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专家:中国不懂技术,高铁是无灵魂杂烩

标签: 中国 | 发表时间:2011-08-02 09:14 | 作者:(author unknown) LJLinuk
出处:http://www.kanzhongguo.com/

“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除在中国国内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外,同时也震惊了为中国动车提供技术援助的邻国日本。日本动车技术专家对中国铁道部连日来就事故的多重解说及事故处理坦言表示:从铁道运行的常识来看,难以想像及不可理喻。

日本最新出版的《周刊文春》中,日本高铁技术评论家樱井淳分析了“7•23”事故。他指出,模仿各国先端技术,在没有彻底了解技术内涵时,一味的着重速度及营业是导致事故的主因。同时令他担忧的是,同样有着超危险性的核技术,中国也是引用了先进国家各种技术拼凑,加上急速的扩大生产,而技术人员能否跟上,则是另一个提心吊胆的隐患。

樱井指出,如果按照中方称“雷击”是事故的原因,即凸显了中国在技术层面的幼稚;因为防止追尾列车设有多重安全系统的控制,如果根据此说法,表明当时所有的控制系统均失灵。

被追尾的列车是加拿大的技术,撞车的是以日本的技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日本开发的ATC装置,不过日本开发设计的ATC自动列车控制装置,在接近先行列车的距离十公里内,列车会自动控制行驶速度,并在一定距离内停车。

他举例说,日本列车若在紧急情况下,柴油自行发电装备会启动,能最低限度的保证安全系统的运作。按照中国铁道部的说法,打雷、停电令先行列车紧急停车,后续的列车ATC功能失灵,这个说法是不合理的。

据了解,有向中国提供新干线技术的技术人员曾叹息,中国还不能真正理解何谓“技术”。中国在导入日本新干线撤销技术初期,直接从川崎重工购入了三节车厢,解体后复制,并加上些许的改动,但基本的规格是相同的。因为中国技术不够,即使有图纸也做不了车厢。

樱井表示,高速铁路的技术并非是制造出漂亮的车身,若无法掌握从控制到运行所涵盖的全面系统,是很难长期安全运行的。但是中国所掌握的只是整体中切割出来的部份技术内容。

樱井称,正因为日本的新干线更加着重于“安全及舒适”方面,而忽略了营业推广方面。然而中国却只看重了速度并以此为卖点,将速度提升至危险的临界点。

中国铁道部一直标榜汇集了各国的技术精华,换言之,中国的先端科技几乎是外国技术的大杂烩,引入后稍加改动进行生产。樱井指出,中国的技术切割世界各国高铁的技术部份拼凑而成,从初期就导入了德、法、加拿大、日本等车厢及路轨设备等技术,即只取最好的技术部份,正因为如此,导致系统的运用管理混乱。

铁道部号称中国高铁试行的时速为486.1公里的世界记录,并标榜说中国的高铁最高速最安全,是独自开研发的技术。

中国国内媒体四川在线曾报道称,就在“7•23”当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三届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上,铁道部总工程师、高铁总设计师何华武当着三百多名中外铁路专家,用坚定的声音宣告:“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堪比日本、欧洲。

而七月中国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也扬言,“我们的技术已经超出日本新干线,可以向日本提供技术。”

樱井表示,眼下的中国更应该虚心的向花费了近半个世纪研究、累积新干线安全管理技术的日本学习。

发生了如此大量遇难者的追尾事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教训,需要花费长时间调查研究,然而中国掩埋车厢的处理方式,也令日本多名专家表示不解及惋惜,均表示,这种做法等于销毁了事故证据,难以查明事故当时的状况。同时,对于急速恢复通车也表示应该慎重,因为最起码在发生事故的现场路轨以及桥段,都会有相当的损耗,也同样是安全隐患。

日本人花费了近半个世纪,他们总是用“血汗之结晶”来形容新干线工程。多少让读者窥测出日本技术人员研发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整个过程注入了汗水跟泪水,犹如一个注入灵魂的作品,日本人当然也引以为豪。与用巨资购买的表面技术,成为了只求速度的“独自研发”,一个没有灵魂的大拼凑,让中国人白白的成为了这个“独自研发”的小白鼠。

此外,使用与高铁类似的方法导入多国技术的中国核电厂工程,也是一个安全技术隐患。樱井表示,中国扬言,至2020年将建设百个核电厂,现在已经启动了11个。与高铁相同的是,它们也是先进国家各种技术的拼凑,各种原子炉大小参次,加上急速的扩大生产,而技术人员能否跟上,更是令人提心吊胆。

 

相关 [专家 中国 技术] 推荐:

日专家:中国不懂技术,高铁是无灵魂杂烩

- LJLinuk - 看中国
“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除在中国国内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外,同时也震惊了为中国动车提供技术援助的邻国日本. 日本动车技术专家对中国铁道部连日来就事故的多重解说及事故处理坦言表示:从铁道运行的常识来看,难以想像及不可理喻. 日本最新出版的《周刊文春》中,日本高铁技术评论家樱井淳分析了“7•23”事故.

苹果雇佣碳纤技术专家研发产品

- becky - cnBeta.COM
苹果悄悄聘请了一名在碳纤材质上颇有造诣的Kestrel自行车设计师Kevin Kenney加入公司成为永久雇员,成为研发复合材料的高级工程师,早在2009年初,他就已经开始和苹果合作研发碳纤外壳,现在看来,他的手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中国如何仿制国外技术

- nowhere - Solidot
技术在线的一篇文章评论了中国是如何仿制国外产品. 中国温州动车事故引发了日本媒体一片中国高铁仿制品指责. 日本的作者指出,中国的仿制品多只模仿了外表,而不了解技术依据. 为了找到相关依据,企业需要反复讨论、假设、计算、试制、失败、检查、验证等. 中国企业制造仿制品的基本方法是拆解日本厂商的产品,按照所看到的外观进行模仿.

云手机被指概念炒作 专家称技术创新少

- mettli - cnBeta.COM
华为远见、阿里云手机、小米手机,接踵而至的国产品牌“云手机”,撩拨着国内手机圈内人的神经. 作为互联网公司的阿里巴巴和小米公司,一进入手机领域便似乎开辟出一条以“云”命名的新的竞赛通道. 云手机风起云涌,成为业界和普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不过云手机真正最应被重视的“云”服务却让消费者云里雾里,不少专家发出的声音是,“这仅仅是概念炒作”.

阿里资深技术专家行易:我所理解的工程师文化

- - IT瘾-dev
对于什么是工程师文化,很多人都能说出很多关键词,比如:匠心,创新,专业,担当,开放……. 然而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什么是工程师文化,如何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一家工程师文化的公司,却不是一个很容易的问题. 个人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从了解工程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着手. 工程师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人,他们发现问题,找出规律,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手段来解决问题.

中国: 专家:中国放开二胎也不足阻人口老化

- - chinese.rfi.fr : 最近24小时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25日联合推出《中国人太多了吗. 》研究报告,指出现有13.4亿人口的中国,人才规模优势将在今后十年到三十年内显现出来,但随之便会在21世纪中期让位于印度. 人才规模优势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年轻人口下降,根据《北京晚报》报道,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生育率已降至1.5以下,即每名妇女平均生少于1.5名小孩,远低于2.1远低于用以维持人口数量不变的更替生育率,仅仅比日韩的1.2或1.3的危险水平稍高.

2011年又一个洋人,叫中国的专家们无地自容

- Benny Wen -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没有所谓的“项目”或“经费”,他独自用了20年的功夫,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等字形做了归纳整理,并搬到了网上,可以输入不同的汉字,然后查看这些汉字的字形. 你可以很清楚地得知每个汉字的变迁历程,方便而直观. 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文字专家的汉字研究项目,既没有多少国际公认的骄人的成果,也没有一点造福学术的意思,是不是这些人,除了骗经费,谋职称和争待遇,没别的事可做呢.

专家评谷歌收购摩托罗拉:未来或借道重返中国

- 巍 - cnBeta.COM
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 周锐)谷歌斥巨资收购摩托罗拉的消息16日震动全球市场. 考虑到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的深厚根基,谷歌是否会借此重返中国引发坊间热议. 中国内地从事并购研究的专业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就此发布报告. 其分析师张亚男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谷歌未来能够实现产业链的融合,其或将借助摩托罗拉的渠道,通过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改变服务和应用在中国市场日趋边缘化的状况.

专家称中国财政收入年内将突破十万亿

- zs - 网易头条新闻
本报讯 财政部日前公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财政收入74286.29亿元,同比增长30.9%. 由此测算,今年财政收入将突破10万亿. 多位专家昨日表示,在关注财政收入的同时还要注重财政支出,未来减税是税制改革的目标. 财政收入增速过快引发国富民穷之忧财政部年初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增长8%.

网上造"比特币"悄入中国 专家:不受法律保护

- 小熊TONY - cnBeta.COM
有人发明了一种“虚拟货币”――比特币,任何人都可以用电脑制造它,之后用它消费,它已悄然进入中国. 有支持者称,比特币将取代各国货币一统天下,如今能大量持有日后必成富翁. 而有的经济学家则称它是国际级“博傻”,指出它类似于传销,根本不值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