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治疗还是冒险?
拔火罐是一种中医的传统疗法,古称“角法”。拔火罐是以杯罐作为工具,借燃烧的火焰排除掉容器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容器吸附于皮肤。中医认为借此可以达到“排出毒素”、“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效果。
拔火罐在现代医学中属于“替代疗法”(alternative therapy)的范畴。所谓替代疗法,就是基于历史和文化传统产生的,而并非经过科学方法验证其有效性的治疗方法。替代疗法在现今其实更加注重的是其文化内涵,芳香疗法、冥想疗法、催眠疗法、按摩疗法、针灸疗法等替代疗法目前都在世界各国极为风行。
究竟有何疗效?
因为现代医学发展得并不完美,有很多临床症状目前还不能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处理,这就为各种替代疗法的繁荣提供了土壤。很多替代疗法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原理无法被现代科学所解释,并且,由于这些疗法通常被应用于疼痛治疗上面,而疼痛本身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很难用客观实验研究来衡量,所以替代疗法的“疗效”通常被解释为心理治疗或者安慰剂效应。至于其本身是否确实有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证实。
一些人认为,拔罐的治疗的科学原理可能基于以下几种假说[1]:
1.机械刺激作用。拔罐的负压作用于皮肤,牵拉了皮下的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能引起了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起到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的作用,从而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负压效应。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局部溶血现象,这对机体局部的免疫细胞是一种良性刺激。
3.温热作用。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加了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造成了局部轻微的炎症反应,以应对外界的不良刺激。
以上假说尚未经过实验论证,拔火罐是否真的有治疗作用,目前还缺乏严格的临床证据来支持。美国癌症研究会认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拔火罐疗法对健康有益。报道拔火罐“显效”的基本都是个案记录,而非严格的临床研究[2]。
此外,这些假说本身也比较笼统模糊,比如,如果拔罐能通过物理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那按摩或者热敷等理疗方式的作用应该会更为明确;红细胞破裂释放出游离血红蛋白等细胞内物质,确实会诱导局部的吞噬细胞来清除它们,但这种刺激是否是良性刺激,还不得而知;至于温热效应,拔罐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很少并且不持久,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十分有限。
因此,拔罐疗法其实并未获得现代医学的认可,“排出毒素”、“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等效果也无从证实。目前主要是作为某些疾病的补充治疗以及物理康复手段,也有人把拔火罐作为一种放松和保健的方法,在此不作评述。
罐印、水疱是怎么回事?
我们皮肤中的真皮结构里密布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负责把血液输送到组织,带来氧和养料,带走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当有负压作用于皮肤上时,毛细血管内外产生了压力差,毛细血管便会扩张,这时皮肤表现为潮红。负压作用非常强大或者毛细血管管壁弹性下降(医学上称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时,毛细血管便会发生破裂出血,血红蛋白渗入真皮,我们便会在皮肤上看到鲜红到紫黑的罐印。拔罐局部同时也可有短期的肿胀,这是由于负压造成的局部组织液过多所致,这些肿胀和罐印通常会在几天后消失。
同样是拔罐,为什么罐印有深有浅呢?这受很多因素影响。皮肤薄嫩处,比如面部、颈部,毛细血管位置表浅,对负压变化更为敏感,因此罐印颜色会比较深。对于同一位置的皮肤,有的人皮肤较厚,罐印会比较浅,有的人皮肤较薄,罐印便会比较深。对于不同年龄的人而言,儿童由于皮肤较薄,罐印会较深,而老人由于毛细血管老化,脆性增加,罐印也会比较深。对于人群而言,有的人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较高,罐印便会比较深。对于拔罐操作来说,罐内负压越大罐印越深,留罐时间越长罐印也会越深。因此,大概“湿气”、“毒素”等原因不能完全解释罐印的深浅。
拔罐时如果留罐时间过长,局部组织液漏出过多,便会在皮肤上出现水疱,如果负压作用造成的毛细血管破裂后出血较多,也可能形成血疱。直径较小或散在的水疱可不用处理,待其自行吸收即可;如水疱较大,水疱个数较多或伴有糖尿病及免疫抑制状态者,应抽去疱液,消毒包扎,以防止局部感染。
拔火罐的风险
拔火罐通常是比较安全的。然而,由于拔罐时需要用到明火,灼伤或者烧伤的案例也时有报道,多为操作不慎所引起[3,4]。搜索相关新闻,一年来在拔火罐中被烧伤的案例就有七八个。今年7月,南京市有两位市民因为拔火罐被重度烧伤,其中一女子全身20%面积深二度烧伤。今年1月,上海市宝山区一名男子拔火罐时被烧伤,女技师手指也被烧伤。去年10月,重庆一位女模特拔火罐时背部烧伤,演出也被迫取消。去年7月,河南驻马店一名男子也被“拔”成了深二度烧伤。可见,因为拔罐被烧伤的事件并不少见 [5]。
此外,玻璃罐体在操作过程中不慎碰碎的事件也会偶尔出现,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要小心清理玻璃残渣,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划伤皮肤。现在有一些不用明火的拔罐设备,罐体为塑料材质,在使用上较为安全,但一些坚持传统的中医认为这种现代拔罐的“效果”还是不如传统的火罐。
即使是严格操作的拔罐,也可能导致皮肤的损伤,比如起水疱等情况。水疱破裂后如处理不当容易继发局部皮肤的感染。孕妇、年老体弱以及心脏病患者、皮肤病患者,有凝血障碍的人要尽量避免拔罐。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较为严重和临床诊断明确的疾病,如果单独依靠拔罐治疗,可能会耽误病情和延误治疗,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些情况下,应当优先选择规范的治疗手段,接受正规的医疗处理。
参考资料:
[1] 拔罐的科学依据
[2] Cupping
[5] 烧伤齐秦 拔火罐凶险又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