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唯一ID生成方案

标签: 程序开发 分布式 | 发表时间:2018-08-01 19:11 | 作者:标点符
出处:https://www.biaodianfu.com

在实现大型分布式程序时,通常会有全局唯一ID生成的需求,用来对每一个对象标识一个代号。另外,业务层对于全局唯一ID生成也有要求:

  • 全局唯一性:不能出现重复的ID号。
  • 趋势递增:在MySQL InnoDB引擎中使用的是聚集索引,由于多数RDBMS使用B-tree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索引数据,在主键的选择上面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有序的主键保证写入性能。
  • 单调递增:保证下一个ID一定大于上一个ID,例如事务版本号、IM增量消息、排序等特殊需求。
  • 信息安全:如果ID是连续的,恶意用户的抓取工作就非常容易做了,直接按照顺序下载指定URL即可;如果是订单号就更危险了,竞争对手可以直接知道一天的单量。所以在一些应用场景下,会需要ID无规则、不规则。

先前的文章中介绍介绍了 SnowFlakeSnowFlake变种。这篇文章再做一些补充。

常见的全局唯一ID生成方案

UUID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的标准型式包含32个16进制数字,以连字号分为五段,形式为8-4-4-4-12的36个字符,示例:550e8400-e29b-41d4-a716-446655440000,到目前为止业界一共有5种方式生成UUID,详情见IETF发布的UUID规范 A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UUID) URN Namespace

优点:

  • 性能非常高:本地生成,没有网络消耗。

缺点:

  • 不易于存储:UUID太长,16字节128位,通常以36长度的字符串表示,很多场景不适用。
  • 信息不安全:基于MAC地址生成UUID的算法可能会造成MAC地址泄露,这个漏洞曾被用于寻找梅丽莎病毒的制作者位置。
  • ID作为主键时在特定的环境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做DB主键的场景下,UUID就非常不适用:
    • MySQL官方有明确的建议 主键要尽量越短越好,36个字符长度的UUID不符合要求。
    • 对MySQL索引不利:如果作为数据库主键,在InnoDB引擎下,UUID的无序性可能会引起数据位置频繁变动,严重影响性能。

UUID变种

UUID变种比较流行的是基于MySQL UUID的变种:timestamp + machine number + random,具体介绍见: GUID/UUID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

优点:

  • 开发成本较低

缺点:

  • 基于MySQL的存储过程,性能较差

另外,随着 UUID_TO_BIN(str, swap_flag)方法的出现,以上实现方式已不太适用。

Snowflake或其变种

这种方案大致来说是一种以划分命名空间(UUID也算,由于比较常见,所以单独分析)来生成ID的一种算法,这种方案把64-bit分别划分成多段:timestamp + work number + seq number,分开来标示机器、时间等。详细内容可以查看先前的文章。

优点:

  • 毫秒数在高位,自增序列在低位,整个ID都是趋势递增的。
  • 不依赖数据库等第三方系统,以服务的方式部署,稳定性更高,生成ID的性能也是非常高的。
  • 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特性分配bit位,非常灵活。

缺点:

  • 强依赖机器时钟,如果机器上时钟回拨,会导致发号重复或者服务会处于不可用状态。
  • 需要引入zookeeper 和独立的snowflake专用服务器

MongoDB官方文档 ObjectID可以算作是和snowflake类似方法,通过“时间+机器码+pid+inc”共12个字节,通过4+3+2+3的方式最终标识成一个24长度的十六进制字符。相比snowflake长度及可读性要差一些。

Flickr的数据库自增

Flickr的数据库自增方式在先前的文章中也介绍过,flickr是用的一个叫做 ticketserver的玩意,使用纯mysql来实现的。

CREATE TABLE `Tickets64` (
  `id` bigint(2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stub` char(1)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stub` (`stub`)
) ENGINE=MyISAM

先插入一条记录,然后再用replace去获取这个id

REPLACE INTO Tickets64 (stub) VALUES ('a');
SELECT LAST_INSERT_ID();

优点:

  • 非常简单,利用现有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实现,成本小,有DBA专业维护。
  • ID号单调自增,可以实现一些对ID有特殊要求的业务。

缺点:

  • 强依赖DB,当DB异常时整个系统不可用,属于致命问题。配置主从复制可以尽可能的增加可用性,但是数据一致性在特殊情况下难以保证。主从切换时的不一致可能会导致重复发号。
  • ID发号性能瓶颈限制在单台MySQL的读写性能。

对于MySQL性能问题,可用如下方案解决:在分布式系统中我们可以多部署几台机器,每台机器设置不同的初始值,且步长和机器数相等。比如有两台机器。设置步长step为2,TicketServer1的初始值为1(1,3,5,7,9,11…)、TicketServer2的初始值为2(2,4,6,8,10…)

Instagram的存储过程

同样, Instagram的ID生成方式在前面的文章中也介绍过,简单的描述为:41b ts + 13b shard id + 10b increment seq,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创建存储过程: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insta5.next_id(OUT result bigint) AS $$
DECLARE
    our_epoch bigint := 1314220021721;
    seq_id bigint;
    now_millis bigint;
    shard_id int := 5;
BEGIN
    SELECT nextval('insta5.table_id_seq') %% 1024 INTO seq_id;
    SELECT FLOOR(EXTRACT(EPOCH FROM clock_timestamp()) * 1000) INTO now_millis;
    result := (now_millis - our_epoch) << 23;
    result := result | (shard_id <<10);
    result := result | (seq_id);
END;
$$ LANGUAGE PLPGSQL;

创建表:

CREATE TABLE insta5.our_table (
    "id" bigint NOT NULL DEFAULT insta5.next_id(),
    ...rest of table schema...
  )

详细介绍见: Sharding & IDs at Instagram

优点:

  • 开发成本低

缺点:

  • 基于postgreSQL的存储过程,通用性差

美团点评分布式ID生成系统

Leaf-segment数据库方案

在使用数据库的方案上,做了如下改变:

  • 原方案每次获取ID都得读写一次数据库,造成数据库压力大。改为利用proxy server批量获取,每次获取一个segment(step决定大小)号段的值。用完之后再去数据库获取新的号段,可以大大的减轻数据库的压力。
  • 各个业务不同的发号需求用biz_tag字段来区分,每个biz-tag的ID获取相互隔离,互不影响。如果以后有性能需求需要对数据库扩容,不需要上述描述的复杂的扩容操作,只需要对biz_tag分库分表就行。

数据库表设计如下:

+-------------+--------------+------+-----+-------------------+-----------------------------+
| Field       | Type         | Null | Key | Default           | Extra                       |
+-------------+--------------+------+-----+-------------------+-----------------------------+
| biz_tag     | varchar(128) | NO   | PRI |                   |                             |
| max_id      | bigint(20)   | NO   |     | 1                 |                             |
| step        | int(11)      | NO   |     | NULL              |                             |
| desc        | varchar(256) | YES  |     | NULL              |                             |
| update_time | timestamp    | NO   |     | CURRENT_TIMESTAMP | on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
+-------------+--------------+------+-----+-------------------+-----------------------------+

重要字段说明:

  • biz_tag用来区分业务,
  • max_id表示该biz_tag目前所被分配的ID号段的最大值,
  • step表示每次分配的号段长度。原来获取ID每次都需要写数据库,现在只需要把step设置得足够大,比如1000。那么只有当1000个号被消耗完了之后才会去重新读写一次数据库。读写数据库的频率从1减小到了1/step。

大致架构如下图所示:

test_tag在第一台Leaf机器上是1~1000的号段,当这个号段用完时,会去加载另一个长度为step=1000的号段,假设另外两台号段都没有更新,这个时候第一台机器新加载的号段就应该是3001~4000。同时数据库对应的biz_tag这条数据的max_id会从3000被更新成4000,更新号段的SQL语句如下:

Begin
UPDATE table SET max_id=max_id+step WHERE biz_tag=xxx
SELECT tag, max_id, step FROM table WHERE biz_tag=xxx
Commit

优点:

  • Leaf服务可以很方便的线性扩展,性能完全能够支撑大多数业务场景。
  • ID号码是趋势递增的8byte的64位数字,满足上述数据库存储的主键要求。
  • 容灾性高:Leaf服务内部有号段缓存,即使DB宕机,短时间内Leaf仍能正常对外提供服务。
  • 可以自定义max_id的大小,非常方便业务从原有的ID方式上迁移过来。

缺点:

  • ID号码不够随机,能够泄露发号数量的信息,不太安全。
  • TP999数据波动大,当号段使用完之后还是会hang在更新数据库的I/O上,tg999数据会出现偶尔的尖刺。
  • DB宕机会造成整个系统不可用。

双buffer优化

对于第二个缺点,Leaf-segment做了一些优化,简单的说就是:

Leaf 取号段的时机是在号段消耗完的时候进行的,也就意味着号段临界点的ID下发时间取决于下一次从DB取回号段的时间,并且在这期间进来的请求也会因为DB号段没有取回来,导致线程阻塞。如果请求DB的网络和DB的性能稳定,这种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是不大的,但是假如取DB的时候网络发生抖动,或者DB发生慢查询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响应时间变慢。

为此,我们希望DB取号段的过程能够做到无阻塞,不需要在DB取号段的时候阻塞请求线程,即当号段消费到某个点时就异步的把下一个号段加载到内存中。而不需要等到号段用尽的时候才去更新号段。这样做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降低系统的TP999指标。详细实现如下图所示:

采用双buffer的方式,Leaf服务内部有两个号段缓存区segment。当前号段已下发10%时,如果下一个号段未更新,则另启一个更新线程去更新下一个号段。当前号段全部下发完后,如果下个号段准备好了则切换到下个号段为当前segment接着下发,循环往复。

每个biz-tag都有消费速度监控,通常推荐segment长度设置为服务高峰期发号QPS的600倍(10分钟),这样即使DB宕机,Leaf仍能持续发号10-20分钟不受影响。

每次请求来临时都会判断下个号段的状态,从而更新此号段,所以偶尔的网络抖动不会影响下个号段的更新。

Leaf高可用容灾

对于第三点“DB可用性”问题,我们目前采用一主两从的方式,同时分机房部署,Master和Slave之间采用半同步方式同步数据。同时使用公司Atlas数据库中间件(已开源,改名为DBProxy)做主从切换。当然这种方案在一些情况会退化成异步模式,甚至在非常极端情况下仍然会造成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但是出现的概率非常小。如果你的系统要保证100%的数据强一致,可以选择使用“类Paxos算法”实现的强一致MySQL方案,如MySQL 5.7前段时间刚刚GA的 MySQL Group Replication。但是运维成本和精力都会相应的增加,根据实际情况选型即可。

同时Leaf服务分IDC部署,内部的服务化框架是“MTthrift RPC”。服务调用的时候,根据负载均衡算法会优先调用同机房的Leaf服务。在该IDC内Leaf服务不可用的时候才会选择其他机房的Leaf服务。同时服务治理平台OCTO还提供了针对服务的过载保护、一键截流、动态流量分配等对服务的保护措施。

Leaf-snowflake方案

Leaf-segment方案可以生成趋势递增的ID,同时ID号是可计算的,不适用于订单ID生成场景。Leaf-snowflake方案完全沿用snowflake方案的bit位设计,即是“1+41+10+12”的方式组装ID号。对于workerID的分配,当服务集群数量较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手动配置。Leaf服务规模较大,动手配置成本太高。所以使用Zookeeper持久顺序节点的特性自动对snowflake节点配置wokerID。Leaf-snowflake是按照下面几个步骤启动的:

  • 启动Leaf-snowflake服务,连接Zookeeper,在leaf_forever父节点下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注册过(是否有该顺序子节点)。
  • 如果有注册过直接取回自己的workerID(zk顺序节点生成的int类型ID号),启动服务。
  • 如果没有注册过,就在该父节点下面创建一个持久顺序节点,创建成功后取回顺序号当做自己的workerID号,启动服务。

弱依赖ZooKeeper

除了每次会去ZK拿数据以外,也会在本机文件系统上缓存一个workerID文件。当ZooKeeper出现问题,恰好机器出现问题需要重启时,能保证服务能够正常启动。这样做到了对三方组件的弱依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LA

解决时钟问题

因为这种方案依赖时间,如果机器的时钟发生了回拨,那么就会有可能生成重复的ID号,需要解决时钟回退的问题。

参见上图整个启动流程图,服务启动时首先检查自己是否写过ZooKeeper leaf_forever节点:

  • 若写过,则用自身系统时间与leaf_forever/${self}节点记录时间做比较,若小于leaf_forever/${self}时间则认为机器时间发生了大步长回拨,服务启动失败并报警。
  • 若未写过,证明是新服务节点,直接创建持久节点leaf_forever/${self}并写入自身系统时间,接下来综合对比其余Leaf节点的系统时间来判断自身系统时间是否准确,具体做法是取leaf_temporary下的所有临时节点(所有运行中的Leaf-snowflake节点)的服务IP:Port,然后通过RPC请求得到所有节点的系统时间,计算sum(time)/nodeSize。
  • 若abs( 系统时间-sum(time)/nodeSize ) < 阈值,认为当前系统时间准确,正常启动服务,同时写临时节点leaf_temporary/${self} 维持租约。
  • 否则认为本机系统时间发生大步长偏移,启动失败并报警。
  • 每隔一段时间(3s)上报自身系统时间写入leaf_forever/${self}。

由于强依赖时钟,对时间的要求比较敏感,在机器工作时NTP同步也会造成秒级别的回退,建议可以直接关闭NTP同步。要么在时钟回拨的时候直接不提供服务直接返回ERROR_CODE,等时钟追上即可。或者做一层重试,然后上报报警系统,更或者是发现有时钟回拨之后自动摘除本身节点并报警,如下:

//发生了回拨,此刻时间小于上次发号时间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long offset = lastTimestamp - timestamp;
            if (offset <= 5) {
                try {
                    //时间偏差大小小于5ms,则等待两倍时间
                    wait(offset << 1);//wait
                    timestamp = timeGen();
                    if (timestamp < lastTimestamp) {
                       //还是小于,抛异常并上报
                        throwClockBackwardsEx(timestamp);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throw  e;
                }
            } else {
                //throw
                throwClockBackwardsEx(timestamp);
            }
        }
 //分配ID

参考链接: https://tech.meituan.com/MT_Leaf.html

The post 全局唯一ID生成方案 appeared first on 标点符.

相关 [唯一 id] 推荐:

全局唯一ID生成方案

- - 标点符
在实现大型分布式程序时,通常会有全局唯一ID生成的需求,用来对每一个对象标识一个代号. 另外,业务层对于全局唯一ID生成也有要求:. 全局唯一性:不能出现重复的ID号. 趋势递增:在MySQL InnoDB引擎中使用的是聚集索引,由于多数RDBMS使用B-tree的数据结构来存储索引数据,在主键的选择上面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有序的主键保证写入性能.

分布式系统中唯一 ID 的生成方法

- - 文章 – 伯乐在线
本文主要介绍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怎么样生成全局唯一的 ID. 在分布式系统存在多个 Shard 的场景中, 同时在各个 Shard 插入数据时, 怎么给这些数据生成全局的 unique ID?. 在单机系统中 (例如一个 MySQL 实例), unique ID 的生成是非常简单的, 直接利用 MySQL 自带的自增 ID 功能就可以实现..

分布式系统中, 怎么样生成全局唯一的 ID

- - zzm
在分布式系统存在多个 Shard 的场景中, 同时在各个 Shard 插入数据时, 怎么给这些数据生成全局的 unique ID?. 在单机系统中 (例如一个 MySQL 实例), unique ID 的生成是非常简单的, 直接利用 MySQL 自带的自增 ID 功能就可以实现.. 但在一个存在多个 Shards 的分布式系统 (例如多个 MySQL 实例组成一个集群, 在这个集群中插入数据), 这个问题会变得复杂, 所生成的全局的 unique ID 要满足以下需求:.

忘掉 Snowflake,感受一下性能高出 587 倍的全局唯一 ID 生成算法

- - SegmentFault 最新的文章
今天我们来拆解 Snowflake 算法,同时领略百度、美团、腾讯等大厂在全局唯一 ID 服务方面做的设计,接着根据具体需求设计一款全新的全局唯一 ID 生成算法. 这还不够,我们会讨论到全局唯一 ID 服务的分布式 CAP 选择与性能瓶颈. 已经熟悉 Snowflake 的朋友可以先去看大厂的设计和权衡.

产生Id

- - 研发管理 - ITeye博客
// worker编号最大值,决定支持的部署节点数量. // 毫秒内自增位数,每毫秒最大序号支持65535. // worker编号偏移量. // 毫秒基线:2015-01-01 00:00:00. * 从环境变量中获取worker编号,每个部署环境编号不能重复. * 每个部署环境编号不能重复. * @param workerId Worker编号.

id Software发布《狂怒(Rage)》

- ArmadilloCommander - Solidot
id Software发布了容量为21GB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狂怒(Rage)》. 游戏基于id Tech 5引擎,背景是世界末日后的未来. 目前对它的评价好坏参半,媒体综合评分80左右,玩家评分相似或更低. 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一位小行星Apophis撞击地球后的幸存者. 在灾难发生前,全世界展开合作将包括科学家在内的精英冰冻在地下,以在灾难后重建地球.

小米手机ID简介

- miyizs - Billwang 工业设计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专为发烧友级手机控打造的 一款高品质智能手机. 下面我们将对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小米手机的外观设计走的是简约内敛路线,直板加圆润的边角让其显得简单清爽. 小米手机配置了,1.5GHz双核处理器、1G RAM、4英寸夏普屏、8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大容量电池.

标签?ID?还是CLASS?

- - 前端观察
想谈一下几个基本的HTML问题,都是围绕着应该怎样使用HTML. 多用有语义的标签,少用div和span,避免使用没有class的div和span. 设想一下HTML的世界最初只有div和span这两个标签,其实网页依然可以写得出来. 更多标签的出现,其实是为了替代利用率高但不好书写的 
 和  来的.

设备id那些事

- - 算法之道
随着用户隐私关注度越来越高,搜广推以imei收集用户数据的方式开始被要求整改,首先是客户端不会上传imei,那么追踪用户的唯一标识没有了,那后续该怎么做. 其实除了这个唯一标识符问题,还有一些应用设置项:出现了允许关闭推荐的选项,致命一击. 先了解一下现在移动终端可以收集哪些 id. 不可逆、唯一性、不可篡改、一致性.

Linuxer:制作自己的Linux ID Card吧

- rex - Wow! Ubuntu
Super Boot Manager的作者Alessandro Lanave,又为Linuxer带来了一个web程序,制作Linux ID Card ,Card效果如图. 可以把ID Card做为论坛签名,博客签名,任何你需要的地方. 当然,如果觉得没有自己喜欢的发行版的模板,可以向Alessandro Lanave提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