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下,智能手机成了被颠覆的对象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工智能开始出现在手机厂商的宣传文案中,或许当时还有几分噱头的成分,但从近期的一些热点来看,华为和微信对簿公堂、传闻融资10亿的锤子要搞人工智能系统,已然跳出了口水战的圈子。
尽管在手机市场每一年都会出现迭代性的技术,可相比于10年前的初代iPhone,无论是产品外观还是交互方式,并未作出革命性的改变,况且手机行业已经是一个十足的存量市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柔性屏、全面屏等新概念相继出现,同时也有一些手机厂商寻求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风口之上的人工智能自然成了手机厂商的眼中物。
傍上人工智能,手机的老战场和新威胁
然而,当人工智能成为科技行业焦点的时候,也诞生了另一种言论: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等待它的会是死亡吗?
手机厂商用行动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荣耀在去年推出的Magic成功缔造了人工智能手机的概念,三星S8用人脸识别替代指纹识别,再一次向人工智能技术靠拢,以及越来越多手机厂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追捧,至少在营销上是这样。
就目前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尚未成为直接的卖点,即便有一些手机厂商开始使用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来优化拍照效果。如何适时的在概念上占坑,并且在销量上跑赢竞争对手,似乎是一个新的选择。
从已有的产品来看,三星在新发布的Galaxy S8上,使用全新的Bixby取代了原来的S Voice服务,并且还配备了专门的按键来启动Bixby,且Bixby据称是三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UI设计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不过除了三星自家的应用外,还鲜有第三方服务接入Bixby;比三星稍早的荣耀Magic有着类似的理念,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资源调度,此外还通过对用户行为的预判来推送个性化的服务,比如下班回家汽车智能导航,电影购票观影提醒等等。
除此之外,魅族在Flyme 6中加入了名为One Mind的AI功能,同样具备分析、决策、进化三大能力;小米虽然在人工智能层面没有明显的动作,但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称小米每天的数据量高达200TB,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挖掘,小米建立了大概1000个详细的用户画像特征,并以此为用户进行精准推荐;苹果罕见的为Siri拍摄电视广告,试图改变人们对其语音助手的认知,增加了更多人工智能的元素。不一而足。
不过,三星Galaxy S8的卖点仍然是全面屏而非Bixby,荣耀Magic并不是华为的主推机型,魅族的销量开始走向下坡路,而市场上销量登顶的机型大多数和人工智能没有直接的联系。即使如此,手机厂商对人工智能技术仍然充满兴趣,或可以归功于智能手机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新挑战。
就在不久前,苹果、谷歌、微软、阿里等纷纷打起了智能音箱的主意,亚马逊在Echo发布3年之后,终于撬开了市场。智能音箱会成为手机的替代者吗?答案似乎并不乐观,但巨头们对于“音箱”的疯狂,无疑证实了另一趋势:科技巨头们已经笃定语音将成为下一代交互入口之一。而这才是手机厂商所惧怕的,也是足以颠覆智能手机地位的。
苹果已经将Siri应用于iPhone、iPad、Apple Watch、HomePod等产品上,和Siri诞生之初相比早已是两种景象,甚至不排除Siri在未来将替代UI成为苹果生态的主要交互媒介。无独有偶,谷歌、微软、亚马逊等有着同样的想法,谷歌的Assistant已经效仿苹果进行布局,亚马逊一直在为Alexa寻求开发者,微软的Cortana此前便实现了跨平台使用。而在国内,阿里、百度以及一些创业公司,也开始了相同的玩法,从占领音箱开始,逐渐占领更多的硬件,更多的场景。
遗憾的是,除了三星收购了Viv Labs等初创公司进行人工智能语音助手的研发之外,几乎所有的国内手机厂商在这个方面都处于静默状态。或许有些厂商也在默默研发,或许等待第三方的行业合作,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的旗帜下,智能手机不是颠覆者而是成了被颠覆的对象。
数据战争渐行渐近,从竞合走向竞争
华为和腾讯的数据战争,足以令手机厂商们重新思考,也足以感知到手机厂商面临的焦虑。而手机所扮演的当真只是服务载体的角色吗?手机厂商当然想做服务的主体,几乎所有的一二线手机品牌开始将应用商店、云服务、浏览器、主题乃至是音乐、视频等服务抓在自己手中,软件和硬件之间的边界早就不存在了。
其实早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初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争夺,只不过那时候还是入口思维而非数据。包括BAT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们要么以操作系统之名,要么借助第三方ROM,都试图去占领手机这一入口。只不过仅阿里在YunOS上有所成就之外,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选择了放弃,而这或许只是利益权衡的结果。最直接的合作方式就是软件预装,互联网公司得到了想要的装机量,手机厂商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何乐不为。
华为和微信爆发的数据战争透露了一个事实,互联网巨头和手机厂商正在从竞合演变为竞争,原因仍然是利益的冲突。手机厂商希望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体验,以便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得到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出货量,但人工智能是建立在用户数据的基础上的,而互联网巨头们拿走了大多数的数据。
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的饱和,单靠硬件赚钱并不符合手机厂商的利益,占领中高端市场是其一,从服务上赚取利润是其二;另一方面,手机厂商想要提供更智能的服务,势必要得到更多的数据,或许一些公司乐意接受这种商业合作,但在某些互联网巨头那里很可能遇到了闭门羹。
冲突的根本在于,微信、支付宝等超级APP的装机量不输于任何一家手机厂商,俨然是凌驾于硬件之上的“万能入口”。比如说,微信利用小程序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第三方开发者,无疑扩大了自身的数据收集能力;同样的,阿里也在为支付宝接入各种各样的服务,数据收集能力不亚于微信。
可按照手机厂商在人工智能概念性构建的场景来看,手机上的智能助手根据数据进行用户画像,进而实现更加智能的服务,在用户需要外出时主动叫车,根据用户的社交内容推荐喜欢的商品或餐厅等等。当苹果、小米、华为等都在推出支付服务的情况下,手机厂商或希望形成一个独立的服务闭环。由此便不难理解手机厂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野心,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夯实智能手机作为“计算中心”和“个人助手”的地位,再进行更广泛的布局,包括应付语音交互带来的挑战。
不管怎样,这对智能手机而言都将是一个发展的拐点。从宏观层面来说,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将面临革新,提供更智能的服务,甚至将改变智能手机的形态,只是服务的提供方可能是手机厂商本身,也可能是互联网巨头们。而从微观的角度而言,手机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品牌、营销和最终的销量,还有数据、技术和服务,如何权衡与互联网公司的利益分配,也将是一种竞争力。
最后,作为一位手机用户想要说的是,我们贪婪的享受科技所带来的便利,却也是牺牲掉个人隐私所换来的。如今,我们的“隐私”成了巨头们公开较量的筹码,且这种争夺才刚刚开始。
【钛媒体作者介绍: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