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Apps来袭

标签: HTML5热点关注 | 发表时间:2012-02-09 15:14 | 作者:xielisha
出处:http://www.mhtml5.com

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互联网基础标准的变化都会在随后几年中带来应用创新的大爆发一样,当HTML5在2011年逐渐被主流厂商所接受之后,围绕Web Apps领域的创新风暴正山雨欲来。

王伟|文

2012年1月12日,老牌传媒集团《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宣布收购为其开发移动Web App的研发公司Assanka ,这样,FT将不再以外包的形式雇佣Assanka为其打造移动Web App,而可以直接让它在内部进行开发。

促使FT与Web App开发公司Assanka合作的一个契机是几个月前FT与苹果App Store出现的一次分歧。当时,FT的管理层拒绝接受苹果新修订的下载分成计划,App Store随即不再提供FT的IOS版App下载。被逼到绝境的FT决定与开发公司Assanka合作,使用HTML5和相关技术开发自己基于Web 的客户端,供移动设备和平板电脑访问。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基于Web的App拥有并不逊于传统App的访问体验,并且用户数在短短几个月突破百万,远远超过其IOS版本当初在Apple Store的下载量。

事实上,FT的这次险中求胜并非出于偶然,随着过去一年中越来越多产业巨头开始旗帜鲜明的支持HTML5标准并有无数创业公司在此领域探路之后,拥有更强的交互性,跨平台,富媒体开发等诸多优点的Web Apps已经开始冲击着传统的手机应用商店模式。

当然,在这一历史性的机遇面前,最积极的莫过于浏览器厂商。

硝烟弥漫的浏览器大战

在2012年1月的CES大展上,微软CEO鲍尔默宣布了其与游戏开发商ZeptoLab共同推出的基于IE9和HTML 5框架的割绳子游戏(Cut the rope ),这个在苹果应用商店中下载量超过5000万的著名移动游戏在微软IE9浏览器的网页端依然能够做到流畅的体验,微软也希望借此证明,新版的IE9完全有潜力做成一个网页端的Apple Store。

对于浏览器厂商来说,通过游戏这种形象直观的展示来证明Web Apps的良好体验是一件说服性最强的事情,一直力推Chrome浏览器的谷歌自然也不甘寂寞。

例如,Google Web Toolkit 的创建者Joel Webber 曾亲自率领一个3人的工程师团队将《愤怒的小鸟》移植到Chrome浏览器上,以配合Chrome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

当然谷歌在推广HTML5过程中更有影响的动作还是去年年末开展的“谷歌会下雪”的网络传播:用户只要在谷歌中搜“let it snow”就会看到自己的屏幕开始下雪,雪多了出霜后还可以用鼠标画着玩,用户屏幕会被“霜冻”,点击屏幕上“除霜”按钮可以完成除霜。

制作复杂的视频,流行的游戏,轻松的娱乐应用,当它们被通过HTML5技术移植到浏览器上时,所获得的口碑,都是在为Web Apps所能带来的良好体验和更低的开发成本背书,这不仅是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更是其他手机浏览器厂商乐见和力推的事情。

在国内,无论是腾讯、UC,还是海豚浏览器,都已经通过对HTML5的大力支持来为自己的未来抢占一席之地。2011年12月,UC浏览器发布了其8.1版本,开始支持多点手势控制和HTML5,这也一改UC给人留下的稳健有余新锐不足的印象。而腾讯在2011年年中就开始其无线业务中对HTML5悄悄布局,甚至在其举办的手机QQ浏览器高校应用创新大赛中也将HTML5作为重点开发题目。而作为Android平台评价较高的浏览器,海豚浏览器为基于HTML5的Web Apps提供了特别支持,其CTO刘铁峰表示,基于HTML5的Web Apps会有新的开发模式,甚至不同于App Store的新盈利模式出现。

相对于众多厂商在手机浏览器领域借着HTML5争相发力,这一标准最初的倡导者之一Opera则更为激进。在2012年1月的CES大展中,来自挪威的跨平台浏览器厂商Opera推出了电视应用商店,HTML5技术借助其多媒体、跨平台的优势,未来多屏融合的时代将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一场围绕HTML5的浏览器大战已经硝烟四起,事实上Web Apps的崛起很有可能伴随着新一轮浏览器格局争夺战的进程。

在浏览器发展的历史中,曾经进行过3次划时代的世界大战,而当前正在发生的正是第3次基于HTML5技术的争夺。

浏览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97年到2001年,那时候的主角是微软和浏览器鼻祖网景(Netscape),两家公司拼命争抢当时还处于半蛮荒的浏览器市场,结果是失败者网景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此后,IE以压倒性优势 ,IE4、IE5、IE6 3代产品垄断市场,并且在那之后IE再未更新,这种一家独大也在近5年的时间里扼杀了互联网的创新。

2004年Mozilla Firefox的崛起拉开了浏览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这个视作开源为生命的浏览器新势力引起了比尔·盖茨的注意,2006年,在多年没有更新之后微软终于发布了IE7,企图狙击对手,不过却无法阻挡Mozilla Firefox占领超过30%的浏览器市场份额,2008年谷歌推出Chrome趁火打劫,微软在2009年发布IE8作出回应,但难以遏制PC浏览器端IE的没落。浏览器的世界从单极走向乱世。

2010年,HTML5标准的发布,其坚持“开放式互联网”的精神引爆了浏览器如今的战争,各大巨头纷纷站出来宣布拥抱HTML5标准,因为谁都知道,在智能终端越发普及的现在浏览器的强大功能需要得到释放,浏览器的功能不应再仅仅局限浏览信息,而应该具备传统PC所能提供的所有功能,甚至将会成为取代操作系统的一个新的应用入口。而谁能在这一次新标准的赛跑中胜出,谁就可能建立一个继微软之后的新的王朝。

Web Apps的时代

产业的大势已经将Web Apps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具体到Web Apps和Native Apps之争,结果又会怎样呢?

在海豚浏览器CTO刘铁峰看来,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问题,Web Apps必将在未来得到大发展。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因为开发成本比Native Apps更低,这会推动Web Apps会赢得更多项目的订单,从而会推动更多的开发者和更多的Web Apps项目出现。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HTML5的标准推动以及硬件的处理能力会使得Web Apps有能力实现类似Native Apps的功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上最终会复制PC互联网上所曾经发生的事情,而今PC上基于Web的开发远胜于传统的Native App开发。

看起来巨头争抢,开发者涌入,移动终端上对娱乐应用更便捷的需求假以时日都将推动Web Apps成为主流,当然谁也无法忽视当前无论在体验和规模上无人能及的苹果App Sotre。

从Web Apps发展的角度,苹果扮演的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角色。

通过明文禁止 Flash 应用到iPad和iPhone上,苹果迫使Web开发人员不得不放弃采用Flash技术。然而同时,苹果也致力于使得HTML5应用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对Safari用户和对Android等Web平台的用户都是个好消息。如果存在一个优秀的通用在线应用平台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开发者都会为这个平台开发应用,因为这样才能获得最多的用户。

如今,就连Adobe也公开宣布拥抱HTML5了,他们正准备发布高品质的HTML5开发工具,以期让他们的Flash开发者迁移到新的平台。或许用不了多久,应该就能看到基于Web的移动应用如洪水般涌现。

不过,对于苹果利润丰厚的App Store而言,或许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业务会开始受到冲击。因为 看起来HTML5 发展越好,Web Apps开发者越多,传统应用的开发者就会越少,苹果应用商店就会赚得越少,而且,由于应用的跨平台性,iPhone 和 iPad 的独特之处也会变少。

意识到HTML5对于自己是一把双刃剑的苹果似乎处在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然而,乔布斯在2010年4月那篇著名的《关于flash的几点思考》中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苹果甚至还为网络制定开放标准。例如,苹果从一个开源的项目做起,打造了WebKit,它是一个完全开源的HTML5渲染引擎,它也是 Safari浏览器的核心,WebKit已经被广泛接受 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浏览器都用它,苹果已经将它作为移动浏览器的标准 。”

“移动时代的新开发标准,如HTML5,将在移动设备上必将获胜(电脑也将一样)。也许Adobe应该集中精力,为未来打造HTML5工具,而不是成 天批评苹果放弃过时的事物。”

其实,苹果真正看中的是能够参与到Html5引发的产业变局中去并成为主导者,在最基础的标准制定握有足够的话语权,这才是关乎公司长远根基的决策,而App Store的模式,很有可能只是当年在浏览器发展等一系列技术条件并未完全成熟时的最优选择,他可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最佳答案,而苹果的持续增长却要源于其更加积极地面向未来。

毕竟谁都知道,Web Apps已经成为未来的趋势,谁能率先积极进入,谁就可能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转自 搜狐

相关 [web apps] 推荐:

Web Apps来袭

- - HTML5研究小组
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互联网基础标准的变化都会在随后几年中带来应用创新的大爆发一样,当HTML5在2011年逐渐被主流厂商所接受之后,围绕Web Apps领域的创新风暴正山雨欲来. 2012年1月12日,老牌传媒集团《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宣布收购为其开发移动Web App的研发公司Assanka ,这样,FT将不再以外包的形式雇佣Assanka为其打造移动Web App,而可以直接让它在内部进行开发.

如何看待 Progressive Web Apps ?

- - 知乎每日精选
看到 @题叶 问这道题时,我刚从 I/O 回来,当时就特想答,今天总算有时间了. 11月20日在 GDG DevFest 2016 北京分享了「Service Worker 101」,Slides: Service Worker 101「GDG DevFest 2016 北京」 ,技术干货技术干货.

Apps和Web,谁将是未来主流?

- - ITeye资讯频道
2010年美国《 连线》杂志刊登了一篇具有巨大影响的封面文章:《 Web已死,Internet长存》.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Chris Anderson 和Michael Wolff发起了一场关于“ Web大势已去,Apps将成为主流”的辩论. 这次论及的内容不仅关乎主流技术的发展,也关系到行业的兴衰,而且也涉及到了人们在数字时代如何获取信息、学习、娱乐以及分享等问题.

Web Apps 发展状况2011年盘点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海豚浏览器CTO 刘铁锋,HTML5的兴起让业界有了Web App和Native App之争,本文对Web App 2011年的发展状况做了超详细的盘点,并指出基于HTML 5的Web App会有新的开发模式,甚至于不同于App Store的新盈利模式出现. 如有读者想和作者就此做更深入的探讨,可以在微博 @百纳刘铁锋.

豪赌Web apps,谷歌Chrome开发工具直通Android

- - IT经理网
关于谷歌内部web app团队和Android团队之间存在矛盾的传言在业界流传已久,但近日Chrome与Android的联姻让外界对谷歌内部两大应用平台之间矛盾的传言不攻自破. 本周二,但谷歌 宣布Chrome DevTools开发工具新增多项功能,包括支持对Android设备的模拟,使用最新Chrome beta版的开发人员可以在浏览器中模拟运行Android设备,甚至直接将Android设备的应用界面投射到电脑屏幕中的Chrome浏览器中.

Google Chrome 14 最新正式版擴展Web Apps的更多可能

- MorrisC - 電腦玩物
在Google Chrome剛推出時,我曾寫下一篇「Google Chrome 目前我這樣用:桌面端離線/在線網路應用程式」,Google Chrome作為一款瀏覽器確實不只帶來上網功能,更重要的是開啟了網路應用程式(Web Apps)更多可能性. Google Chrome瀏覽器可安裝輔助上網外掛,獨家支援Google雲端工具強化,甚至帶來線上服務離線使用的體驗,亦可直接取代電腦端軟體,如PDF閱讀器,並且支援雲端列印功能.

Mozilla Open Web Apps 首發版試玩,開放式的網路應用商店藍圖

- Yuli - 電腦玩物
「Mozilla : Web Applications」提出了未來網路服務與瀏覽器系統如何結合成更具豐富應用性工具的計畫藍圖,它說Web Apps應該是可以在任何裝置上使用,可以經由任何管道或商店分散式發佈;而瀏覽器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幫網路服務與本地端操作進行結合、幫網路服務與網路服務之間進行溝通的角色.

Bizness Apps 帮助中小企业同时制作本地移动应用和 HTML5 Web 应用

- walker - 36氪
Bizness Apps 为中小企业提供工具,让他们可以方便快速的创建自己公司的移动应用. 成立于 2010 年 10 月,9 个月内覆盖 20 多个国家,超过 10 种语言,目前已经帮助中小企业创建 1000 多个移动应用. Bizness Apps 的理念在于,他们希望让中小企业主,可以很容易的做出便宜实惠、可定制的移动应用,他们允许用户 DIY 自己的应用,支持 iPhone, iPad 和 Android 平台,用户不需要会编程就可以创建、编辑、管理自己的应用.

我的Android Apps清单

- Qixiang - Page to Page
入手Desire Z一周多,尝试过的Android应用来来去去也有100多个了,不敢独享,特来分享 . 什么东西进入中国都有“中国特色”,在这一点上Android也不能例外,本来Google 官方好好的 Android Market,在国内又出现了数十个论坛自己所谓的市场. 在我看来,尽量只使用Android Market官方市场,毕竟有巨大的用户数量做保证(国外貌似没有这么多鱼龙混杂的市场),又有25美刀的注册费做门槛;这样一来太糟糕、恶意的应用很难藏身.

重點真的不在 Apps

- 小皮 - Mr. Jamie 看網路與創投
最近接連出席了好幾場辦給「雜誌」和「出版」人聽的「數位出版研討會」,然後就聽到現場各路的「專家學者」開始在那邊講他們做的 iPad Apps 有多神奇,「互動」、「360 度」、「影片」、「EP 同步」(電子版和紙本一起上市) 是一定要出現的關鍵字. 我聽得又氣又好笑,這就好像一部電影裡面,一群外星人來到地球,觀察了三天之後,發表了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