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时间黑洞

标签: 时间 黑洞 | 发表时间:2011-04-29 10:27 | 作者:kent.zhu Demi
出处:http://ucdchina.com/rss/posts

在最早的时候产品设计大多采用瀑布模型方式做迭代,上一个流程完毕之后才进入到下一个流程。这种模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下一个流程的准备相对充分,但是缺陷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迭代成本太大且显得笨重。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快”成了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口诀,于是类似“唯快不破”成为大受追捧的产品设计哲学。于此同时,很多项目的设计周期被缩短。

在这个快字的指导下我们省去了对详细MRD的撰写,采用了列出功能点的方式向研发团队讲述整个产品的逻辑与核心需求点;因为要快速,所以我们采用初略原型的方式直接像工程师展示我们需要的产品架构和页面逻辑;因为要快所以产品人员在描述的时候很激昂的描述了我们要做的高优先级系统,并且说这些系统是我们最至关重要的地方,我们高优先级先把这些重点搞通;研发人员在听完整个的需求描述与初略的原型之后迅速做出评估,给出研发排期,于是群情亢奋的就开始干了……

这一切看上去很美好,不是吗?我们比以前快多了,我们也有突出的重点了。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当大体的排期做完了,需求也通过了。下面研发人员开始做后端的架构和程序逻辑的架构了,产品人员开始对之前的需求做梳理,对原型做细化,设计师也开始尝试视觉风格了。这次我们采用了并行的方式,我们要比之前进步多了吧。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奇妙,不梳理不知道一梳理吓一跳。原来当时我们在考虑展示部分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不同的用户流导向的页面不一样啊;原来一个简单的数据提交过程有如此多的分叉口并导向不同的后端数据处理策略。产品人员认为,这些都是应该重新归纳出来的,于是之前一个展示页面被细分为N个不同的展示样式;之前的一个提交流程被分拆成M个不一样的处理策略。挨个模块的这么梳理下去之后原来简单的一个原型被弄的好生完美,原来一个看似美好的页面结构被修剪的异常丰满。而之前产品人员认为“比较简单,重点突出”的系统被证明是一个很复杂的很重的系统。当然,这个过程是后端工程师和产品设计师共同梳理完成。

这个时候,问题出现了。按照之前的需求描述和原型讲解研发工程师预估的时间在每个系统上都多出来了一倍多。产品人员在不断的“完善”页面逻辑和产品架构,研发工程师在不断的增加研发成本。最终,当研发周期过去大半的时候我们发现,靠!刚做完第一个阶段…..于是,大家都急了,咋办?!砍功能吧,把低优先级的东西先干掉,先做“核心”的事情。一阵的手忙脚乱之后,还是比预期的晚了几周,上线了一个勉强过的去的版本。

那么,在这个案例中整个产品研发过程的问题出在哪?自我反思,我认为是产品人员造成“细节黑洞时间”过长,导致工程师对研发过于乐观,项目开发周期评估失常。不过,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快的过头了,因为快所以忘记了一些虽然笨重但仍旧行之有效的方式。

在需求的初期,产品人员并没有能够很好的将业务逻辑转换成产品逻辑。整个业务的核心链条是什么?用户被什么动力所驱动,这些动力在产品上由什么来体现?围绕这个核心链条哪些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产品模块?

业务逻辑的转换凌乱必然导致产品大的架构凌乱。按照我个人的习惯,在任何一个产品甚至产品模块开始之前都需要先画一张产品架构图,这个架构图会存在在MRD的最前面和原型图的最前面。这样有2个好处,产品自己可以很好的梳理整个产品的结构及每个支点如果有风险会影响的范围;需求被传递的时候下一个流程能够先很清晰的有所认知。

当大的产品架构出来之后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按照每条支线模拟一遍流程,使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做,每个模块都需要。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直接用相关的页面原型来走流程图,每个页面的下一个页面是什么,有几个支线,分别导向了什么页面。这样走一遍之后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细节时间黑洞”。

是的,就是这样,因为要快,所以我们在赶进度,我们忘记了产品逻辑,凌乱了产品架构,忽视了页面流。这部分时间在排期的时候被忽略了,而这就是个大大的细节时间黑洞,这个黑洞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产品。如果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之前的逻辑是错误的,那么问题将更加严重……

当然,这个案例中提到的情况还是相对可控的,因为产品人员有相对独立的控制权。如果再有权力高层掺合进来,不断的增加功能,不断的释放需求,那么,整个产品研发过程将更加糟糕了。最近微博上流行一张图,那才是真正的纠结(点这里围观

最后,提到“唯快不破”,忍不住多唠叨一句。不要被“互联网产品唯快不破”带到沟里了,这句话原本没错,但是要注意2个前提:第一枪一定要打响,不然以后你就算再勃起的高也没人看了;在快的同时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应对“快问题”并及时完美解决掉,是否有足够精力应付快之后被拉长的战线,不然就是快刀子也容易剌到手!

特别说明:细节黑洞时间这个词来源于一条微博,作者画了一张很大很纠结的一个产品研发流程。看完颇多感受,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出了以上文字。

源地址:http://www.ikent.me/blog/3788

相关 [时间 黑洞] 推荐:

细节时间黑洞

- Demi - 最新文章 - UCD大社区
在最早的时候产品设计大多采用瀑布模型方式做迭代,上一个流程完毕之后才进入到下一个流程. 这种模式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下一个流程的准备相对充分,但是缺陷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迭代成本太大且显得笨重.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快”成了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个口诀,于是类似“唯快不破”成为大受追捧的产品设计哲学.

微博黑洞

- 洪涛 - 月光博客
  “黑洞”,光束经过它都会发生弯曲,甚至是被吸进去. 在我们已知的世界中,运行速度最快的光束也难逃黑洞的束缚,更不用说那些运行速度缓慢的物质. 从商业角度上讲,我们不妨把一束光理解为某个优秀品牌的数字营销行为(Digital Marketing). 如果这个品牌的数字营销做得够好,我们就可以用运行速度最快的光束来彰显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但这样的品牌毕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在当今火热的微博营销领域中.

第一颗发现的黑洞命运

- Pen - Solidot
天鹅座X-1是在天鹅星座发现的第一个X射线源. 1971年,天文学家观察到了围绕一个神秘天体旋转的一颗蓝巨星喷发出的X射线. 他们推断该天体是一个黑洞,X射线是蓝巨星的物质被黑洞撕裂和吞噬产生的. 今年初,天文学家首次精确测量了天鹅座X-1的距离和各自质量,它们距地球约6000光年,黑洞质量约14.8倍于太阳,其伴星蓝巨星质量约19.2倍于太阳.

PPT微博精选@般若黑洞 (1)

- 罗磊 - 般若黑洞
精选近两个月自己的原创微博,方便不上微博的博客读者. 避免狼吞虎咽,你可以直接@般若黑洞,如果没那么多时间,直接看博客就挺好,别折腾了. Garr Reynolds【Start your presentation with PUNCH】教你如何平滑又引人入胜地将观众引入演示主题. [2]药到病除的药才是良药,能打动观众的PPT才是好PPT.

黑洞: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 老孤 - 科学松鼠会
霍金(S. Hawking)是个研究黑洞的物理学家,可是却总在黑洞的问题上输掉赌局. 据说最近一次赌输是在2004年,为此霍金还赔上赢家普雷斯基尔(J. Preskill)一本《板球百科全书》. 赌局的内容是“信息是否会在黑洞中消失”. 1997年的时候,霍金认为黑洞会让落入其中的“信息丢失”,不过最终他收回了自己的想法,承认“被黑洞吃掉的信息”应该还会被“吐出来”.

iTunes账号或成信用卡“黑洞”

- Aragorn - cnBeta.COM
晚报讯 近日,有媒体报道,有消费者的信用卡在一天内被连续盗刷上百美元,细查原因才发现是由于自己的苹果iTunes账号被盗所致.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 与信用卡绑定的iTunes账号被盗事件并不少见,主要发生在国外,但随着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国内用户iTunes账号也成了黑客的目标. 另一方 面,由于国内外信用卡使用习惯的不同,无论是不是苹果产品用户,任何拥有信用卡的国人都有可能成为盗刷的对象.

黑洞凶险,过路小心!

- benben - 果壳网 guokr.com - 果壳网
自2011年3月底以来,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通过雨燕卫星(Swift Gamma-Ray Burst Mission,全称“伽玛暴快速反应探测器”,美宇航局2004年发射的一颗专门用于观测伽玛射线暴的天文卫星)持续探测到来自天龙座的高能X射线. 《自然》杂志2011年8月25日刊发两项研究,指出这些无线电波是黑洞吞噬恒星所产生的.

暗时间

- myartings - 微软亚洲研究院
刘未鹏,Mindhacks帮主,在这块自留地上笔耕不辍了八年. 他从2003年在《程序员》杂志上发表第一篇技术文章,并开始在CSDN写技术博客. 起初的博客较短,也较琐碎,并夹杂着一些翻译的文章,后来才慢慢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八年来,虽然平均每个月写1篇或者更少,但他从未停止. 写博客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最大体会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够坚持做8年,那么不管效率和频率多低,最终总能取得一些很可观的收益.

时间与空间

- 马都 - 博客李淼
(《Vision》文章,勿转). 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人类甚至动物依靠直觉就具备的概念. 我们判断一个物体的位置,我们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涉及到空间这个概念. 在小学,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几何概念,例如三角形,三角形中的三个角有锐角、钝角和直角. 到了中学,我们还学一点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