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读书片言
授之以鱼,授之以渔。
目前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应用有一定距离,虽然整日都叫嚷着“一定要改革”。但毕竟高等教育的本质只是给与一个平台,扎实基础,为往后自我学习的道路上提供 动力。
自我学习的能力在IT业着实重要,甚至是全部,不管是技术,还是业务。从技术的角度来说,open source这玩意 还真是检验一个人“自我学习”能力的好东西。
“没有正规的课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所谓的“开源”课程表和“开源”讲师。有太多的方向去深入,也有太多的图书去研读。”
人生的一大痛苦便是“选择”,在你决定踏进“开源”世界的大门时,便要“痛苦”一下。
读了些书,或者也叫“浏览”了不少,随着对书中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便会出现几种不同的“书感”。
第一阶段:
一本像样的技术书籍,没个五六百页便说不清问题,厚的经常被当做“枕头“,或仰面躺下枕着,或侧脸在上面趴着。总之,对几十万字的文字油然升起的是崇拜、敬畏。对作者更是五体投地的佩服。
第二阶段:
一段时间的细读,待浏览一遍之后,对全书的内容、框架有了一定了解,更多地把它当做一本字典。没有人敢大言不惭的说“熟读新华字典”,但每当遇到各种问题,你总能熟练的翻开它,迅速的找到疑惑的字词,理解并运用。
第三阶段:
一段时间的研读,浏览若干遍后,对全书已有“胸有成书”之势。他人向你提问,不但能给与其准确透彻的解析,最后还能附送一句:“见书中第几章第几节,有详细的说明”。能达到此种状态,便可以说“吃透此书“,虽然不多,但回忆往昔各位高考前对课本的状态,ahah~,便是如此。
第四阶段:
对书的内容开始不满意了:“为何如此多的字误”, “章节如此编排不太合适吧”,“这么解释不是很准确吧”…… 不满意源于对书对技术的“十全十美”,忍无可忍之时,干脆自己出一本书得了吧,呵呵~ 所谓经典,便是经历了无数人唠叨、牢骚的洗礼,仍经久不衰的杰作。
学习,若时间允许,最好是系统的学习,任何片面的浏览一两本“XX快速入门”,其结果只会让队伍里多一个滥竽充数的纸老虎,纸老虎多了,队伍自然就水了,名声也就臭了。
不懂点编程 不像话;不懂点硬件 那是空架子;不懂驱动 何谈认识内核;不深入理解 有点儿浪费自己所有的努力。
Note 2011-9-22
作者: 郝一二三 发表于 2011-09-24 14:35 原文链接
最新新闻:
· 研究人员创造外星人语言(2011-09-25 12:37)
· NASA卫星坠落在加拿大(2011-09-25 12:31)
· Windows 8引入跨应用程序数据共享机制(2011-09-25 12:28)
· 京东商城提前IPO布资本局:用烧钱领先于同行(2011-09-25 12:25)
· Facebook“时间线”功能幕后人物曝光(图)(2011-09-25 12:03)
编辑推荐:HTML5版3D实验室系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