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支付宝力推刷脸支付 意在抢占物联网入口
【财联社】(记者 周源)12月13日,支付宝推出了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及B端商户接入方案。
刷脸支付得到支付宝的全力推广,是支付宝出于抢占IoT(物联网)线下多种商业场景流量入口的战略考虑。
通过技术赋能B端商户的第一落点是提高C端用户体验度,第二落点则是网聚B端商户采用支付宝数字化硬件设备,最终为阿里集团商业生态走向IoT做铺垫。
物联网发展先决条件已成熟
指纹和刷脸支付已成为当前支付主流。
来自支付宝“双十一”交易数据显示,指纹和刷脸支付首次成为“双11”的主流支付方式,通过生物信息识别完成支付的比例高达60.3%。这标志着生物识别已逐渐替代密码支付,成为当下趋势。
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告诉财联社记者,依靠一张脸走遍天下的物联网时代已扑面而来。
1999年,有论文提到物联网(即IoT:Internet of Things)。2005年,国际电联引用1999年的论文,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
2008年11月,中国正式把物联网定位为中国未来重要的基础技术,这项技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社会或科技服务。
财联社记者从支付宝获悉,蚂蚁金服的技术战略有五个重点方向:区块链、AI、安全、IoT和云计算。
钟繇认为,IoT在应用层的发展,先决条件已成熟。“5G已开始全面加速,5G的终端在明年就会正式问世。以前移动互联网络从2G、3G到4G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网络速度。目前4G的网速能实现在线电影基本不出现延迟,也就是现在的网速已足够。”
但网络规模和连接成本,从2G一直到4G,并没有真正解决,而5G能解决这个问题。5G能让网络连接规模、支持规模和连接成本大幅下降。这是钟繇认为的IoT即将迎大发展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当前,云计算已成为社会共识,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以大规模应用。因为有了更强的计算能力,因此才有了更低的连接成本。
但是,在物联网上,还是没有解决用户需求问题。“这能通过AI达成。”钟繇认为。
基于AI的智能算法和智能感知技术,能实现终端用户的画像问题,同时也能将商业环境大规模数字化。这两者综合后,可以有效提高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这是IoT大规模发展的第二个条件。
物联网对于传统商业的价值在于两个层面:连接和体验。当传统商业拥抱互联网,用户消费从线下转向线上即同步发生。这时需要通过一个线下服务的入口,让B端顺利连接用户、服务和场景,即IoT发展先决条件的第二项,提高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刷脸支付隐含何种商业考量
由于实现了从线下到线上消费行为的全程数字化,通过线下服务入口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实现线下流量(线下服务入口对消费行为数据的聚合)的高度转化。之后,再借助IoT,继而能实现传统商业场景的数字化,最终实现商业价值。
一旦实现了商业场景数字化,就能借助线上电商的精准推荐,大幅提高商业效率,让不同行业、不同角色的社会化分工协同变得更加高效。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支付宝希望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解决用户是谁(身份确认)的问题,这是高效实现各个商业场景和用户之间无缝连接的核心。
支付宝方面告诉记者,人脸识别技术已在“互联网+政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超过100个城市的用户,通过支付宝刷脸完成身份验证,能做到在线办理公积金查询和提取、个税查询、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电子证件等公共服务。
无论是在超市、火锅店、医院或其他具体的商业场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终端应用产品本质,在于通过大规模、多场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确认用户个体身份之后,消费信用和水平的多场景信用共融,继而达成传统商业差异和用户的无缝连接,做到对用户个性化消费嗜好和习惯的瞬间捕捉,以此提高商业效率和用户体验。
因此,支付宝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研发的刷脸支付工具——蜻蜓,在刷脸的瞬间,完成支付动作仅仅是支付宝全部目标中的一小个点。对于支付宝想要达成的全部功能诉求,这个瞬间只是C端用户体验的一小部分,也是能让B端商户接受的一个手段。
2014年,支付宝开始投入人脸识别技术的研发。2015年以能解决用户无密码支付为标志,这项技术开始具备商业价值。2016年,基于走向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的支付宝刷脸支付,能在多场景实现身份认证。
2017年,刷脸支付背后的人脸识别技术走向成熟,支付宝开始在线下场景有限推广基于这项技术的刷脸支付应用。当年9月1日,在肯德基Kpro餐厅的公共设备上,通过刷脸支付实现自助点餐付款功能。
2018年4月1日,在快消领域,支付宝通过集成了人脸识别技术的自动收银设备,大规模落地刷脸支付应用。截至目前,除了快消领域,支付宝还在超市、医院、药店、便利店、酒店和高铁等线下场景落地了这项技术应用。
支付宝IoT事业部总经理钟繇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们的合作伙伴卜蜂莲花,通过我们的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自助收银机,将收银效率提高了50%。”
希望成为To B基础应用设施
支付宝对于IoT战略的商业价值获取,基于两个关键核心考虑:其一,尽可能推动线下传统商业场景对以刷脸支付为载体的线下流量入口的大规模高频度应用;其次,提前布局,通过前者的推广渗透,实现赛道抢占。
因此钟繇在上海开放日上说,支付宝推出了一款软硬一体化的刷脸产品(即蜻蜓),“结合云端人脸识别认证功能和支付宝物联网(IoT)技术的刷脸支付终端产品,实现刷脸技术的普惠化,低成本的接入各类线下场景,尤其包括硬件和环境千差万别的小商户,让这项应用成为线下商业多场景的基础技术应用设施。”
蜻蜓,这款支付宝刚刚正式推出的刷脸支付线下设备,承担着支付宝IoT战略中线下商业多场景流量入口的重任。
财联社记者获悉,蜻蜓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99%,误识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能有效防止出现假脸、照片、视频、软件、建模等的各类非法攻击。目前,蜻蜓人脸识别技术仍在持续升级过程中。
从外形上看,蜻蜓像一盏台灯。
钟繇说,百多年前,台灯可能也是高科技产品,但今天台灯已是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一种典型的“普惠型”产品。“希望蜻蜓像台灯一样,能成为小店主工作生活的一部分,能像电灯那样开箱拿出来放在桌上插上电就能用,成本相对于原来的自助收银设备降低了80%。”
蜻蜓的To B应用模式有两种:大商家和小用户模式。
大商家模式,拆封蜻蜓放桌上,通电后通过USB跟原有收银系统连上开机并开启收银模式,原收银机即可支持支付宝刷脸。不用对原收银系统做任何软件改造和做硬件配置。
小用户模式,拆封蜻蜓通电开机,开启个人收银模式,出现引导绑定支付宝收钱码流程,完成流程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