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同事M上月底悄悄告訴我:今天我last day了,蔡東豪找我一起搞project。
什麼project?我問。
M說,現在不能講,到時你就知道了。
答案昨天揭曉,友報頭版大字標題:
「紙上金融中心 蔡東豪出品」。
的確先聲奪人。
問我有什麼意見、能否放到博上討論,我不敢太早下判斷,只能講一些直覺:
我怕它曲高和寡。
首篇文章
《最後一代香港人》這樣說:香港就像一粒被放進中國茶裏的方糖,逐漸融化,失去自己的味道。我們許多引以為榮的legacies:制度、人才、自由、包容、開放...在這杯很大的中國茶中,只怕剩下的不多。
如何保存香港的味道,他們提出兩個字:知識。
資訊氾濫,知識卻不足
,「這個年代,代表著香港最後一個由文字閱讀培養出尊重知識的年代」。
失去知識,等於失去上進的養份,香港的前景更不妙。
如何把知識傳承下去?靠傳媒
,「一個理性社會的形成,由尊重知識的人引導,通過傳媒走向大眾。我相信傳媒在理性社會扮演重要的角色。」
而且現在網上資訊爆炸,紙媒的篩選功能更顯重要--
「讓讀者以最少的時間吸收最重要最有用的資訊」,而背景專長各異的採訪團隊,更可避免偏聽,帶來刺激。
以上理念,我全都很認同,但正因為認同,反而有點擔心,怕這個版很難叫好又叫座。
從這篇《最後一代香港人》推斷,我估計他們走高格調知識份子路線、主打優秀分析和評論的機會很高。蔡東豪和我的同事M,都具備這種知識份子的形像與內涵;蔡是找對人了。
一個財經/政經評論版,不爆料、不八卦、不寫冧把、不貼美女照片...至於你們捧不捧場,反正我就捧定了。
可明知已到了「最後一個由文字閱讀培養出尊重知識的年代」,哪去找足夠的讀者,每天看一整版、四段稿?就算全香港的知識精英都被吸引過來,人數恐怕不夠「獎門人」一集收視的十分一。他們足夠引導大眾嗎?我不敢太樂觀。
最好當然是能做到雅俗共賞--如杜琪峰的某些電影,既有藝術成就,兼能賣座--但杜也只有幾齣電影有此水平,因為要掌握這樣的平衡不容易。
希望「蔡東豪出品」更勝「杜琪峰監製」,既叫好又叫座,教我跌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