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三年血腥价格战结束,但传统厂商已经被打“残”了
2017 年的云计算市场,CDN 血腥价格战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目睹了互联网厂商用低价对传统服务商的轮番轰炸,谈论着前者如何财大气粗,以及后者如何夹缝生存。
当然,和互联网产业一样,烧钱终究不会无休无止,在大肆收割了用户以后,伺机收手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在今年 5 月份的腾讯“云+未来”峰会上,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宣布,AI 功能接入全部免费,CDN 产品降价 20%,以推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普及。
按照去年的逻辑,一方宣布降价,必有友商跟进,然而在一个月后的阿里云云栖大会上,阿里云调低了对象存储、表格存储、EOS 云服务器等多项云服务产品的价格,却在 CDN 这样重要的板块中未有丝毫动作。
当然,我们并不能就此断然确定其他厂商后续不会跟进,不过,回顾刚过去的上半年,也仅有腾讯云一家厂商宣布降价,这和前几年的市场相比,显然消停了许多。
自 2015 年 3 月,阿里云宣布 CDN 降价 21%,正式拉开价格战的序幕开始,包括 BAT,七牛云,金山云甚至微软 Azure 等云服务商都加入到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中,阿里腾讯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台,轮番降价,让这个本来高度不透明的产业备受关注。
如今,上半年的冷清也似乎证明了, 经历了几年的惨烈价格战,CDN 市场就此完成了洗牌,价格战或将告一段落,行业逐步回归良性竞争。
作为这场战役的重要参与者,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回应“价格战”话题时也表示,不是东西越便宜越好,应该跟客户多谈价值。而在 2018 年亚太 CDN 峰会上,来自金山云的高管也预判,2018 年 CDN 的价格将回归到正常竞争区间。
当然,最希望结束这场战争的传统 CDN 厂商终于松了一口气,在过去的几年,他们全程都十分被动,被互联网厂商搅局后,几乎从一开始就不断对外发声,价格战无法撼动市场格局!网宿高管李东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盈利是赢得 CDN 持久战的前提。无尽的烧钱很难走到最后。”
然而真正的事实是, 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公司确实撼动了这一市场格局。
根据 IDC 咨询报告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网宿科技 2016 年 CDN 市场份额为 43.5%,相较 2015 年提升近 3 个百分点;蓝汛同期的市场份额为 11.2%,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市场份额分别仅为 8.7%、4.1%。
数据显示,在阿里云持续价格战的冲击下,CDN 第二梯队的市场格局确实出现了变化,传统 CDN 厂商的命运被随之改写。
帝联科技是一家致力于提供互联网平台服务的老牌企业,从 2005 年公司成立至今,帝联的 CDN 服务在不断扩大延伸,并成为公司的重点业务。多年来,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财力上,帝联对于 CDN 方面的投入都是最大的。还曾多次获得 CDN 行业内的大奖,甚至一度计划在香港成立子公司。
然而从 2016 年开始,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显示,2016 年帝联亏损 5928.49 万元,到了 2017 年亏损金额达到了 8769.37 万元,亏损副度扩大 47.92%,净利润同比减少 47.92%,主要原因就是 CDN 价格战导致毛利水平大幅下降。此外,公司的财务总监,副总经理等也相继离职。
小服务商生存困难,而作为国内 CDN 市场的龙头,也是唯一盈利的企业,网宿在价格战的打击下也不好过,2017 年,公司营业利润约为 8.30 亿元,同比下降 34%。而在 2014 财年,净利润增长为 104%!
除了业绩受到影响,公司内部更是出现了重大变故。7 月 16 日,网宿科技发布公告称,因一致行动人协议到期,公司第一大股东陈宝珍、第二大股东刘成彦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这也使得 公司目前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而在此之前,公司的高管和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密集减持,这其中还包括知名 QFII 比尔·盖茨基金。
如今,由于业务前景不明,网宿科技正在被投资者抛弃。自 2016 年 8 月以来,股价持续下跌,市值已从 2016 年 8 月的高点跌去近 6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有传闻称腾讯将 30 亿入股网宿,一度引起行业热议,虽然最后被辟谣,但在外人看来,传统厂商想要成功转型,联手互联网巨头,或许是最好的出路。
在这场战役结束后,这一行业的高利润泡沫已被彻底戳破,早期从中尝到甜头的传统企业,不得不寻找转型的机会:
帝联已经开始转换运营思维,今年四月份联手云端网络、又拍云,试图提升云端网络资源使用率,共同降低三方的资源采购成本。
而网宿也已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去年网宿斥巨资购买了国外两家 CDN 企业,希望借助海外业务来抵消在国内市场受到的冲击。
战败者已然在求生存,而作为胜利一方,云服务商在抢占了这一市场以后,似乎也该考虑一下如何能够实现盈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