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真理

标签: 老的 真理 | 发表时间:2010-12-30 19:58 | 作者:艾小柯 weiqing
出处:http://aixiaoke.blogbus.com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都跟我一样,看完了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去google一下故事的主角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生平经历,看看电影有多少是事实,多少虚构。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这个在2004年创立了全球第一社交网络Facebook的哈佛天才其实并不像影片所描述的那么孩子气,起码并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哈佛顶级俱乐部或者报复女友才拼命编程创业的。扎克伯格从高中起就开始写用户交流应用及游戏程序的原编码了,在尚未进入哈佛大学之前就是微软跟AOL都致力招聘的高等电脑程序技术人才。电影将事实本身戏剧化、娱乐化是好莱坞编剧的一贯手法,尽管与真实有所出入,但从“好看”的观众福利角度出发,倒也能算无可厚非。 
     

一. 一部极为扎实的电影 

     
  《社交网络》的导演大卫•芬奇(David Finch)在我印象中是一位特别扎实的导演,每一个场景的安排,每一个镜头的调度都绝对一板一眼,从不偷工减料。MTV导演出身的他电影作品并不算多,但几乎每部都有种沉甸甸“重”的质感,人物性格突出,细节充盈丰满,镜头语言充满层次内涵。但芬奇的“重”并非是伯格曼或塔可夫斯基那类基于“慢”的积累的凝重,他的叙事处理节奏很快,从不拖泥带水,影片的质感主要来自于坚实的戏剧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支撑起来的氛围构建——厚、沉,充满心理压迫感,却又同时能通过丰富的镜头语言与疑窦丛生的逻辑发展激发观众情绪的起伏跌宕。 
     
  大卫•芬奇2009年之前的大部分电影作品都以惊悚/犯罪类型片为主。他很能在这种题材下控制场景的视觉氛围及叙事过程的铺展节奏,细腻刻画人物的心态发展过程,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心理上的身临其境感。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99年的《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其中非线性的叙事手法与结尾一幕对整个旧世界意识形态彻底颠覆同时也为观众的感官体验带来了颠覆性的巨大变革,稳健地树立了90年代经典“邪典电影”的地位。 
     
  《社交网络》是09年之后芬奇题材转换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同名短篇小说的《本杰明•巴顿奇事》)。尽管没有了犯罪悬疑,故事的主要情节本身也并不那么吸引眼球,但通过芬奇标志性的非线性叙事转换及干净利落的前后穿插,电影依然极具观赏性及娱乐性,信息丰富,回味无穷。 
     
  《社交网络》中最能体现芬奇才华的应该是亨利皇家划艇赛一幕:镜头从泰晤士河的远景俯瞰开始移动,随着背景音乐节奏的加快,几个逐渐加速的风景快切先调动视觉的兴奋度,然后一个稳健的水平横拉,紧接着一个沉着的垂直下移,目光的焦点自然而然地便聚集到了河面上的众赛艇队。此时金属质感的贝司声越来越重,序曲也终于激发了主音,哈佛赛艇队从画面右侧向左驶入焦点,两位主要人物——扎克伯格的校友兼商业敌人温克沃思(Winklevoss)兄弟——也从远景变为特写。之后,在远、中、近与人物脸部及肢体特写的反复切换中,音乐的主导作用被进一步加强,船桨整体划动的频率、敌对双方奋力出击的表情、飞溅的水花、紧绷的肌肉、破浪的船头都在继续补充一种紧迫感,直到最后的压力爆发,管弦齐鸣,胜利者的狂欢交替对比失意人的沮丧,高潮在一波波的咏叹中平息,镜头再次从快速的切换转为平拉,画面由河面垂直向上移动变作天空,以暴雨将至前浓云密布的远景收尾。这一幕即完成了事件发展本身的线性描述,又成为了故事主线的某种隐喻,同时还视觉化地表达了人物的心情落脚点,实在精彩。

 

二. 一个不那么扎实的混蛋 

     
  影片中的马克•扎克伯格首先是个电脑天才——课堂上那么难应对的程序处理他心不在焉地就三下五除二解决了,这世界上简直不存在能难倒他的问题。马克的形象并不书呆子气,但他语速极快,每句话都信息量巨大,不全神贯注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节奏。尽管电影一开始马克就对女友不断表达他对哈佛学生俱乐部的仰慕之情,竭尽全力想要成为其中一员,但在之后的正面交锋中,他却都能散发出一种不卑不亢的王者之风,有种浑然天成的自信。 
     
  这样的一个高智天才在人际关系上却严重地先天不足。他不仅不懂该如何对待女友,尊重女性,他也不大懂得珍惜友谊,与自己最好的朋友缺乏交流,在完全浸入自己创造的网络王国之后甚至能够为了利益六亲不认。马克无疑是成功的,他超凡的技术能力与远见推动了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网络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但他本人的幸福感却并不由他的成就、金钱与名望全部界定。在那个幽暗空旷会议室中的马克只是一个没有朋友的青年人,孤独、沮丧,一遍遍刷新着前女友的网页,不知对方是否会接受他发出的友邻邀请。 
     
  这样的一个马克既让人同情,也令人不齿。他真是个非常讨厌的混蛋么?并非如此。他能令人喜爱么?我很怀疑。在故事的整个行进中他从头到尾并未刻意做出什么坏事,充其量只能说做人不够地道;但这些不地道的事件却非常明确地体现了他的主要性格特征——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虑他人感受;做事全凭兴趣驱动、在全情投入与完全忽视的两极间剧烈摆动;不屑社会道德约束,为了理想可以奋不顾身。(像不像我们的80后?) 
     
  现实中扎克伯格的同事们有不少都说他并没有影片中的马克那样充满攻击性,电影对这位世界最年轻富豪之落寞人生的臆测也大有夸张的嫌疑。尽管如此,抛开这一切不提,一个改变了人类交友模式的天才却没有真正的朋友,这本身就是何等尖锐的讽刺;但另一方面,幸亏他成功了,才有了Facebook,有了《社交网络》,才让千千万万的年轻马克们继续保持为理想全力拼搏的动力与希望。 
     
     

三. 一个完全不靠谱的时代 

     
  仔细追究一下马克为什么没有朋友,原因无外乎两条:他行进的速度与朋友的节奏无法兼容。 
     
  影片中与马克保持友谊时间最长、在他最困难的时刻曾经不离不弃的是他大学时的好友埃德瓦多(Eduardo Saverin)。作为CFO,埃德瓦多为Facebook网站投入了第一笔种子资金,并在马克完全不顾网站是否具有增值潜力、是否能够产生正值现金回流的情况下致力于Facebook的广告业务。尽管不像马克那样不眠不休殚精竭力地编程,他对Facebook早期成长的功效是不能否认的。埃德瓦多的问题是一个远景及眼光的问题——他是从生意人的角度来看待二人的“小创业”的,他不是马克那样的程序天才,不可能不计成本收益地一厢情愿,他对Facebook所进行的投入都是在不影响他常规职业计划前提下的保守为之。埃德瓦多与马克的态度差异从马克受到Napster创始人肖恩•帕克(Sean Parker)影响搬至加州硅谷创业起开始变得真正严峻起来,一方面埃德瓦多还不能下定决心放弃他在纽约的实习真正100%加入Facebook的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肖恩迫切地希望将Facebook办大、办成功,迫切地引入风险投资。肖恩介绍没见过“世面”的马克看到了成功纸醉金迷的一面,他让马克沉醉于飞速膨胀的创业节奏与“一切皆可能”的权力心态,他不断地引发着马克内心深处的欲望和野心,带领他一步步靠近并抓住成功。在埃德瓦多真正意识到Facebook的潜力、远景与增长模式时,半年前的“小创业”早已经天翻地覆,不复他取了。 
     
  但即使马克与埃德瓦多在观点及工作模式上无法兼容,这并不意味着二人便一定得反目成仇。马克对待埃德瓦多的确绝情,但这却与网站的长远发展利益吻合;埃德瓦多争取权益无可厚非,但昔日好友兵戈相见不管对哪一方来说都极令人遗憾。说来说去,还是这个时代本身最不靠谱——虽说自古以来商场如战场,要想成功,必先自宫;但还从未有一场技术革命具有如今的速度与风险,能让一个如此年轻而缺乏涉世经验的孩子一夜成名、暴富、改变世界。这个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快得甚至连语速超凡的天才马克和永远“一切尽在掌控”的肖恩也未必能跟得上下一波浪潮的节奏,快得完全无法预测,快得人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我喜欢Facebook——迅捷、简单、时刻关联;但大卫•芬奇这部关于社交网络的电影却让我觉得慢一点,其实挺好。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珍贵的东西都无法跟上金钱与科技的节奏,比如文艺、信仰、友谊、爱情。如果必须要做出选择的话,那我真宁愿一辈子当个穷光蛋。你说这是酸葡萄也好,臭清高也罢,总之我相信那古老的真理,有些东西永远也不能拿来交换,绝不。

 





相关 [老的 真理] 推荐:

古老的真理

- weiqing - 流浪者 • 乡愁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都跟我一样,看完了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去google一下故事的主角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生平经历,看看电影有多少是事实,多少虚构.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这个在2004年创立了全球第一社交网络Facebook的哈佛天才其实并不像影片所描述的那么孩子气,起码并不是为了进入所谓的哈佛顶级俱乐部或者报复女友才拼命编程创业的.

推理不是寻求真理而只是一种武器

- La Mouette - Solidot
数个世纪以来,哲人们认为推理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引领人类超越感知,到达真理的彼岸. 理性让一位孤独的性灵走上一条哲学的,道德的和科学启蒙的光辉道路. 然而,法国的研究人员认为,推理是起源于一条完全不同的目的:赢得一场论战. 研究人员在《行为与脑科学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观点,作者之一的Hugo Mercier说,推理不是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信仰,或者是作出更好的决定,它纯粹是一种社会现象,演变出来帮助我们说服其他人,或者是在其他人试图说服我们时保持警惕.

没有悟透宇宙真理,真为你着急啊!

- 桃子 - 张佳玮写东西的地方
”蒙毅面如土色,冒着大不敬的风险,拼命捏始皇帝的蜂准、戳始皇帝的长目、摸始皇帝的挚鸟膺. ”胡亥仗鹿卢剑挑起最后一道帘幕,来到了始皇帝面前,赵高和李斯隐在帐幕之外. 你是诸赵后裔,又是百晓生、万事通,快告诉我.   “赵武灵王一世雄杰,气敌万夫,饿死于此.   “既然如此,”胡亥回头看看蒙毅,“我父皇至此气绝,也算合于天命.

软件开发管理的11条真理

- - InfoQ推荐
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被比作放养猫. 换句话说,你不能真的做到这件事,但你可以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做. 再换句话说,软件项目就像试图在NBA防守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一样. 你根本就阻止不了他,最多只能希望牵制到他. 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这不是什么秘密. 以下是我这些年来学到的11条真理,它们帮助我理解了,要管理软件开发项目这个奇怪的世界,我们的能力是多么的有限.

立场、价值观、真理的区别是什么

- -
立场,价值观,真理,是三个不同的东西. 把这三个词摆出来给你看,你当然知道是不同的东西,但在现实中就常常会混淆. 你所坚信的东西,把时间往前推,十年,一百年,一千年,这个东西是不是会发生变化. 如果会随时间发生变化,那这就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会发生变化的,过去并不总是这样,未来也很可能不是这样. 满清入关的时候,留辫子是背叛祖宗.

软件编程精髓:开发者需知的十项真理 二

- - 水煮沉浮
一位经理人曾告诉我有关他的秘密,他总是面带微笑并告知他的团队,他很热爱他们所作的事情即便是有危险的,在他走出门的那一刻,他会说“哦,还有一件事”. 那个弧线球部分覆盖了该项目,并要求大家重新设计应用程序. 意思说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你得肯定团队的工作能力. 项目范围的扩张程度直接体现了这个项目结构的最终成果.

软件编程精髓:开发者需知的十项真理 一

- - 水煮沉浮
【IT168 评论】编程是一种有益的体验方式,当遇到挑战时,我们会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 也许你会认为将毅力、直觉、适宜的工具三个组合在一起即可编写出优雅、完美的代码. 然而,随之而来的拙劣的部署或另一种功能需求亦或者是沉重的依赖关系会产生不良的迭代更新,等等这些突发状况会摧毁了你最初的梦想. 我们希望每次的努力付出能够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我们的应用程序所依赖的服务器如同磐石一样,然而编程的获取方式却是残酷的.

七招让你老的更慢

- tian - 译言-每日精品译文推荐
来源Antidotes for Aging Parts | Eating Well. 二十五岁以后,我们的大脑,尤其是额叶(大脑中处理问题和短期记忆的部分),以每年0.2%的速度萎缩. 2006年神经学一项研究表明,每天食用两份或两份以上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的人,其精神全神贯注程度跟比他们年轻五岁的人一样.

一个古老的致富秘笈

- Inky - 专栏文章 - 价值中国网
  这则巴比伦最有钱人的故事,看似简单平常,但在八千年前巴比伦人已经懂得理财致富之道,这些原则到现在还是一样可以适用.   根据巴比伦出土的陶砖土记载,巴比伦最有钱的人叫做阿卡德,很多人羡慕他的富有,因此向他请教致富之道.   阿卡德原来是在担任雕刻陶砖的工作,有一天,有一位有钱人欧格尼斯来向他订购一块刻有法律条文的陶砖,阿卡德说,他愿意漏夜雕刻,到天亮时就可以完成,但是唯一的条件是欧格尼斯要告诉他致富的秘诀.

《这辈子只能这样吗?》第四章读书笔记—改变的秘密真理

- baixian - 战隼的学习探索
这是本书是我的 每天一本书习惯,第36天,,这是当时发在微博上的记录. 2011年1月22日,阅读书籍《这辈子只能这样吗. 》,推荐阅读,全书分为三部分,重点都在第二部分中,前112页基本上就是描述高潜质族群(HPPs)的一些例子和原因的分析,一直到第四章才开始讲一些改变的方法.对于我来说HPPs就是拖脱的同名词,只不过换个名称,这本书要是5年前看到的话,对我帮助会更大,书的很多东西这几年来都已经认识到,而且正在试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