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猪]微笑背后的秘密
四年前,一名俄罗斯记者针对Paula Niedenthal博士在面部表情方面的研究对其本人进行电话采访。在通话过程中, Niedenthal博士开始萌生一个想法:笑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Niedenthal博士回忆采访内容时说:“最后他问我:那么,你是美国人?”
没错,她确实是美国人,虽然她当时住在法国,在那里的Blaise Pascal 大学取得了执教机会。俄罗斯记者对她说,“所以你了解(因为他出生在美国,而后在法国生活),” “美国人的笑都是虚假的,法国人的笑都是真诚的。”
Niedenthal博士用外交的口吻说道,“噢,你这样说非常有趣”。同时,她在脑海中想象着,大半辈子在虚假笑容的包围中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她说,“我突然对人们如何会产生这种错误看法产生了兴趣,”。但是要找到这种误解的来源就必需弄清楚笑到底是什么——它们从何而来,笑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与此同时,Niedenthal博士发现虽然笑是我们人类所做的最普通的事情之一,但是科学层面上对笑的阐释非常薄弱。
“我认为这种情况糟透了”,她说“我认为事实上我们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这正是我所想要进行的研究方向”
为此,Niedenthal博士和她的同事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期建立一套关于笑的全新的科学模型,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从脑部扫描到文化调查的广阔领域。他们相信不仅能够解释笑容的产生来源,并且能够解释人们是如何感知笑容。在近期发行的《行为与脑科学杂志》上,他们主张笑容并不是内心感受的简单表达,实际上它是两个心灵之间亲密交流的唯一最可见部分。
西北大学社会心理学家Adam Galinsky,表示“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专业的分析”
心理学家已经对笑认真研究了很多年,但大部分是研究笑的外在。当我们脸颊颧肌的主要肌肉收缩的时,我们的嘴角会上扬,但笑远不仅仅是这些。
“笑不是像柴郡猫的笑容这样游离的东西,(柴郡猫是 爱丽丝梦游仙境里面的角色是一只咧着嘴笑的猫,拥有能凭空出现或消失的能力,甚至在它消失以后,它的笑容还挂在半空中。)”Niedenthal博士说。“它联系着整个身体”(在笑的时候)有时嘴唇张开露出牙齿;有时嘴唇保持紧闭。有时眼睛周围闪现皱纹。一些笑使下巴上扬,而另一些则令其向下。
Niedenthal博士表示,将这些不同点分类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但是这并不能提供对笑容背后秘密的解答。她说“人们希望总结出,做每一个特定表情,需要调动哪些面部肌肉,但是目前为止的研究工作还没有达到这个深度。”
一些研究者试图进行更深的研究,试图理解能够产生笑容的思想状态。我们通常视笑容为愉悦情绪的表现,事实上研究者也的确发现人们越是收缩颧大肌,他们的愉悦感会越强。但是这并非铁律,例如有时上述表达笑容的肌肉在人们感到伤心或厌恶的时候也会收缩。
感情和表情之间的关系甚至更加神秘。究竟为什么有些情绪使我们撅起嘴?这是达尔文也思考了多年的问题。达尔文曾经表示在猿的脸上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猿也同样会使他们的嘴上扬,并主张这些表情也是一种笑容。换言之,蒙娜丽莎从与非洲黑猩猩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了永恒的耐人寻味的微笑。
灵长类动物学家已经能够把笑分为几类, Niedenthal博士认为人类的笑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分类。黑猩猩有时因为开心而笑,比如小黑猩猩在和同伴嬉戏打闹的时候。但是黑猩猩也会在试图增强社会成员之间联系的时候笑。
Niedenthal博士认为一些人类的笑也可以归属于这类范畴。此外,他们可以特定的表达方式区分。例如尴尬的笑往往使 下颚变得更低,人们在打招呼时,不但会面带笑容,连眉毛也会抬起。
有时黑猩猩的笑不是因为愉悦或增加成员间的社会联系,而是权威的一种表现。一个有支配权的黑猩猩会咧齿而笑。Niedenthal博士认为人类也会展现权势之笑—--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抬起自己的下颚从而俯视他人。
Niedentha博士说, “你是个白痴,我比你优秀---这是是我们赋予权威之笑的含义”,但是做出特定的面部表情是只是笑的第一步,其他人怎么诠释对方的笑容也同样重要。在她的模型中,大脑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区分笑容。
一种方式是将一个人的脸与标准的笑容进行几何学对比。另一个方式是结合人做表情时所处的环境,判断所处的环境是否应该展现笑容。
Dr. Niedenthal主张最重要的是,人们通过模仿笑容进而认知笑容。当一个面带笑容的人和对方四目相对时,对方也会下意识的还以笑容。Dr. Niedenthal和她的同事在他们一篇新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一系列的研究表明,这种模仿行为所激活的大脑区域与发笑所激活的区域有很大重合。
例如,一个愉悦的笑伴随着大脑奖赏回路的兴奋,即使看到开心的笑容能够也能刺激这些回路。模仿一个友善的笑能能使脑部产生另一种不同形式的兴奋行为。使称为眶额皮层的大脑区域活跃,这一区域可将人们和较亲密的人接触时的感受同和其他人接触时感受区分开。比如父母见到亲生婴儿而不是别人孩子的笑容时,这一区域就会产生兴奋。
如果Niedenthal的模型是正确的,那么对权势之笑的研究结果应该显示大脑的不同行为模式。一些和负面情感相关的特定区域应该产生兴奋。
Niedenthal博士表示,表达笑容不仅能使人们认识笑容,还可以让他们辨别笑容的真假。当人们下意识地模仿虚伪的笑时,大脑不会经历面对真心笑容时的兴奋。这种区别会让他们感觉出异样。
其他面部表情专家赞同Niedenthal博士的新模型,但是有些人也认为这一模型有些部分需要微调。Galinsky博士提出,“她的模型在水平维度上契合的很好,但是在竖直维度上我有些疑问”他质疑道,人们在自我感觉大权在握时,能否观察得到(别人的)权势之笑。他指出,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避免眼神接触,而这是Niedenthal博士的模型的中心环节。
Niedentha博士自己现在正在和她的同事验证模型中的预想。在一个实验中,她和同事正在试图验证模仿可使人们辨认出真实的笑容。他们在一组学生面前展示一系列笑容图片,其中一些笑容是真诚的,一些是虚伪的,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区分出他们之间的不同。
然后Dr. Niedenthal和同事们让学生们将一直铅笔放在他们嘴唇之间。这一简单的动作占用了引起笑容的肌肉。在不能模仿他们所看到的面部表情时,学生们想要指出笑容是真诚还是虚伪就要多费不少精力。
然后科学家们对另外一组学生进行了一项稍微修改过的实验。给他们展示了相同的脸,但是让他们把想象成鞋店店员的笑脸。让一些学生想象那些店员刚刚卖给了他们一双鞋----他们可能会呈现满意的笑容。让另一些学生想象店员正试图卖给他们鞋子---这时他们可能会为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而呈现虚伪的笑容。
真实的情况是,科学家在两组店员的图片中都掺杂了真诚的笑容和虚伪的笑容。当学生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模仿笑容时,他们的判断不会被店员的“行为状态”所影响。
但是如果将铅笔夹嘴唇之间时,他们再不能依赖于自己的模仿,他们倾向于相信要推销给他们鞋子的店员的笑容是虚伪的,而已经完成推销的店员微笑是真诚的,即使真相同他们所判断的截然相反。也就是说,他们被迫依赖笑容所发生的场合和环境而非笑容本身来判断。
Niedentha博士和她的同事也已经针对眼神接触对于笑的重要性进行了实验。他们让参与实验的学生观看一些肖像,如17世纪画家Frans Hals的“微笑的骑士”。在一些肖像中,人物的视线是偏离观赏者的,而其他的一些人物的视线是正视观赏者的,还有一些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画作中肖像的眼睛被遮住。
在看过肖像后参与者将画作对他们情感上的影响分级。 Niedenthal博士和同事发现,正如他们所料,没有被蒙上眼睛的画作和被蒙上眼睛的画作相比,前者对实验参与者情感上影响更加强烈。虽然每幅作品中的笑容都是相同的,但是笑容本身并不足以表现感情。尤其是当肖像和观赏者有直接眼神接触时,对比更明显。
Niedenthal博士怀疑当他和其他心理学家刚刚开始探索笑容的奥秘时,在几个世纪前画家们就已经将其看穿。或许有朝一日我们会弄清楚为何蒙娜丽莎的微笑魅力是如此强大。Niedenthal博士说道:“要我说的话,她的微笑如此强大是因为你和她有直接的眼神接触,所以实际上她的微笑真正含义是复杂的,是一种双重的交流,因为你对它的模仿也是既神秘又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