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又要离开
不知道其他跟我一个年纪的人怎样,对我而言,父母意义上的家越来越没意义。这次回来本也不为回家,只是办事,花了两天时间把事情办完,明天一大早就走。其实假期还有几天,但实在没有待下去的理由。
两天两夜,跟老人家聊天时间加起来小于一个小时,话题集中在考不考公务员、早点结婚、不要乱花钱这三个方面。工作上一句没问,在北京的生活也毫不关心。考公务员,从还没毕业时就开始说,直到已经工作大半年还在说,真有时间错乱之感。早点结婚,这个话题可以归于婚恋一块,高中大学7年的调子是不要谈恋爱好好学习,一毕业就开始转向,要把握机会早点找个人嫁了。不要乱花钱,归于财务问题,以前是不要乱花他们给的钱,现在是自己挣了钱也不能乱花,要攒起来,攒起来干嘛?无非买房子为自己下半辈子打算。另外就是数落我的穿衣,比如怎么穿了双拖鞋回来,人家看了多笑话,比如怎么衣服看上去都跟旧的一样,完全不会买,还比如穿裤子为什么总把裤脚卷起来,穿开衫为什么要把手缩在袖子里。哦,另外说到的就是吃饭的时候为什么用勺子不用筷子,是不是在外面养成的坏习惯。其实这话也从高中就开始说了。
有人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可只要回到这个屋子里,就发现原来时间他妈的其实并没有动啊。尽管已经从十几岁的未成年人长成今天独自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成年人,在他们的时空中,我还是一无所知,傻乎乎的特别好骗。他们还希望能“都是为你好”的指导我的人生,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也许直到有一天我真的带一个高大健壮的男人回家,他们才意识到我早已脱了掌控。反正作为个体而言,“我”是不可能真正独立的。不是父母,就是丈夫,总得靠一个。
也不能怪他们,在这个封闭保守的小城市,想要“与时俱进”确实不容易。况且他们的爱好也只是看看电视、上网看看电影打打游戏打打牌,小城市这个年纪的人,大多这样的生活。有些权贵之人,倒是可以混混KTV夜店找找年轻小姑娘,假装自己紧跟时代。杯具的是,他们确实一天天在落后于时代。这倒也不仅是他们那代人的问题,年级大了难免如此。
作为子女,自然应该体谅,并且将就他们。养你这么大不容易,而且他们爱你,这是铁定事实。可是这样的爱,却无法转化为优质的沟通与交流,仅仅血缘和报恩情结,真的能持久吗?在中国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子女一旦有了自己的家庭,就会开始忽视甚至嫌弃自己的爹妈。这恐怕不仅仅是道德问题。一个是能力有限,没法把老小都顾及到,另外真的是严重沟通障碍。一旦两个人无法沟通,即便天天见面也不见得多有感情。
于是一年回几次家待几天每次带点礼物陪聊几个小时,这一切都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对自身而言却是一种折磨。这太可笑了。于是“家”,成了只是睡觉的地方,倒是对在北京租的小屋更有感情,至少是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