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
- - 神刀安全网今天我们来聊聊竞品分析,它并不是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有统一的模板,因为针对不同的岗位,做的竞品分析是不同的. 所以我的文章标题是: 交互设计师如何做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是对产品、交互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之一,很多刚入行的产品汪、交互喵首先要做的都是竞品分析,一来可以考考你的底子,二来可以锻炼你的逻辑思维.
通过了解这四种情况,可以很好全局观的了解竞品概况。
产品定义:了解竞品的产品定义,通过产品的定义可知道竞品的定位。产品的形态是基于产品定位而形成,所以产品定义很重要,它是产品根本。
使用场景:分析竞品的主要使用场景有哪些,通过分析竞品的使用场景,看看和我们的使用场景是否存在差异,了解竞品的使用场景,可方便后续我们分析他们的交互设计。
目标用户:竞品的目标用户是哪些,了解竞品的目标用户,那么我们分析他们的功能、流程和使用交互的动机可以更好的得到解释。
特征标签:竞品的标签化的特征,通过标签化可以快速了解竞品的特征。
产品功能:竞品的功能主要有哪些,功能是否和产品的定义、使用场景和目标用户产品相匹配。
操作流程:竞品的操作流程主要有哪些?找出竞品的核心功能和对应的操作主流程。分析竞品的主流程在操作流程是否高效、顺畅。
操作效率:用户在操作过程中的整体效率度,整体操作流程越简洁,则操作效率度越高。用户满意度也越高。
信息布局:产品的信息以何种设计形式展示出来,展示的整体布局是否统一而清晰。
信息呈现:信息以何种方式呈现,统一而层级分明的呈现方式可以极大的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信息干扰:用户通过展示出来的界面来获取信息和操作,以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设计师做设计本质上是对信息的设计,信息设计的不好,就会出现信息干扰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减少信息干扰是设计师需要时刻思考。
使用压力: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使用压力的情况。产品的体验越好,则用户使用起来的压力就越小,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用户的使用压力。
使用成本: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成本情况,使用成本越高,用户越容易流失,产品的留存率也就越低,留存率是产品是否实现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我们要尽量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
流畅度:用户在操作流程过程中越顺畅,则流畅度越高,流畅度一般和操作路径、用户对界面的认知有关,认知负担越小,操作路径越简洁,则流畅度越高。
反馈:产品的反馈直观的表现为界面的变化(少数为声音和震动),通过这种变化,用户能够更加友好高效地与产品进行交互,更加专心地投入到任务流程当中去。及时的反馈响应以确保用户知道自己所处的状态,否则会让用户觉得反应迟钝;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避免过度的信息反馈,而尤其注意不要反馈错误信息,错误的信息对用户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用户执行完一步操作后,系统没有及时甚至没有给出相应的反馈提示,就会给用户带来疑惑(实现模型与心理模型冲突),让用户不能确定自己的操作是否被执行、执行是否成功、执行整体进度、或者是执行后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能在哪里查询到结果以及执行后是否可以被撤销等等。而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用户对当前任务的理解以是否执行下一步操作,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用户体验。
防止错误:设置防错的机制,减少用户犯错。对于用户已犯错提供挽回措施。好的产品都会防止用户犯错,在用户犯错前给予友好提示,挽回犯错。
一致性:遵循统一的产品设计规范/逻辑。这里的一致性包含产品和跨平台产品之间的一致性。产品间的一致性,包含视觉和交互的一致性,无论是文案、视觉风格、组件样式等都包含一致性。
可见性:对于重要信息,让用户可以清楚的找到,并发现,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可快速的进行操作/查看。
组件使用:产品设计的好坏,组件的使用是重要的参考标准,组件使用的准确统一则交互体验也就越好,所以交互设计师要多分析优秀产品的组件使用。
作者 | Echo
来源 | Echo的设计笔记(id:ux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