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ro ,泡沫还是革命?
又一个 Color ?
Color 创始人满嘴炮火车的忽悠了一通关于地点判断的影像技术,融资四千五百万美金之后, Lytro 凭借焦点控制技术,融到五千万美金。
他和 Color 一样,是个更大的忽悠?或者,是一场真正的革命?
原理
Lytro 相机实际上是一种 Light Field Camera 。上图是个例子。看上去只是普通的中画幅加上数码后备?
不同之处在于,他在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还有一层 microlens 。
通过 micorlens 之后的成像是带着方向特征的。根据下图的成像,可以大概计算出光线的方向。
以前的相机不会捕捉这个参数,所以一旦移动对焦平面,就无法通过运算,重新得到光线的聚焦情况。 RAW 只是摊在平面上的一堆数据而已。
但是,如果光线成为矢量(有方向),那么数据就不再是现在 RAW 的样子,算法可以把感光原件捕捉的数据,描述为空间内真正的光线。既 Light Field 。
05 年时, Light Field Camera 内置了大约 9 万个 microlens 。假设他能算出 9 万条光线的方向。当焦平面移动的时侯,给光线的方向加偏差(算法见后文),就可以重新聚焦!
个人意见,从相机诞生算起,这个革命算数一数二的。
创始人
我能知道 Lytro 的原理,是因为 Lytro 的 CEO 兼 Founder 叫 Ren Ng ,他是斯坦福的毕业生。
斯坦福的网页上,有这项技术的说明。 Ren Ng ? 他就是那个 Paper 的作者。
Ren Ng 还有一个更详细的 PPT 叙述 Light Field Camera 的实现和算法,本文的 Keynote 摘录自他的 PPT 。有兴趣的可以下载下来研究一下。
五千万太少
光学是个古老而且进步缓慢的科学。镜头多年来都无法踰越物理定律。
今天看来, CMOS , CCD 技术最大的贡献,不是把影像带给了计算机,而是捕捉到了算法可以还原的原始数据。基于 RAW 的算法,已经给了我们许多惊喜。 Light Field 将带来更多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这场革命的核心价值是算法。 Canon 凭借 CMOS 降噪算法取得的优势就是例子。今天?算法握在 Lytro 手中。而焦点控制,无疑是比降噪更大的事情。
比较 Color , Lytro 拿到五千万美元算多吗?
风险
通过算法再聚焦的研究从 2000 左右就开始了。 我们看到的那个可拍摄的中画幅 Light Field Camera 和具体的算法,都是 2005 年的事情。真正的融资和产品,在 2011 年中旬,才有点眉目。
漫长的时间说明,革命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05 年时, Light Field Camera 有需要光圈全开等限制。这六年的努力,能拿出完成度如何的产品?还有什么使用限制?
价格如何?是昂贵的小众玩具,还是大众型的产品?
另一个悬念是: Lytro 比竞争对手领先多少?( Lytro 说他们的产品将会非常快。他们的后面?跟着 Adobe 。)
© 李楠 for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19 热评 · 关注我们的微博 · 订阅我们 · Facebook · #ifanrlive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