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小钢炮的炮火用尽在审查突破上了?
《我不是潘金莲》上映了,有人跑来问我好不好?我跟你们讲,任何的片子都是按照基本规律,按照文艺法则,你们问我,我可以说无可奉告,但是你们又不高兴,我怎么办?
我讲的意思,不是钦点《我不是潘金莲》是年度最佳。你们问我滋不滋瓷这个片,我说滋瓷,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一点。 我感觉啊你们影评界,还要学习。你们非常熟悉西方的一套理论,毕竟还Too Young----明白这意思吗?我告诉你们,我是身经百战了!见得多了!西方哪一个国家我没去过?!你们要知道,美国的罗杰·依伯特,那比你们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嗯,我跟他谈笑风生。就是说影评人啊,还要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识唔识?!唉,我都为你们拙鸡,真的。你们就---我以为整天的---你们有一个好----全世界的跑到什么地方,你们比西方的影评人跑的还要快。但问来问去的问题啊,都too simple,啊~ sometimes naive,懂了没有?
我很抱歉,我今天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说,我不是影评工作者,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不---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刚才我很想啊,就我每次碰到你们,我就想到中国有一句话叫“闷声发大财”,我觉得啊什么都不必说,这是坠吼的。但我见你们这样热情,一句话不说也不好。在宣传上将来如果你们影评有偏差,你们要负责。我没有说要钦定,没有任何这个意思,但你一定要问我,对《我不是潘金莲》滋瓷不滋瓷。我不滋瓷吗?它现在是热映,我怎么能不滋瓷?明白这个意思了吗?你们呀,不要想喜欢弄那么个大新闻,就把我批判一番。Naive...Naive。你们呀……I Am Angry,你们这样子不行的。我今天啊,算得罪了你们一下。
58岁的冯小刚,曾经的冯裤子,也混成了一名长者。对于长者,我们应该尊重。不然,长者可不好惹,何况冯导还是一门火力十足的小钢炮。他可是敢直接向影评人开火的大导演。好吧,上面的话是我突然想到的,戏仿一下。如有巧合,纯属侥幸。因为,我要批判一下《我不是潘金莲》,免得一不小心被冯导看到,又要来骂我,干脆先拟着被骂一下好了。
当然,无原则的骂街,那是泼妇行为。《我不是潘金莲》还是有许多优点的,值得先一说。
首当其冲,当然是在方圆之间切换自如的镜头。无论故事讲的怎么样,仅这一极具挑战性的影像展现方式,就足够让人钦佩了。冯导那个年龄依然保持旺盛创作精力的导演,不多了。即便是张艺谋,在新作上也趋于求稳、偏于功利,早失去了当年连番在国际获奖时的锐气与勇气。陈凯歌同样如此。冯小刚做出这样的影像选择,需要勇气,也需要承担票房风险,但他还是做了,义无反顾。无论怎么说,冯导是一个有文艺追求的人,可不是只会拍摄应景的贺岁片。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人,当然值得点个赞。
最最重要的是,冯小刚撑大了中国电影创作的边界。中国是一个没有电影法的国度,一切的可拍与不可拍,都要依靠一个神秘的审片委员会来决定。但因为没有法度,委员会的审查也无据可依,于是就存在着巨大的弹性。在经历的片子多了以后,在多次的碰撞中算是碰出一个大致的边界。边界之内,大可以放心拍,边界之外,一概禁止。但这个边界到底在哪里,却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只能还得去靠碰撞,也需要靠运气,可能这次可以拍下次就不可以了,这个导演可以拍换个导演又不行了。而一般的导演往往是没有太大议价能力的,谈判权也小,碰线的底气不足。而功成名就者,如冯小刚就拥有大一些的谈判能力。大概是审篇委员会也忌惮冯小刚等小钢炮的火力吧。你还别说,冯小刚作为一个导演,在审查的边界上,还真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天下无贼》,首创了恶人(小偷)可以做主角的先例;《集结号》则描写了组织的不可靠性,刻画了国共战争的无义性,消减了党一贯正确的正面形象,也开了先例;如今,《我不是潘金莲》则无情地刻画了中国政坛的荒谬性,从最基层的工厂领导,到地方基层干部,再到市长、省长,乃至于中央首长,都看起来各司其职,却都在做着无意义的瞎指挥,看起来没有什么坏人,结果却上上下下都不对,人没坏,但制度坏了。《我不是潘金莲》非常的政治不正确,如果不是冯小刚,这种片压根就不可能被拍出来。《集结号》当时也是如此,甚至到现在都只是一个孤例,没有后来者。只有冯小刚这样的小钢炮,才有这种勇气,有这种底气来拍摄这种的政治不正确的故事,这也是非常非常值得让人尊敬之处。冯小刚真的是一个有追求的导演,有他的勇气。
如此之外,再挖掘《我不是潘金莲》的优点,就不太多了。尽管冯小刚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也非常想让这部片成为一个艺术的经典。但是,它却不能够。冯小刚的努力,似乎都用在了如何顺利通过审查之上。然后,就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在整体艺术需要更进一步的时候,小钢炮已经没有了洪荒之力。
《我不是潘金莲》先是经过了名字叫做《我是李雪莲》,然后又改回《我不是潘金莲》的改名风波,又经历了上映档期从9月30号改为11月18号的改档风波。尽管小钢炮在公开场合一再声称跟审查没有关系,但那毕竟只是场面话,当不得真。真正的原因,除了审查还能有什么嘛。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不可描述罢了,大家都懂得。即便生猛如小钢炮,在强大的权力面前也得低头,得了便宜时也得卖乖。最终作品的上映,即便被删除了很多,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依然是一个极其让人震撼的作品。尺度之大,让人惊讶。这哪里是一个女人的故事,明明是一个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
但是,跟权力层打交道,还是耗掉了冯小刚过多的精力,我们所看到的《我不是潘金莲》,除了故事的尺度问题,真要在想要拎出来更多内容,却并不能够。整个影片都过于平淡了,对于中国政治的揭批也不过是蜻蜓点水一样,浮泛一下就过去了。而故意充塞期间的政治正确的话语,又拉低了影片的艺术张力。
评价一部影片的好坏,可以有三个维度看上去。
第一个是故事讲的好不好。《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还算不错,前后算得上严丝合缝,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孩子,努力去维护自己弱小的尊严,敢于与整个社会进行对抗,一路闹上去。最终,悄然拉开了国家机器的裤链,露出了一条肮脏的劣质材料做成的丑内裤来。
第二个层面,是人物的表现是否合乎故事的走向,是否合乎角色自我演进的轨迹。这点上,《我不是潘金莲》也做到了,无论是李雪莲,还是王公道、史惟闵、郑众、马文斌、赵大头,这些人物前后的变化,都挺让人信服的,这些演员的表现,总体表现都还不错,也让人信服。只是亏了范爷,这一次她洗尽了铅华,想做一个实力的村妇。但实际上,她并不是真正的主角,主角是整个官场,是那些个组合在一起的有权的男人们。
第三个层面,是否具有社会普适性意义。这一点上,《我不是潘金莲》就不再具备了。而这一点,恰恰是衡量一部电影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你可以说,《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官场现形记”式的刻画,方圆之间的镜头转化,也是一个“社会风景画”的暗喻,但这些只能停留在这些描摹的层面,更像一幅速写,而不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并不能抽象提取出更为丰厚的社会性意义。
《我不是潘金莲》很怕与《秋菊打官司》来进行比较。但《秋菊打官司》在当年威尼斯电影节拿下五项大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抽象来说,《秋菊打官司》反映的中国妇女的坚韧不拔,与乡村秩序在社会转换之间的失序状态。大家通过《秋菊打官司》,可以看到1990年代前期的中国乡村跌跌撞撞的发展状态,还有中国底层妇女的生活状况,一个女人至下而上的打官司不过是一个载体而已。何况,秋菊还始终保持着一种农妇的淳朴,只是时代的变化让她有些无所适从罢了。但《我不是潘金莲》呢,潘金莲折射出来的是什么?是上访人群的神经病状态吗?还是揭露了中国政坛漆黑的一片?似乎有,却又不是这样。很难对《我不是潘金莲》进行一个概况性的总结,提炼不是一个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主题来。从前到后,平铺直叙,平淡如水,小有窥视,又没有入得门去,这就注定了《我不是潘金莲》不会是一个经典佳作,因为它的社会性意义过于微小,不足以支撑它能够走得更远。
同样是喜剧作品,周星驰的无厘头之下,其实一直有一个小人物不断拼搏的身影,一再重复下,渐渐变成了星爷的符号,使得他的喜剧之下隐藏着一个深厚的“美国梦”式的主题。冯小刚,一直不愿意被人定义为一个贺岁片导演,于是在喜剧贺岁片之外,他努力去拍摄《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这样的严肃作品,以求得获得突破,但这些影片中真正大获成功的至今只有《集结号》一部,这对于冯小刚来说,无疑成为了压在他心头上的一种疼,于是更想搏命一样地闯过这一关。《我不是潘金莲》的方圆之间,就是在努力做这种尝试,想获得文艺的认可。甚至,为了自嘲,在《私人订制》中他还专门拍摄一段来自嘲了自己,随便瞎拍就能挣钱,而所谓的文艺片导演不过是一个不知所谓的神经病而已。这是冯小刚对文艺片的曲解,或者说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如何能够拍出超越时代的,具有普适性意义的作品,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我不是潘金莲》并没有达标。三种标准,如何突破第三种,是小钢炮需要努力去做的。
接下来呢?小钢炮还可以吗?我觉得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