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完整推荐系统的设计实现-以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为例

标签: 产品 推荐系统 搜索引擎 数据挖掘 机器学习 | 发表时间:2014-09-17 22:42 | 作者:admin
出处:http://www.semocean.com
在之前一篇博文中, 有同学在评论中问了个问题: 如何解决因式分解带来的推荐冷门,热门关键词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想到了近几年在做搜索推荐系统的过程中,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些区别。 正好最近正在做技术规划, 于是写偏文章说下工业界完整推荐系统的设计。 结论是: 没有某种算法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多重算法+交互设计, 才能解决特定场景的需求。下文也对之前的一些博文进行梳理,构成一个完整工业界推荐系统所具有的方方面面(主要以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系统为例)
完整的推荐系统肯定不会只用一种推荐算法
在学术界, 一般说到推荐引擎, 我们都是围绕着某一种单独的算法的效果优化进行的, 例如按内容推荐, 协同过滤(包括item-based, user-based, SVD分解等),上下文推荐,Constraint-based推荐,图关系挖掘等。 很多比较牛的单个算法, 就能在某个指标上取得较好效果, 例如MAE,RMSE。。。不过有自己的优点, 每种算法也有自己的缺点, 例如按内容推荐主要推荐和用户历史结果相似的item,一般的item-based容易推荐热门item(被更多人投票过)。。。。   所以在工业界,例如各互联网公司, 都会使用多种算法进行互相配合, 取长补短, 配合产品提升效果。而且 在完整的推荐系统中,不仅有传统的Rating推荐, 还需要辅以非常多的挖掘, Ranking来达到预期效果
推荐系统3大件:User Profile、基础挖掘推荐、Ranking
在实践中, 一个完整的推荐系统会主要由3部分组成:
  1. User Profile
  2. 基础推荐挖掘算法
  3. Ranking
此处之所以将Ranking单独列出来,是因为其在推荐任务中过于重要,直接决定了推荐的效果。
以下为整个推荐的数据流:
User Profile
A user profile is a re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an individual user that is essential for the (intelligent) application we are considering user profile主要是用户(注册)信息,以及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聚合,用于描述用户的特征; 是后续推荐和排序的基石。 一般情况下,user profile会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 用户兴趣数据
  2. 用户的基础注册信息,背景信息:例如用户出生地,年龄,性别,星座,职业等。这些信息一般从用户注册信息中获取;例如高德,百度地图注册用户,淘宝注册用户等
  3. 用户行为反馈:包括显示的反馈(explicit)和隐藏(implicit)的反馈,显示的反馈包括用户的评分,点赞等操作,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工具上的点赞(正向显示反馈)和垃圾桶(负向显示反馈),淘宝上的评分;隐式反馈包括用户的浏览行为,例如在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上搜过那些词,淘宝上点击了那些页面,在高德上点击了那些POI等
  4. 用户交互偏好:例如用户喜欢使用哪些入口,喜欢哪些操作,以及从这些操作中分析出来的偏好,比如在高德地图上根据用户行为反馈分析出来的用户对美食的偏好:更喜欢火锅,粤菜,还是快餐
  5. 用户上下文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分析出来的,例如在LBS中分析出来的用户的家在哪儿,公司在哪儿,经常活动的商圈,经常使用的路线等
user profile经常是一份维护好的数据,在使用的时候,会直接使用该数据,或是将该数据存储在KV系统中,供Online系统实时使用。 在搜索或是推荐的场景下,每次请求一般只会涉及到一次user profile的KV请求,所以online使用的时候,主要的实现困难是存储,以及快速KV的快速响应。
基础挖掘推荐算法
基础挖掘推荐算法, 主要使用传统推荐算法, 结合分析的item profile和user profile, 建立user和item的关系,此时并不会过多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是否冷门/热门,最主要的就是建立user和item的关系。 在各种论文中狭义的推荐,主要就是指该部分内容。 主要围绕着Rating,以及Top N进行该处的Top N(更像是直接Rating值最高的Top N) 传统的推荐算法研究主要围着这块工作进行,现在已经有很多比较成熟的算法,这些算法相关的研究可参见博文:《 推荐系统经典论文文献及资料》;其中也能找到业界较多成功推荐系统的实践分享 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1. Content Based推荐: 按内容推荐,主要的工作是user profile, item profile的提取和维护,然后研究各种相似度度量方法(具体相似度度量参见博文:《 推荐系统中的相似度度量》)
  2. 协同过滤:相当于应用了用户的行为进行推荐(区别于Content based算法),比较经典的算法包括传统的item-based/user-based算法(参见博文:《 协同过滤中item-based与user-based选择依据》,《 collaborative-filtering根据近邻推荐时需要考虑的3要素》),SVD,SVD++(具体原理及源码参见博文:《 SVD因式分解实现协同过滤-及源码实现》)
  3. 上下文相关推荐:和传统推荐相比, 考虑更多上下文因素,LBS, 移动场景下使用比较多(具体参见博文:《 context-aware-recommendation》)
  4. 基于图的关系挖掘推荐:主要是利用图论原理,根据item,user之间的数据,反馈关联关系,挖掘更深层次的关系进行推荐,该类方法一般效果都不错,当然资源要求也较高。具体参见博文:《 级联二步图关系挖掘关键词推荐系统》,《 频繁二项集合的hadoop实现》《 itemrankrandom-walk-based-scoring-algorithm-for-recommener-system
  5. Constrainted-based推荐:根据限制性条件进行演绎推荐
在实际应用时,我们经常使用按内容推荐,item-based寻找从感知的角度比较靠谱的结果,使用SVD,SVD++,图关系寻找更深层次的联系结果。同时在推荐时,会结合很多因素来进行综合排序,例如关键词, 或是LBS中POI的热度等。具体可参见下文ranking部分。
算法效果衡量
以上这些算法, 我们在离线的时候,使用Cross-Validation方式,就可以分析出其效果,而且离线分析的时候,代价比较小,比较容易操作。当然,对于不同的问题会使用对应的指标进行衡量。 对于预测Rating准确性主要是用RMSE,或是MAE;具体可参见博文:《 关键词搜索推荐系统中的推荐准确性度量》 如果是排序, 则更多使用NDCG,MAP,  MRR等指标;具体可参见博文:《 使用ndcg评估关键词推荐系统的相关性》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对于特定推荐问题,会涉及到选用哪种算法的问题。推荐不像CTR预估这样的问题,目标比较单一,经常我们需要考虑多个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可能此消彼长,需要做权衡,例如需要考虑算法的准确性(accuracy),同时也需要考虑算法的覆盖(coverage),置信度(confidence),新鲜度(novelty)和惊喜度(Serendipity),同时还需要考虑推荐为系统带来的收益和效用(utility)。 这些指标经常需要权衡,而且经常提升某一个的时候会导致其它下降,所以有时候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我们到底看中哪一个指标?  而且这个问题可能随着系统,平台所处的阶段而不同。 例如在建立口碑的时候,我们可能不太关注coverage,而更关注accuracy,因为要让用户建立一种:该系统很准的认知;如果在系统已经比较成熟了,此时可能需要考虑novelty, serendipity的同时,还需要考虑utility:该推荐能为系统带来什么收益,例如对百度的变现有多大收益? 对淘宝的销售有多少收益等 具体这些指标的选择可参见博文:《 选择推荐算法时需要考虑得因素
Ranking,此部分是成熟的搜索,推荐系统具有的核心逻辑
比较简单的实现方法, 是直接对各种特征拍阈值进行线性加权,比较成熟的系统一般会使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和综合个维特征, 学习出模型后进行排序, 例如使用Learning to rank技术。 该部分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较为复杂。 和传统的推荐相比, 此处单独将Ranking拿出来。 基础推荐挖掘, 和传统的推荐部分比较类似,主要结合user profile, 挖掘哪些item适合推给哪些user。 但仅根据这些挖掘就直接进行推荐是不够的。 真实online推荐场景中, 需要考虑更多其他因素, 例如:相关性,推荐的上下文,CTR预估,以及商业业务规则。
  1. 相关性: item与用户的相关性,这是大多数搜索和推荐任务的基石,例如在搜索中判定一个query和一个document的相关性,或是一个query 和 另一个query的相关性,或是在特征比较多的情况下, 一个user 和一个item 记录的相关性;实现方式可以很简单,例如传统的相似度度量方式(参见博文:《 推荐系统中的相似度度量》),对于文本,业界使用简单的TF*IDF,或是BM25; 不过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增加更多维度特征,包括推荐item本身的重要性,例如IDF,Pagerank(具体参见博文:《 pagerank的经济学效用解释》),同时使用模型来提升相关性判断的准确性。使用模型的方式会更加复杂,但效果提升也非常明显。具体可参见博文:《 集成树类模型及其在搜索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分类模型在关键词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adaboost
  2. 推荐的上下文:例如推荐产品的入口,交互方式, 不同的入口,甚至同一入口的不同交互方式, 推荐的结果有可能都需要不一样; 在LBS生活服务中, 请求发生的时间, 地点也是推荐需要重点考虑的上下文因素,例如饭点对餐饮item的提权; 异地情况下对酒店等结果的加权等
  3. CTR预估:成熟的商业系统都会使用模型来完成CTR预估,或是转化预估
  4. 以及商业业务规则:例如黑白名单,或者强制调权。例如在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中,某些有比较高变现潜力的词, 就应该加权往前排; 比如在高德LBS服务中,有些海底捞的店点评评分较低, 但我们也应该往前排;或是在搜索引擎中,搜国家领导人的名字, 有些最相关的结果可能因为法律因素是需要屏蔽的
算法评估
很直接,离线调研的时候看就看算法的评估指标,参见博文:《 关键词搜索推荐系统中的推荐准确性度量》,《 使用ndcg评估关键词推荐系统的相关性》 上线的时候,进行圈用户(圈定某两个user集合作为实验/对照用户组)实验, 或者圈请求实验(例如随机圈定5%流量进行实验),之后根据系统效果监控中的指标值判断实验效果。以下为一个典型的效果监控截图: 实验如果证明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一般之后推广到全流量;反之,如果实验未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分析什么地方有问题,如何改进,之后继续调整算法继续实验。当实验较多时,还会涉及较多工程问题,例如分层实验框架等。
系统效果监控
对于整个系统,需要建立晚上的效果监控平台进行效果的实时监控,以便发现用户的行为模型,系统的不足,分析后续的发力点等。一般这样的监控平台会使用Dashboard来完成,基本的框架是前段UI + 后端数据库。很多时候,离线统计策略在hadoop上处理统计日志计算指标,并将计算出来的指标存入数据库,前端UI访问数据库,拉出指定时间段内某些指标的值,并进行简单分析。 具体的监控指标,及指标体系的建立,可参见博文:《 搜索引擎变现策略指标体系
交互设计
完整的产品包括便捷的交互和背后牛叉的算法。很多时候,要提升推荐的效果,需要算法和交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交互需要有健壮的算法产出结果;而算法也需要有配套的交互,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再牛叉的算法,对结果的影响也可能没那么明显。
一些交互的例子参见博文:
说了那么多,中心就是想说明, 一个完整的推荐系统,远远不止是一两个rating算法能够覆盖的,而且此处还未涉及工程部分。
更多内容,也可直接访问: http://semocean.com

相关 [完整 推荐系统 设计] 推荐:

一个完整推荐系统的设计实现-以百度关键词搜索推荐为例

- - Dustinsea
在之前一篇博文中, 有同学在评论中问了个问题: 如何解决因式分解带来的推荐冷门关键词的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想到了近几年在做搜索推荐系统的过程中, 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一些区别. 正好最近正在做技术规划, 于是写偏文章说下工业界完整推荐系统的设计. 结论是: 没有某种算法能够完全解决问题, 多重算法+交互设计, 才能解决特定场景的需求.

商品搜索引擎—推荐系统设计

- - ImportNew
结合目前已存在的商品推荐设计(如淘宝、京东等),推荐系统主要包含系统推荐和个性化推荐两个模块. 系统推荐: 根据大众行为的推荐引擎,对每个用户都给出同样的推荐,这些推荐可以是静态的由系统管理员人工设定的,或者基于系统所有用户的反馈统计计算出的当下比较流行的物品. 个性化推荐:对不同的用户,根据他们的口味和喜好给出更加精确的推荐,这时,系统需要了解需推荐内容和用户的特质,或者基于社会化网络,通过找到与当前用户相同喜好的用户,实现推荐.

推荐系统入门实践:世纪佳缘会员推荐(完整版)

- - 博客园_首页
     本文以2011年举办的第一届数据挖掘邀请赛的"世纪佳缘会员推荐"赛题为例,尝试了 5 种排序方法来为新注册会员推荐容易受到亲睐的老会员.      先看5种排序方法的测试结果,以便朋友们有针对性地浏览本文. 基于training set验证. SVM-Rank(投票加权平均+Profile特征).

如何为技术博客设计一个推荐系统(中):基于 Google 搜索的半自动推荐

- - Blog | Phodal - A Growth Engineer
与统计学相比,基于内容来向用户推荐相似的内容,往往更容易获得. 在技术领域,作者通常比大多数读者更专业,他们往往知道什么是读者需要的. 如,你看了一个 React 相关的文章,你可能会需要 Redux 相关的内容. 需要一些前提条件:融合现有系统的数据信息,获取一些用户的信息. 随后,再计算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返回给读者.

Min-Hash和推荐系统

- - xlvector - Recommender System
前几年看Google News Recommendation的那篇Paper,对里面提到的MinHash的算法基本没有注意,因为之前的习惯都是只注意论文的模型那块,至于怎么优化模型一般都只是扫一眼. 不过最近看了大量的Google Paper,发现Google在实现一个算法方面确实有很多独到之处. 其实,Min-Hash是LSH(Locality Sensitive Hash)的一种,我之前对LSH的了解仅仅限于知道它能把两个相似的东西Hash成两个汉明距离接近的2进制数.

推荐系统实战

- - 博客园_首页
推荐算法:基于特征的推荐算法. 推荐算法准确度度量公式:. 其中,R(u)表示对用户推荐的N个物品,T(u)表示用户u在测试集上喜欢的物品集合. 集合相似度度量公式(N维向量的距离度量公式):. 其中,N(u)表示用户u有过正反馈的物品集合. 其中,S(u,k)表示和用户u兴趣最接近的K个用户集合;N(i)表示对物品i有过正反馈的用户集合;w(u,v)表示用户u和用户v的兴趣相似度;r(v,i)表示用户v对物品i的兴趣.

推荐系统杂谈

- - 后端技术杂谈 | 飒然Hang
推荐系统是近些年非常火的技术,不管是电商类软件还是新闻类app,都号称有精准的推荐系统能给你推送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现象级的资讯类app“今日头条”就得益于此成为了势头非常猛的一款产品. 本文就针对推荐系统讲述一些相关概念和实践经验. 首先需要明确的就是推荐系统的目标,一般来说不外乎以下几个:. 用户满意性:首当其冲的,推荐系统主要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准确率是评判一个推荐系统好坏的最关键指标.

完整B2C网站的设计过程

- 马克叔叔 - 互联网的那点事
以前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不过因为工作的原因相对写的比较简单,这次从产品的角度重新整理一下以往工作中的一些经验,算是对自己的一个阶段的总结. 作为一个产品的发起人,你可能是公司的CEO,也可能是一名产品经理,甚至会是一个普通的创业者,不论你的职位是什么,想做好一个网站就必须对它的目标人群有充分的认识,清楚的明白我的主要消费人群需要什么.

个性化推荐系统综述

- Tony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上个月写过一篇产品推荐的文章,详情请见《我所了解的产品推荐》,内容很泛,多为工作心得. 本周读了几篇相关的论文,收获颇多,分享点干货. 以下内容摘自《个性化推荐系统的研究进展》,该文发表于2009年1月的《自然科学进展》专题评述,作者是刘建国、周涛、汪秉宏. 我略去了具体的算法和许多公式,重点看原理、思路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