所以海量资源的图片库必不可少。这一点上,百度和Google很早就开始布局图片业务,作为百度旗下视频业务,爱奇艺也具备“近水楼台”的优势。有图片做基础素材,视频广告需要接入足够多的电商商品样本,才能训练分类器更准确地识别众多商品,从而提升广告商品的识别精度。目前,爱奇艺随视购广告接入的客户主要包括电商平台,如京东和苏宁,也有店铺、商家进行广告投放。
在商品识别精度方面,王涛表示,国际图像识别最大的数据库imageNet的图片库,对于产品的识别效果其实也并不理想,而且很多产品的标注也不够准确。为此,爱奇艺使用了京东等电商网页上的关键字标签和剧照,来反向识别出对应视频剧集的点位,来增加同款商品识别的点位。目前,国际上图像分类的top5 识别精度能达到95%,物体识别的精度就只有50%多。
另外,海量数据的匹配需要进行内容信息标注。目前的标注方式有人工和机器识别。对于手工匹配完成不了的,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给予支持。相比人工智能识别,手工匹配适合于项目初期,可以实现投入可控。但是想要把规模做得更大,就不能全部依赖人工标记。目前,常用的是半自动的筛选方式。例如,首先使用深度学习的分类器,自动识别出3C,服饰等商品,以及厨房,卧室,办公室等场景。然后人工审核标签,得到视频中插入随视购角标广告的点位。
视链技术的广告效果如何?
在广告植入上,爱奇艺的随视购功能一集只出现最多2个点位,未来最多安排3~5个点位(每隔15分钟左右一个)。广告投放效果方面,据调查,如果能够做到同款相关,点击率会比传统广告高5~10倍以上。随视购功能上线半年之后,从展示效果来看,已经能够覆盖5亿以上的用户。至于更多的广告效果数据,爱奇艺方面表示属于商业机密,暂时未对外公布。
总而言之,视链技术作为一种新的交互广告形式,在技术上并没有新闻稿中写的那么高深,阻碍小厂商涉足的门槛其实是背后所需的庞大“资源”积累。作为一个小的创业团队,想要挑战固有的市场、技术诚然勇气可嘉,但利用媒体资源进行“过分地夸大宣传”,对创业来说却不一定有帮助,毕竟检验产品的最终还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