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这个人和他的书
三七出了一本新书《七日谈》。当然,书封皮上写着的作者是“刀尔登”,不是“三七”,也不是他的本名“邱小刚”。书名也只是我的简称,它的全名是《七日谈---字母表、以及希里花斯人的合理生活》。
一本奇怪的书,也就一定有一个奇怪的作者,一种奇怪的生活方式。刀尔登在邱小刚时代就被称之为“才子”,河北省文科状元,北大毕业生。不过这不能说 明什么,因为曾经陨落的高考状元和北大毕业生不在少数。我认识三七是在2000年的中青论坛,他那时候就用这个ID,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被称为“网络中文第 一才子”。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被定语的过程,这是我这么多年来追踪三七头衔分析得出的结果。三七的文章很好,在小圈子内很早就有极高的评价。网络时代的三七 出过一本书,叫做《玻璃屋顶》,是他论坛文章的合集,放在今天也极惊艳,语感一流,称得上飘逸出尘。
论坛时代之后,听说三七去了河北省的报纸。上了一段时间班之后觉得不是很愉快,于是辞职。以写书和写专栏为生,“三七”这个ID不复存在,世界上多 了一个“刀尔登”。刀尔登比三七更加出尘,据说他越来越少露面,能见到他的人也越来越少。认识他的人偶尔在饭桌上聊起他来,都很诧异于他的生活方式。计算 他的稿量和印花数就可以知道,他的收入大约能维持一个饭量中等偏小的成年男子生存下来。于是,他在大家眼中又变成了一个隐士。推断这个中文词的意思,大约 是可以辟谷断食宅在家里读书的人。
从认识三七的那一天我就认定他是一个才子。我自己能写一些字,暗地里就把自己归于手艺人的一类。手艺人难免打量别的手艺人,我觉得三七的手艺比我 好,写什么都比我写得好。在中青时代我就明确知道了这一点,所以高高兴兴地一路写了下来。因为我有一样三七做不到的事情:我可以写得不那么好,却可以和他 一样浑不在意。同样的,三七只会读很好的作品,然后在他的活里体现出来。而我什么样的东西都读,字里行间什么都会蹦出来。所以,三七是个才子,而我永远都不可能是。
读了那么多年下来,我对才子书彻底失去了胃口。不为什么,就是那么一下子,一下子就不喜欢了。文笔,结构,章法,什么都不能吸引我了。以至于我一口 气去读了50多本穿越小说和修真小说,包括其中的神作,也包括其中的垃圾。这时候,我突然拿到了三七的新书《七日谈》。看完以后,我觉得才子们可以读一下 这本书,然后就放弃掉自己的写法。因为在我看来,无论怎么写,大概也超越不了三七的水准。写作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看到别人的才华是怎样横溢的也就足够了, 没有必要自己再去浪费森林。集大成者就是终结者,才子书写到三七这里,也算是到头了。
三七成为隐士之后,我对他的个人进境和生活很感兴趣。奈何消息太少,一直不能解渴。我非常好奇,在一个现代社会里一个人做出三七那样的选择,回退到 隐士的状态,会是怎样的情形,内里又是怎样的心态?《七日谈》通篇对话体,没有一句涉及到他的私人生活,但是我最终还是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
隐士是一种智者,而智者有一种无法治愈的毛病,那就是忍不住要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智慧。三七闭门读书,一次次放出版商的鸽子,这些时间大概都被他用去 思考各种问题了。这些年下来,总会有许多得意的解答和看法。这些东西憋闷在心中,总是要找个地方发泄出来。又不肯好好说,生怕明珠暗投,于是就变着法子编 出一些精巧的小故事出来,希望读者能有所领悟。我猜,这就是《七日谈》的由来。
很多人必然会把这本书当作讽喻来读,故事虽然精美,但是棱角总是有的,一不留神就会穿出包装露出峥嵘一角来。全书是“我”和“张三”两个人的对话, “我”以字母代替一干人等,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张三”自承来自希里花斯国,用异国的奇风异俗和“我”彼此交换故事。中间除了少量关于人生价值的观点碰 撞,大部分是两个对话者在完成一个寓言故事。借用村上春树的比喻,来自“张三”的故事,讲述的是“墙”的一方,属于宏大叙事,调侃诸多宏大何以成为如何荒 谬的种种。来自“我”的故事,讲述的则是“蛋”的一方,凡人琐事,洞见人性各种层面的阴暗之处。
和村上春树不同,三七根本就没有选择站在“蛋”的一方。他虽然对“墙”做了诸多调侃消解,但是对于“蛋”的态度也严厉异常。甚至根本没有“哀其不 幸,怒气不争”的同情关爱之心,更多的是一种揭露和批判,指摘普通人的各种软弱、无能、逃避之处。读下来感觉是三七在试图证明:每个人只是在服食自己种下 的苦果,却偏生有无数怨由,努力逃避属于自己的一份责任,把一切归结为他人的不是。所以我说,《七日谈》不着一字,尽得恶毒三昧,值得把作者拖出去枪毙五 分钟。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七的这本新书并没有脱离家国叙事的传统,依然试图为现实世界找出何以如此的根由。采取对话体作为主要写作方式,作者向古代哲人致 敬的意图昭然若揭。这样的做法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希里花斯国的诸多造作因为拘泥于寓言的比喻,限制了作者想象力的飞升,让人会心一笑,却没有多少值得深 思的地方。“我”的拷问凡人,以字母表ABCD指代一系列凡人标本,却又没有能够打磨仔细,小故事中只有几枚称之为上品,其余的都生涩得厉害,不利于解 读,也缺乏文字上的美感。加上后面的讨论,往往又把时评中的分析和结论导入,不见智慧,只见聪明。
反而是其中和三七个人进境有关的部分,显得诚挚深沉。例如,其中谈到阅读习惯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倒很像是在对老朋友讲述此时的心态,让人心有戚戚。
会有很多人喜欢这本书的轻盈丰富,也会有很多人喜欢这本书里的智慧闪光。对于我来说,我喜欢字句之间不经意透露出来的人生感悟。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本好书的标准。
鲜花总会长出来,不在墙这边相见,就在墙外面思念。请使用E-mail订阅《槽边往事》:订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