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噪音,企业家的信念

标签: 业界趋势/Trend 前缀分类 观点 caterina Startup | 发表时间:2011-09-06 08:24 | 作者:陈一斌 beralee
出处:http://www.ifanr.com

Caterina Fake 是 Flickr 和 Hunch 的联合创始人。上周六她写了一篇题为《Make Things》的博客,内容发人深省,引发创业者、投资人广泛的讨论。到底 Caterina 说了什么?

实际上,这篇《Make Things》是对 Caterina 和她的朋友 Anil Dash 讨论之后的感想,而讨论的源头是 Dinner Winer 评论 Michael Arrington 离开 TechCrunch 中的一句话:

我试过离开硅谷,尽力写出我梦想的软件,来解决各种问题。我从来没有暴富过,某种程度上,我喜欢钱——但我更喜欢用技术的力量来制作美妙的东西。它是完全个人主义的,没有办法逃避。

Dinner 是老一辈创业者,他曾经是早年大名鼎鼎的软件公司 VisiCrop 的雇员,曾为制定 RSS、Blog、podcasting 等网络标准贡献力量,还曾创立两个公司,Living Videotext、Userland Software。当 Anil Dash 看到这段话后,他觉得“现在已经很难与新一代企业家去探讨这样的价值观,他们中没有什么好的榜样”。

Caterina 同意 Anil 的看法。她发现最近业界满是各种创业团队的研讨、不乏宏论、到处都是“人格魅力”和各种“噪音”。这些团队都知道所有硅谷的天使,还熟知 Facebook 的内部文化和所作所为,对 Zynga 的收购有多角度的看法,也知道如何打电话给 Andrew Mason,这一切都令她非常惊讶,因为这些创业者的年纪不过 20 多。但是,她却听不到这些团队谈论自己所真正热爱的,所追求的。

作为 Hunch 和 Flickr 的联合创始人,她贴在桌子上是来自 Freeman Dyson 的一句话:“为他人创造优良的工具,乐在其中”。对她来说,收音机、BBS、个人网站、Usenet、Entropy8、线上杂志、Blog、Excel、线上社区、Amazon、Salon、eBay、O’Reilly 出版物、Google、Friendster、Alamut、NQPAOFU、Metafiter、Blogger、Moveable Type、Google Maps、Flickr、Gmail、Last.fm、iPhone、vimeo、iPad、Kickstarter 等等美妙的创造都是启示,是带领她创新、创造的真正源泉。

Caterina 暗示,现在的创业者,听到的噪音太多,对财富的渴望多于对创造的喜爱,偏离了企业家精神的轨道。而正如 Tim O’Reilly 指出的,世界上伟大的公司,都必然有伟大的信念。Google 的信念是“整理全世界的信息”;微软的信念是“每家每户都拥有的电脑”;苹果的信念是“ 为推动人类进步的想法而制造工具,为世界贡献力量”。企业家精神是基于对伟大信念的追求。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哪些人才是伟大的创业者?

Caterina Fake 引用了 John Holt 一段话:

领导者不是和大家所想的那种被一大群人围着的人。领导者是那些根本不理会外界,只会按自己坚定信念做事的人,他们甚至不关心是否有人跟随。领导品质并不是那种吸引“随从”的魅力,而是那种自信和独立的气质(enable them to do without them)。它至少包括:勇气,韧性,耐心,幽默,世故,聪明,决断。敏锐的现实触觉,和当事情越来越糟糕时,保持冷静和清醒头脑的那种能力。

是这些有着坚定信念的人,坚持了最核心的东西,而不是那些旁支细节和各种诱惑和“噪音”,从而真正获得成功吗?在《Make Things》下面,Humby 有这样的评论:

创业就和独立电影一样。很多人认为是器材成就了好电影,比如好的音乐,灯光,高投入产出比。其实根本这些都没有意义,如果你不能说一个好故事,这些都没有任何意义。真正关键的是故事,你所列出来的这些东西都能讲非常好的故事(即有很大价值)。

为何我们会这样有共鸣?这篇文章也让我想到乔布斯。

要的啊,我们喜欢的,是“热爱和信念”,创造一个最好东西的信念,那种真正对他们所做事情的热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 Make things,让我们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美好事物中。

pic via Buinessweek

组织过软件汉化,写过时间管理文章,研究过个人知识管理。关注科技的发展,创投资讯、移动互联网。

© 陈一斌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19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ifanr.com 寻找好编辑,点击申请 ,加入我们!

相关 [创业 噪音 企业家] 推荐:

创业的噪音,企业家的信念

- beralee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Caterina Fake 是 Flickr 和 Hunch 的联合创始人. 上周六她写了一篇题为《Make Things》的博客,内容发人深省,引发创业者、投资人广泛的讨论. 到底 Caterina 说了什么. 实际上,这篇《Make Things》是对 Caterina 和她的朋友 Anil Dash 讨论之后的感想,而讨论的源头是 Dinner Winer 评论 Michael Arrington 离开 TechCrunch 中的一句话:.

打造出商业帝国的这5位企业家,对于创业有什么样的体悟?

- - 商业不靠谱
创业就像爬一座高山,会面临重重困难,又要有随时摔下山崖,迎接失败的准备,例如:产品服务未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等. 创业家必须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学习忍受痛苦,不断自我挑战. 因此, 本文精选5位成功创业者的一句话,分享其对创业领导的心法. 以成功人士的经验体悟,帮助创业家们面对跌宕起伏的创业人生.

好农民是企业家

- 躲在街角的猫 - 南桥的博客
去上海之前,我跑了一趟宜兴,去部长在太湖边设的农场. 农场我虽然没有去过,但看了很多相片. 这次回去,发觉又增添了两间套房,可供希望躲藏起来搞创作的人居住. 农场有竹林,有茶地,有鱼塘,有山羊,有鸭子,有鸡,物产丰富. 早晨的时候,年龄大一点的老农尹大叔带我参观,去了菜园子. 菜园子种着十几种菜蔬,一茬罢了一茬跟上,几乎吃不完.

为电子书加入环境噪音

- 虚空狩猎者 - Solidot
音效可以增强电视电影节目的浸入式体验,但电子书也需要音效吗. 但纽约的一家创业公司Booktrack认为电子书也要音效,它发布了iOS应用(Android应用还未开发完毕),为电子书加入音效. 用户可以设置环境噪音、音效和音乐,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可以听到相应的声音,并能同步音效和音乐. 该公司声称,声音可以促进读者的想象和意会.

从 LinkedIn 发现企业家“基因”

- danefy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或许是 Facebook, Apple 的故事太耳熟能详了,以致让许多年轻人都觉得“创业需趁早”,“名校毕业的人创业成功几率更大”……诸如此类的想法多多少少给科技公司企业家打上了许多失实的标签. 为了通过数据找到真实原貌,LinkedIn 高级数据研究员 Monica Rogati 通过筛选了1万名科技公司创始人的个人资料,并基于他们的个人背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名美国出生的科技公司企业家的大致图景.

【企业家基因】系列12篇全by著名企业家/VC:Mark Suster

- Bruce - Tech2IPO
(编者语:本系列文章是由原 Salesforce 副总裁、风投 Mark Suster 撰写的对创业的一些思考以及建议. 前面1-8是apple4.us翻译,我一直很想等他们翻译完整理出来,但后来他们停止翻译了,我就自己翻译了后面9-12. 【企业家基因(一)—— 意志力】. 顽强的意志力对一个企业家而言可能是最重要的品质.

別再吵了!揪出電腦噪音 4大公敵

- chris - T客邦
電腦噪音問題可大可小,有時候只是輕微的低鳴聲,有時候卻吵到讓人很受不了. 造成電腦噪音的四大關鍵,就是處理器、顯示卡、風扇、電源,想降低噪音就要先從這四個地方下手,怎麼做. 低噪音電腦類型可分為2種層面,第一種是在容許範圍內,讓電腦噪音降到最低,第二種則是利用散熱鰭片、特殊機構,讓電腦完全沒有噪音.

移动广告的未来:噪音更少,用处更大

- 静平 - 互联网的那点事
智能手机的发展带动移动广告的演变. 我们已经看到移动广告从简单的文本和banner广告转变成一些更有创意的形式. 比如迷你游戏、互动插件或者竞赛等等. 有些甚至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而展示特殊的优惠信息. 不过就算如此,60%的移动用户每周至少点击一次移动广告,显然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企业家和VC值得拥有的一本好书

- leehon - Tech2IPO
如果你是企业家或VCs或准备从事这个行业,就一本这样的书,研究它,学习它. 1999年,当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那时没有关于指导取得风险投资的书. 投资协议条款清单也没有相关相似细节的说明. 领售权(Drag along rights). 现在我知道是说明了,但之前我一点也不了解. 这个词很有逻辑,因此我只能再去学习另一个知识点,直到我晕头转向为止.

过热后的赢家:互联网企业家胜出十律

- 章明 - 36氪
编者按:本文来自邱复南的投稿,邱复南是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点击关注他的微博:@邱复南. 做互联网的企业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吧. PE、VC 没几个不做 TMT 的,稍微有点起色,就有几个投资经理要接待,产品火了几十张风投名片自己选投资人,董事会成员说你尽快烧钱,多来用户就成,美国市场给中国互联网估值尚可,总是有对应的成功模式给你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