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与关系

标签: 互动 关系 | 发表时间:2011-06-29 18:29 | 作者:纯银 风中彷徨
出处:http://ucdchina.com/rss/all
两周前夜观产品,看了美丽说与蘑菇街,短暂观察的结论是美丽说展示强而互动弱,蘑菇街反之。此外,用人妖号注册美丽说之后,很快有一个人来加我好友,而这时的我无头像,无昵称,无发言,典型的三无人士。再看加我的这个人,她的好友95%都是三无人士,猜测为运营人员,帮助新人融入社区。

由此引申开来,2.0风格的内容产品有两颗脆弱的蛋蛋,第一是增强互动,第二是发展关系。我们都晓得,没有互动就没有用户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用户产出,关系则是刺激互动与增强黏性的一剂春药。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出来却极难。

先讲互动吧,互动本身有五个前提。

1、内容是否具备话题性?这是大前提,也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的开关。

2、用户之间是否形成一定的关系?关系越紧密,则沟通的欲望越强,对话题性的依赖也就相对较小。

3、产品本身是否具备良好的互动氛围?这一方面需要社群文化的沉淀,往往也依靠强大的公共讨论区来传播感染力。

4、有着社群认同感的用户,通常有更活跃的互动行为。

5、有着个人空间归属感的用户,通常也有更活跃的互动行为。

到目前为止,具备强互动性的产品只有两类,论坛与微博。论坛的立身之本就是话题,跟帖与主贴之间的平等性,以及最新回复置顶的排序规则,进一步促成了积极的互动。微博则得益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博”,同在一个屋檐下,不仅仅是旁观者的心态。由此回顾美丽说与蘑菇街——前者太多浏览型用户,看完就走,没有自己的内容与关系积累,因此互动不怎么热情;后者依靠论坛培养起更好的互动习惯,更紧密的用户关系,却面对论坛与空间难以整合的产品架构问题。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单从促进互动的角度来讲,论坛的效果无出其右,但纯粹做论坛的话,产品拓展性有限,如果将论坛整合到一个复杂的产品架构内,成功者也仅有豆瓣一家。这案例受益于豆瓣独特的用户构成,难以复制。再说论坛有那么好做吗?很多人觉得版面一开,用户自然来,真是异想天开。大部分情况下并非因为产品架构问题,我们主动不做论坛,而是根本就没能力做好论坛。不客气地讲,商业化运营中的论坛成功率不是百分之一,是千分之一。同学你伤不起的。

于是很多产品以个人为主要信息节点,弱化公共讨论区。除开内容话题性这个天然瓶颈,可后期改造的方面,第一靠用户关系,第二靠话题运营(不断发起话题公共讨论),第三增强用户的空间归属感,吸引他在这里添加内容,装修小家,而不仅仅是遽来遽去的一个过客。

再说说关系。如何建立用户关系是个大话题,也是个因地制宜,无法笼统分析的话题。产品前期因为圈子较小,用户彼此之间的好奇心较重,只要第一批用户健康活跃,建立关系不难。但到了中后期就会面对两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头痛。

1、如何发掘新加入的优质用户?(难)
2、如何让中端,以及中端偏低的用户融入社群?(极难)

这两点放在强大的,秩序良好的公共讨论区,自然迎刃而解,空间社区就麻烦许多。关于优质用户的发掘,目前被验证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跟踪热门tag(相当于公共展示区),从中发现优质用户并加以推荐。Tumblr的editor制度便是一例。只不过国内很难找到热情又有眼力的志愿者,恐怕还得靠官方运营人员来干这事儿,tag也可以用预设分类作为替代方案。

接下来,中低端的用户关系形成在任何空间社区都是老大难问题。他们没有推荐价值,也很难实现有效的个性化匹配,基本上“互粉”是扩大关系圈的唯一方式,只能依托于长尾进行低效率的关系发展。解决思路有二,首先在空间产品内嵌入群组模块,还是走公共讨论区的路子,由用户自发管理而非官方运营(群组对“水土”要求极为苛刻,用户群的特质决定其规模,社区成长阶段决定其死活)。其次是将已经形成的用户关系导入进来,借力打力。

Instagram在这方面做出了极好的表率。先吸引用户在域内产出独特的内容,再引导推送到成熟的社交网络,不仅仅增加曝光度,发展新用户,因此而导入的用户也继承了原有的社交关系。即便是没有主动这么弄的产品,往往因其口碑流传,自然而然地产生类似效应。比如我跟朋友A说这款产品怎么怎么好,A君注册进来,至少就有我作为铁杆好友嘛。新用户存活率提高10倍不止。

这个道理同时也揭示了大公司屡屡做不好大社区的真相,因为“口口相传”才是最佳的社区推广方式,旷日持久,大公司难有此耐心。如果仗着家大业大,一口气推广10万个新用户进来,且不论这批用户的纯度,单单是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因其陌生而拘谨,互动氛围就难弄得很。结果来得快,去得也快,三两天的新鲜劲过了便作鸟兽散。只好道一声苦也。

前些日子跟一个口碑的美女聊天,提到去年的大规模推广,恰恰把口碑的点评社区搞得乌七八糟,拔苗助长。而今已回天乏术。可见野心害死人。大跃进嘛,好得很,三年就赶英超美,亩产有1万斤!

相关话题:社区是怎样形成的 源地址:http://firecacada.blog.163.com/blog/static/707437620115281026416

相关 [互动 关系] 推荐:

互动与关系

- 韩叙 - 坏脾气的小肥
两周前夜观产品,看了美丽说与蘑菇街,短暂观察的结论是美丽说展示强而互动弱,蘑菇街反之. 此外,用人妖号注册美丽说之后,很快有一个人来加我好友,而这时的我无头像,无昵称,无发言,典型的三无人士. 再看加我的这个人,她的好友95%都是三无人士,猜测为运营人员,帮助新人融入社区. 由此引申开来,2.0风格的内容产品有两颗脆弱的蛋蛋,第一是增强互动,第二是发展关系.

HipHop算法:利用微博互动关系挖掘社交圈

- - CSDN博客互联网推荐文章
       /* 版权声明:可以任意转载,转载时请务必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 .*/.                  CopyMiddle: 张俊林                    .                  TimeStamp:2012年3 月.         在微博环境下,如何自动挖掘某个微博用户的社交圈子或者兴趣圈子是个很基础且重要的问题.

有关系,没关系?

- jinn - 左岸读书_blog
我们常说「有关系就没关系,没关系就有关系. 这话一点都没错,而且何止中国人. 不信你看看,连好莱坞都有多少演员,是圈里人的孩子. 原因很简单:第一,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二,你有孩子,我也有,今天我照顾你的,明天你照顾我的,这关系可以利益交换. 政军商界就更甭说了,除了提拔自家人,将来可以利益交换,而且出自同一个圈子,比较安全无虞,用自己人总比用外面来的安全.

关系是王道

- 品味视界 -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马克西米利安•约翰逊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在研究了所有我可能攻读的学位后,我决定去读MBA. 有一次在北京旅行时,我发现清华大学提供清华-麻省理工(MIT)国际MBA课程,英文授课. 如今,我已在北京为英国金属和矿产交易公司英国五金资源(Wogen Resources)工作了两年. 毕业后,我去过很多地方,从山东到新疆,从广东到内蒙古,参与过很多谈判.

Linux进程关系

- - 博客园_首页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 Linux的进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说,在 Linux进程基础中,我们看到,每个进程都有父进程,而所有的进程以init进程为根,形成一个树状结构. 我们在这里讲解进程组和会话,以便以更加丰富的方式了管理进程.

狗与人类的关系

- apple - 玩意儿
狗一向都被视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在某些家庭而言,狗也不再是宠物,而是自身的家庭成员. 这里是一系列人与狗感情上动人的瞬间. 本文原始链接:http://www.cngadget.cn/dogs-and-humans.html. Drawbone:可爱,狗骨头水彩笔.

JPA 实现继承关系

- - ITeye博客
JPA支持继承关系,使开发者可以利用继承的思想建模.        有一个实体Person,他是一个抽象实体,他有两个子实体:Man,Woman.        先写Person类:. //@DiscriminatorColumn(name="tableName")可选. 注意,对于抽象父类,必须设置两个注释:.

随谈社交关系

- - 互联网的那点事
社交关系按用户之间联系及互动频率分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社交网络中的关系以维系为主,特点是:. 一是因为强关系是双方的,所以存在匹配的情况,匹配比不匹配,连接的可能性就更小,二是互动频率强,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是现实导致的结果;. 2:优质内容与唠叨型内容并存:互动频率强,关系更密切,更了解彼此,更信任,才会更宽容.

UML中的六大关系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通过不断的学习结合机房收费系统绘制UML图,整个画图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其核心部分还是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总结六大关系来深入学习,主要关系有六种:继承、实现、依赖、组合、聚合、组合.         继承(泛华)关系(Generalization).         继承关系是一个类(称为子类、子接口)继承另外的一个类(称为父类、父接口)的功能,并可以增加它自己的新功能的能力,继承是类与类或者接口与接口之间最常见的关系;在Java中此类关系通过关键字extends明确标识,在设计时一般没有争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