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效率、程序与生活的一些思考

标签: IT职场 程序员 职场 | 发表时间:2014-05-09 20:26 | 作者:穆逸伦
出处:http://blog.jobbole.com

前一段时间看了两本书《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敏捷开发修炼之道》和《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书名很相似,读完这两本书花的时间也差不多,都是两个星期左右。两本书内容差别却不小。不过,总结起来一句话:都是好书!

“变”——读《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所想到的

《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原名Practices of an Agile Developer,所以这本书主要是讲敏捷开发方法与实践的。由于对团队和协作没什么清晰的概念,而且书中大多是以团队开发为实例的,看完以后有好多地 方没太明白。所以,这本书不太适合大一的读,估计我还需要两年后再读一次。

但是还是有很多收获的,作者Andy Hunt和Venkat Subramaniam在书中传授了很多敏捷开发的思想,不但适用于团队,而且对独立开发者也有很大借鉴意义。在这里总结一下:

  • 不管路走了多远,错了就要重新返回——要快速适应变化。
  • 开发要持续不断,切勿时续时断。
  • 态度决定一切。
  • 指责不能修复bug——出现了问题以后,首先要做的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解决问题。(原文更经典一些:Blame doesn’t fix bugs. Instead of pointing fingers, point to possible solutions. It’s the positive outcome that counts. )
  • 过程符合标准不意味着结果是正确的。结果重于过程(“结果不重要”向来都是说给失败者的)。
  • 如果你没有犯过任何错误,说明你可能没有努力工作。
  • 你不需要很出色才能起步,但是你必须起步才能变得很出色。——Les Brown
  • 能容纳自己并不接受的想法,表明你的头脑足够有学识。——亚里士多德
  • 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所谈论的东西,就根本不可能精确地描述它。——约翰·冯·诺依曼
  • 代码清晰程度的优先级应该排在执行效率之前。
  • 跟踪技术变化。
  • 习惯很可能造就一个专家,但同样也能毁了这个专家(自己想的,有点扯)——打破旧习惯很难,更难的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 选定了要走的路,就是选定了它通往的目的地。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项目开发方法的书,作者也通篇在讲开发中需要注意规避和正确的做法与心态,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更多程序以外的东西。

作者在第一章就总结说,敏捷开发要不断地使用反馈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这句话真的很好,只有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跟上技术和设计的步伐,不至于项目 交付时拿出来的是一个脱离了潮流甚至充满错误设计的东西。其实对生活也是这样。经常总结自己,当发现生活偏向某个极端时,就做一下调整,就像航海时发现偏 离航线了要及时调整航向一样,否则因为反应迟钝带来的痛苦与损失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而且付出的代价往往与问题发现的时间成正比。越早发现问题,就越容易 修复问题。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真正的敌人是变化,而且你不可能打败变化,你所能做的就是适应变化。看完这本书,个人感觉,其实就一 个字就能把这本书想说的敏捷开发给概括,那就是“变”。如果能在变化中使自己变化以适应变化,见机行事,随机应变,你就达到了“敏捷”(相关内容可以看我 之前写的 All Over Again)。

另外,书中《使用短迭代,增量发布》一文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短迭代让人感觉非常专注且具效率。你能看到一个实际并且确切的目标。严格的最终期限迫使 你做出一些艰难的决策,没有遗留下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每个迭代时间都不够用,要么是任务太大,要么是迭代的时间太短。把握好自己的节奏。

重构生活

你要不断从自己写的代码中得到反馈,并且使用自动化工具不断地构建和测试系统。在前进的过程中,你都会有意识地修改一些代码:在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重新设计代码,改善代码质量。这就是所谓的重构。

当你把这段话中的“代码”换成“生活”时,你会发现它同样是对的。所以,就像团队需要隔段时间重构自己项目的某些代码以减少bug、精简代码一样,你也要学会重构自己的生活,来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说,世界著名程序员中有很多是哲学家 自己想的

你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新的习惯。

“快乐”与“热情”——《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教给我的

另一本,是Stack Overflow创始人之一Jeff Atwood的 《Effective Programming: More Than Writing Code》。这本书类似于《黑客与画家》,文章主要取自作者的博客 CodingHorror。看完之后,与上一本不同的是,这本书浅显易懂,而且处处体现出作者积极向上的幽默,通过各种实例,阐述了自己对程序员应有的态度、学习方法、技能的看法,最后还谈到了职业规划和程序员的幸福,很适合初级程序员和学生读。

下面是我对书中主要内容的一些笔记(主要是自己总结的,想了解更多还是去看书吧):

  • 问自己:“你究竟想过怎样的生活?”
  • 人们需要花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有效地写作。而且这事没有捷径。
  • 程序员应该通过读书或阅读博客来磨快自己的“锯子”。
  • 避免同时做多个项目,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
  • 出现问题时,尽量认为是自己的错。
  • 自己是阻止自己进步的罪魁祸首。
  • 就像不要写没用的代码一样,不要写没用的注释。
  • 当你需要写注释的时候,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把代码写得更易懂一些。
  • 学会阅读源代码,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 对于创意来说,执行是一个增倍器。它能放大创意的价值,甚至更多。(闲扯一下,你如果在07年之前说你有一个关于手机的棒极了的点子:它有 一个智能系统,可以装应用;还有一个触摸屏,可以用手触摸,还可以用多个手指!这个点子真是太棒了,好,给你10块钱上一边去!因为这只是个点子,不是 iPhone)
  • 性能是成功产品的必备属性。对一个网站来说,要么很快,要么死去。
  • 很多程序员不会编程。Are you one of them?
  • 软件开发者最擅长的就是学习。
  • 工作经验年数与编程技能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 不管出了什么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 程序员就像“吸血鬼”,而系统管理员就像是“狼人”。(很有意思的比喻,可以看这篇博客 Vampires (Programmers) versus Werewolves (Sysadmins)
  • 尝试结对编程。(与作者在书中的观点不太一样,作者是结对编程的忠实拥护者)
  • 会议是浪费工作时间的绝佳去处。(加入学生会的人应该深有感触)
  • 高效的程序员都有绝佳的工作环境。(这一点很重要)
  • 程序是所有微小细节的集合,而细节决定成败。
  • 难以使用本身就是一个大bug。
  • 第一版做的不好,但照样发布。
  • 倾听用户的声音,但别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 ……最难的事,要搞明白你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提问的艺术——你喜欢问“为什么”,这很好。但你为什么问”为什么”?

两本书都提到了一点,在问“为什么”之前,一点要想好自己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当你问“为什么“的时候,也许你会被反问:“为什么你问这个问题?”所以在提问之前,想好你提问的理由,这会有助于你问出恰当的问题。

在提问之前,一定要确定:

  1. 问题是什么?
  2. 你为这个问题做了什么尝试?
  3. 你为什么需要答案?

归根结底,这关乎公平:如果你想要别人花上宝贵的时间来帮助你,只有在你也花了相当的宝贵时间酝酿出一个合格的问题时才算公平。帮助别人就是帮你自己!

如果你能完全投入地向一个假想中的人或者是没有生命的物体问一个透彻而详尽的问题,你往往会在最后认识到你犯了某中愚蠢的错误,于是问题不再是问题,你也因此如释重负。

如果你读到这里了,强烈建议你看下这篇 Rubber Duck Problem Solving

唯快不破

“沿着那条路走下去,一定要快。如果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你的去路…绕开它!”

其实,作者在建立Stack Exchange时也用到了敏捷方法,而且“快”是Stack Overflow的制胜法宝。第一版做的不好,但照样发布,然后在不断的用户反馈中获得灵感与思路,在快速迭代中完善产品。

idea就是shit

在国内App创业浪潮中,很多人都强调了创意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有了一个想法(先不说它的好坏)就有了一点,整天把“idea”挂在嘴边,认为自己 就是下一个乔布斯。但其实idea一文不值,重要的是去实现它。因为你要相信,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同样先不说它的好坏),但你能做到的,别人不一 定能做到。

如何应对初见成功后出现的复制品

当遇到自己产品的复制品时,该怎么做呢?很多人发现有类似自己的网站或是模仿自己的App上线时,都变得很疯狂,在各种社区、论坛或是问答网站表达 无奈和委屈,以博得同情,或是大骂山寨者,引起众怒。但其实这一点用也没有,当你在哭爹喊娘的时候别人已经超过你了。我现在还没听说哪个开发者把山寨货告 上法庭并打败对方的事。看看Jeff在面对Stack Overflow的复制品时是怎么做的,

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Stack Overflow引擎的复制品。我想说他们干的不错!……我们的使命是让互联网变得更好(哪怕我们只能带来一些细微的改进)。……我们没曾想过要推翻谁或 者占有什么东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任何东西挡住了我们的路,请放心,我们不会大打出手。 我们会绕开。然后继续向前,快速进步。因此,如果那些抄袭者想要跟上我们的话,他们也得行动快点。

懂了吗?就是一个字——“快”。只有比你的对手快,你才能打败那些山寨者。Chrome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打败IE(但人家仍是市场份额老大)和Firefox,就是因为它极速的迭代速度。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有人问“如何在国内盗版横行的Android市场上存活”,我是这样回答的

两条路,要么一直创新让别人赶不上,要么放弃这个市场。

其实我是推荐后者的。

自己关于提高效率的想法

效率低下的罪魁祸首往往不是信息不足,而是信息过多。

希捷前CEO Bill Watkins在06年曾放出一个让很多人惊掉眼镜的说法:“醒醒吧,硬盘是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它能做的就是帮助人们存储更多的垃圾文件和色情片。”虽 然的确有些夸张了,但是面对越来越大的硬盘,想一下,你真的需要那么多空间来存放那么多文件吗?

如果想做到“敏捷”和“高效”,就必须轻装上阵,因此:

  1. 桌面上不放任何东西
  2. 清理硬盘
  3. 系统里少装程序
  4. 一次只开一个程序
  5. 适时断网

*以上按有效程度排序

如果你看到这里了,我的建议是,《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敏捷开发修炼之道》和《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两本书你一定要读。

One more thing

Everybody in this country should learn how to program a computer,because it teaches you how to think.

– Steve Jobs

关于效率、程序与生活的一些思考,首发于 博客 - 伯乐在线

相关 [程序 生活 思考] 推荐:

关于效率、程序与生活的一些思考

- - 博客 - 伯乐在线
前一段时间看了两本书《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敏捷开发修炼之道》和《高效能程序员的修炼》. 书名很相似,读完这两本书花的时间也差不多,都是两个星期左右. 不过,总结起来一句话:都是好书. “变”——读《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所想到的. 《高效程序员的45个习惯》原名Practices of an Agile Developer,所以这本书主要是讲敏捷开发方法与实践的.

程序员职业发展的思考

- - 外刊IT评论
从11岁开始一个已经十分明确的事情就是,我要成为一名程序员. 那一年我有了一台Commodore 64机器,开始在上面编写BASIC程序. 我十分喜爱编程,以至于不久之后用于编程的时间就超过了玩游戏的时间. 编程中有一种美妙和纯粹的东西是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能替代的. 即使要面对bug,时间限制和失败沮丧,编程仍然是美妙的.

程序员们,请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

- - 互联网的一些事-关注互联网产品管理,交流产品设计、用户体验心得
  在面试时,你可能会被经常问到“在未来5年,你想干什么?”,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 在中国,答案一般可能会是Team leader,Manager,或是Architect,Specialist等,在中国,大家可能更多地觉得manager会是程序员的下一个目标,可是在国外,经理和程序员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分支,Architect或Specialist 比经理来说更牛、代遇可能也更好,因为这些人的智商需要的更高.

程序员的思考:分享即提高

- - 博客园_知识库
  从今年2月底开通微信公众账号以来,到现在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订阅的用户差不多有 500 人了. 这个数字当然不能和那些大 V 的订阅数相比,甚至那些大 V 在文章结尾处给别人的账号做个推荐,一天的订阅数也许都会超过我的. 但是,我对 500 个订阅数的结果是很满意的.   记得最早开通公众号那会,我还在上家游戏公司.

冯大辉的这十五年:一个非典型程序员的回想和思考

- - TECH2IPO创见
他是互联网圈子知名的技术专家,现在活跃于微博专职吐槽,并且在微信上希望用小道消息拯救中国的互联网. 他就是冯大辉( @Fenng),一个嬉笑怒骂、犀利、尖锐乃至幽默的男人,但是也许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他的过往和心路历程:. 大学进门就读生物学专业,却半路出家钻研编程技术,并自学成才;. 最初进入阿里巴巴时,他经历了两个月的高强度工作差点以为自己会猝死;.

程序员:编程给你现实生活带来了哪些坏习惯

- 赵星云 - cnBeta.COM
似乎任何职业都会给从业人员带来这样那样的习惯. 国外某网站上有位朋友(应该也是程序员)想了解其他程序员在投身堆码事业后有什么样的坏习惯. 结果一呼百应,很多程序员纷纷自爆自己的坏习惯和糗人糗事. 编程无国界,相信国内堆码界的朋友,也会有同感.

移动互联网上的旧金山:城市生活必备应用程序指南

- - PingWest
旧金山的科技色彩,并不在于芳草地艺术中心、莫斯康尼会议中心、苹果、Google、甲骨文和英特尔的大会,而是更在于科技如何潜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就让我们看看一个普通旧金山居民,每天是如何用智能手机与移动应用,与这座城市交流的. 公交实时查询应用Routesy. 早上出门前,打开手机中一个叫做Routesy的手机应用,这是一款显示公交车到站信息的应用.

终极思考

- wei - 牛博国际
我的海淀剧院演讲门票放出后,八小时卖了四百多张,同事们说,日. 我淡淡地说,别这样,也许正是因为便宜才这么好卖嘛. 一转身我马上就打电话给老婆,操. 早知道就他妈把票价定高一点啦,真倒霉......干. 很大程度上,这可以解释两件事:1.为什么已婚事业男性的健康状况会相对好一些. 2.为什么在社会上受到尊重和认可的事业男性在老婆的眼里都是傻逼.

生活与生活

- yeqiu - Reborn
今早看到这样一则新闻:《UCLA学生因无聊参加利比亚反对军》(Bored UCLA Student Libyan Rebels). 看了一下他的Facebook,这位叫做Chris Jeon的学生,大概是个来自韩国的留学生. 之前没有任何军事经验;参加利比亚反对军的理由非常简单:放暑假了,并且这是唯一一个真正的革命.

动车追尾的思考

- David Ruan - 扬韬
1、两列运行的动车追尾,绝对属于重特大责任事故. 雷电导致前车失灵,已经是责任事故了. 前车失灵,信号没有外发,又是责任事故. 调度体系没有发觉列车失灵,也是责任事故. 后车没有察知前车失灵,还是责任事故. 最后,后车发现问题,紧急制动系统有没有用也值得怀疑,因为后车司机据说是人工制动并殉职于岗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