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地铁无人驾驶安全吗?
专题:地铁无人驾驶安全吗?
导语:2011年9月27日14时许,上海地铁10号线豫园至老西门下行区间两列车发生追尾事故,事故造成271人受伤。作为一条按照无人驾驶标准设计的地铁,此次事故难免让人对于地铁无人驾驶的安全问题产生疑惑。事实上,无人驾驶地铁上世纪90年代在法国、新加坡等国就已开始兴建,鲜有发生安全事故。中国地铁频发事故的原因未必是技术的落后,而是管理和细节的不到位。
一、无人驾驶地铁的优势
无人驾驶地铁不用人工操作,而是由中央控制室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地铁,通过光缆与各站台地下的固定自动驾驶器和信号器连接,再通过轨道与车载自动驾驶器连接。中央控制室通过安装在车站、站台、车厢内的监视器对车站、列车、车厢进行监视。
何为自动城市地铁系统
无人驾驶系统是一种将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由自动化的高度集中的控制系统所替代的列车运行模式。目前无人自动驾驶轨道交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APM(Automated people mover,自动旅客捷运系统)、Automated Monorails(自动单轨铁路)。Automated Metros(自动城市地铁)以及ART(Advanced Rapid Transit,高级快速公交)。人们常说的无人驾驶地铁属于第三种,即自动城市地铁系统。自动城市地铁系统可以精确地调整列车运行速度,控制加速和制动,并进行列车调度管理,从而节约运营能源。而自动列车防护系统可以控制列车速度和安全制动,以及在车站打开和关闭车门等等。
10多个国家已经有投入运营的无人驾驶地铁
1998年10月15日巴黎地铁14号线正式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无人驾驶全自动化的线路。此后,包括哥本哈根、纽伦堡、新加坡在内的10多个城市不断将无人驾驶的地铁系统投入运营。马赛、柏林、汉堡等城市也在将原有地铁系统改为无人驾驶系统。其中哥本哈根的无人驾驶地铁交通系统还曾获得"世界最佳地铁"、"世界最佳无人驾驶地铁"等称号。根据位于布鲁塞尔的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预测,全球大约40%的地铁系统可能将在未来13年内选择自动化。
自动驾驶地铁可提高运营效率、节省人力
地铁自动化系统拥有众多优势,以法国巴黎地铁14号线为例,该系统在综合运用多项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运行控制、调度指挥的高度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节省了人力。14号线的自动化可以使列车调度更加灵便,不会与其他旧有路线混杂。例如可以根据高峰和非高峰时段自动调整发车频率和运行车辆数,在班次延误或客流高峰时可以多插入一组列车运行;在执行特殊任务时,列车则可以自动不停靠相关车站,并能保持速度不变。无人驾驶地铁乘坐起来更为稳当,不会有明显加速和减速的感觉,在起动和制动时乘客不会感到不适。另外,由于特殊的线路走向和站距,列车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远高于其他地铁线,使得14号线的运行较之其他线路更为高效。
二、安全是无人驾驶地铁的核心
自动化地铁的技术重点是无人驾驶系统,而保障系统长期成功运行的核心则是安全问题,丹麦、德国的无人驾驶地铁系统均经过数月甚至数年的安全评估才得以正式投入运营。
哥本哈根无人驾驶地铁系统实验5年才交付使用
哥本哈根无人驾驶地铁一期工程于2002年10月开通运营,由Ansaldo公司负责提供地铁信号系统,在系统交付使用之前进行了长达5年的运营维护实验阶段。哥本哈根新的城市铁路系统的实施机构成立于1993年,当时丹麦并没有关于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安全评估方面的法律和标准,经过各方磋商决定首先成立一个组织来监督和控制地铁的运营的法律框架;然后寻找可以遵循的国际安全标准;最后进行详细的安全评估和认证。
在达成这些共识之后,丹麦运输部最终成立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认证机构,负责评估在建地铁的安全。策划初期,德国的TUV公司获得了哥本哈根地铁项目安全评估的安全评审资格,并派出当局认可的技术专家,开始了对轨道、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广播和通信、控制中心、车站、车站站台门、车辆和土建工程等子系统的系统安全评估过程。每项检查、测试和安全验收的结果,都要求分别提供相关的报告,以作为评估的结果。确保了评估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德国纽伦堡无人驾驶地铁为了安全测试延时2年开通
在德国的纽伦堡,世界上第一条与常规驱动列车共用部分轨道的无人驾驶地铁路线,在延时了两年后才正式投入使用。20世纪90年代,纽伦堡决定在原有的U1和U2地铁线的基础上新建一条U3线,并且这条线路将与U2线共用部分轨道。纽伦堡交通运输决定将全自动操作系统应用在U3线上来获得足够短的列车行驶间隔。为了保证安全、可靠和舒适,U3线的测试时间一延再延,经过数月的测试之后,U3线终于在2011年6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但原本这条线路是计划在在两年前开始运营的。尽管比预计的时间长了很多,但长达数月的检测确保了列车运营的安全、可靠。
新加坡地铁为防止电力中断都设有后备电源
新加坡采用全自动化无人驾驶系统的地铁环线和东北线都设有一套严谨的安全机制,确保列车安全行驶。分别在2003年和2009年通车的东北线和环线采用的是第二代的地铁信号系统,它们都设有后备电源,万一电力突然中断,信号系统会自动转到后备电源,保障乘客的安全。此外,这两条地铁线也采用自动列车监督及管理系统,可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列车的行驶速度,列车的最高时速不可超出90公里,一旦超速就会马上放慢速度,防止碰撞。如果两列列车完全停顿,则会保持在40至50公尺的安全距离。如果前方列车突然停顿,紧急刹车系统会马上启动,"命令"后方列车也停止行驶,防止发生碰撞。
三、地铁无人驾驶,中国仍与世界难接轨
此次发生追尾的上海10号线也是一条按照无人驾驶标准设计的地铁线路,但从7月以来却屡发事故:从7月19日车站钢化玻璃门爆炸到7月28日列车开错方向,8月2日列车发生停运故障,直到9月27日列车追尾。地铁测试时间被压缩,地铁建造速度过快,使得中国地铁无人驾驶还很难与国际接轨。
上海地铁10号线曾因抢工期,测试周期被压缩
今年7月28日,上海10号线列车曾经发生开错方向的事故。对于10号线的信号故障,卡斯柯公司的说法是:"上海10号线工期紧、任务重,由于前期土建进度的严重滞后(近8个月的延误),导致信号系统有效调试时间不断被压缩。" 卡斯柯网站称,上海轨交10号线信号系统"预计于2011年6月30日开通全功能的CBTC系统,并计划于2011年10月底之前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功能"。但一位业内专家指出,载重测试往往采用沙袋,而不是在正常运行的载人列车上调试。为了缩短工期,当时卡斯柯公司设备部副部长李新文竟然想出了一套"创造性"的调试计划:封闭所有上下行线路,以2辆列车,4组调试人员,24小时连续运转,以保证信号调试时间。
中国地铁上马过快,人员素质难以跟上
据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焦桐善介绍,到2020年,国内将有40个城市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总里程将达到7000公里。截至2011年8月,全国已建成轨道交通线路达1568公里,建成线路50条,运营车站总数995座。全国大多数地区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都确定了城际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和线路,共有30个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批。其中,20个城市在规划期内调整、扩大了建设规模。另外,还有9个新申报城市的规划正进行审核。
近年来地铁事故频发,地铁安全也备受关注。但效果并不明显。"地铁建设项目上马得太快,人员的培训、意识、素质都出现了跟不上的情况。"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说,"和高铁一样,赶工期、人员训练不足的现象,也存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之中,这是我们国家的普遍问题。"为了弥补人员缺失,各地方地铁甚至从现有铁路领域挖了一些人来用。
结语:地铁无人驾驶系统是一项成熟的科技,在设计、施工、车厢与机电设备以及系统集成等方面均已取得丰富的经验。无人驾驶系统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这种可靠性都必须建立在严格完善的系统工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