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创业
创业已经一年多了,一直都没正儿八经地更新这个博客,朋友们都说彻底荒废了太可惜,但我一直没有在意。一来是不像之前做Freelance和Consulting的工作那样人身比较自由时间比较宽裕;二来,接触的人、事情多了,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太肤浅。
四百多天的时间过去了,不少朋友、同行都很好奇“自己开公司”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觉得以目前的阅历,自己只算刚刚入门上道,不敢谈“分享”,只能说说一些内心的想法和大家一起交流。其实,我觉得无论是3、5个人的小团队,还是千百人的大公司,创业的故事都可以说上十天十夜。
首先想要说的是,“自己开公司”只是创业的一种常见形式而已,并不等价。创业可以不开公司,不创业也可以开公司。而创业初期的苦头和风险,是巨大的: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行业峰会,在会议上接触到了很多国内外的创业者、企业家,几乎大家都认同一点,那就是在许多创业公司里,是几名“创始人”给几十名员工“打工”:拿着微薄的工资,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在企业的发展、产品的研发优化和员工的福利待遇上,承担失败的所有风险(如果倒闭,员工的工资是不会退的,而创业者的投入全部打水漂) – 在公司彻底进入良性循环之前,谁也不敢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我想,对于真正热爱自己所处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应该都有如此的体会吧。
借此,我想顺便说一点我的看法:为了让员工的风险降到最低全力工作,创业公司的薪水应该略高于大公司,那些号称是创业阶段要压低薪水或者拖欠薪水的公司,如果没有股份可以不考虑了(证明管理团队的盈利能力太弱,这种公司风险太大);另外,我认为在中国,真的要慎用“股权”这个概念,这个概念不适用于大多数人,在我这个行业内,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例子:有几家公司给出低薪+大量股份,而有一家公司给出高薪,结果后者很快就发展壮大了,而那几家把薪水压低出让股份的公司几乎都死掉了。
接下来,教深刻的体会,莫过于对“创业就是赚钱发财”这种思维的彻底颠覆 – 这是肤浅的纯商人思维,不是创业者的思维。创业者当然可以是纯商人,但我认为很多创业者都不是。我认为,真正的创业,是奔着一个目标,学习、磨练,去做那些最基础最辛苦最没人愿意做的工作而不是所谓当老板享清福。不过,我更愿意把这种过程看作一段奇幻的旅程:这种辛苦、疲劳和内心的压抑总是能在快把我压垮之前因一些微小的快乐得以释放,并如此循环。我想,高压力的创业会让人更加容易体会到真正的快乐。并且,这种快乐和做一个项目挣多少银子毫无关系。很多公司的创业者在融资之后,仍然潜心研究产品和创新,把纯商业上的事情交给投资人去打理。现在有很多励志书籍,也有很多成功人士高谈阔论,教大家如何开办企业如何赚钱,在我看来,这些人最多只能算是商人(鼓吹厚黑学的那些人我认为连商人都谈不上了),不能算作创业家,利益激励所产生的动力和对行业发展追求所产生的动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动力,虽然都能让人废寝忘食,但唯有后者,能让你在大风大浪中稳稳地把握自己的方向,掌稳船舵。
不过,创业是不可能离开“商业”这个概念的,即便是做慈善,也需要具备商业头脑。“产品在市场上如何定位”、“产品能给用户创造多大价值”、“产品能从用户直接或者间接收取多少利润”,“如何了解一个未知的合作伙伴”,“如何从合作伙伴方面争取更多应得的利益”…这都是创业者要在一开始就考虑的问题,这是企业的灵魂。这也是大多数技术、产品出身的创业者最容易迷失的地方:他们往往会纠结用户体验好不好、技术架构实现难度大不大。我认为,这是一种商业直觉,需要天赋,也需要在公司运营的点点滴滴中进行积累和学习,是课本里面难以学到的。这有点像“小马过河”的故事,不亲自去做、去碰壁、去尝甜头,很难知道水深水浅,个中滋味,不创业是无法体会的。有趣的是,我知道一些企业家,有了丰富的经验之后出国去读MBA,回来都认为读MBA只是给自己包装了一下而已,真正的商业理念还是在真刀真枪的战斗中培养出来的。
也顺便愤一下吧:最遗憾的是,国内的教育大多数照本宣科,填鸭式操作,所以国内20出头的创业者,少之又少。而在美国,学生很早就有机会自己动手实践,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和WordPress的创始人Matt Mullenweg都是1984年出生的,连俄罗斯社交平台В Контакте的创始人Павел Дуров也是1984年出生的。我们公司在海外的一些合作伙伴的创始人,也非常年轻,我碰到过两个CEO,分别是1987年和1983年出生的,他们的公司月盈利都在百万美元以上。
总之,创业的路很漫长,很艰苦,但如果把它看作一种游戏或者一种奇幻旅程,这一切就变得非常美好了。有时候,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aw's blog 姿态永恒 1984-2010 | 链接地址 - http://www.awflasher.com/blog/archives/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