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玩具游戏说开去
在家里闲来无事,和十个月的儿子才宝玩了个游戏。我拿来两个一模一样的塑料纸杯子,然后用其中一个罩在一个小玩具上,另外一个也扣在那里。这个过程一直让他看着,然后让他找玩具。这个小游戏对于10个月的宝宝来说可谓易如反掌,他们已经了解了事物的永恒存在的特征,已经可以找到隐藏的物体。所以才宝很轻松的就拿对了杯子,找到了小玩具。然后,游戏变得难了起来。我把小玩具扣在一个杯子底下,然后交换两个杯子的位置,所以扣着玩具的被子从右边变到了左边,然后再让才宝来选。尽管才宝一直看着整个过程,但是他没能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依然选择了一开始扣杯子的那边。很显然,他没有找到玩具,一脸的茫然。几次下来,才宝就感到非常有挫折感,不愿意继续和我玩了。后来,在另外一次游戏中,前面依然是一样的步骤,但是在最后选择杯子的时候,我给了他一个提示:我用手指了指那个正确的杯子。虽然才宝有点疑惑,但是他的好奇心最终占了上风,掀开了我指的那个杯子,自然他也得到了心爱的玩具。
这个游戏让我有两个最初的不成形的想法:1.10个月的小孩子的工作记忆还没有发展起来;2. 他已经理解成人的提示。后来我在文献里搜索了一番,才发现类似的一个经典实验50年前就有人做过,而且是在自己女儿身上做的。这个人就是皮亚杰(Piaget)。皮亚杰的大名我早有耳闻,他是儿童心理学方面的大师,最著名的就是他的一套认知心理学发展理论,很多育儿书里都有提及。他非常喜欢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而其中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叫A-not-B error,就是8-12个月的孩子身上的一个有趣的实验。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和A-not-B error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的认知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而其中感知运动阶段又能分为六个子阶段 (见下表)。虽然皮亚杰的划分在心理学上也存在着争议,但是这依然是现今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子阶段 | 年龄段 | 特点 |
简单反射子阶段 | 出生到6周 | 他们和外界世界的交流仅限于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 |
第一习惯和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 6周到4个月 | 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 |
次级循环反应阶段 | 4-8个月 | 婴儿开始关注外在世界和物体,发展了视觉和抓握等能力 |
次级循环反应协调阶段 | 8-12个月 | 这个阶段的孩子被皮亚杰称为有了真正的智力,他们通过手眼协调,发展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协调能力 |
三级循环反应阶段 | 12-18个月 | 孩子就好像小科学家一样,能自己发明新的手段探索世界 |
图式的内化阶段 | 18-24个月 | 孩子有了灵感和创造性 |
A-not-B error是在第四子阶段,也就是8-12个月的孩子身上发现的有趣现象。实验一开始,和我前面描述的类似,两个杯子,其中一个扣住玩具,我们称之为A。孩子很容易就能找到隐藏着玩具的杯子。但是,在立刻进行的下一次实验中,如果换作另外一个杯子(B)扣住玩具的话,孩子却依然以为玩具仍在他以前找到过的A里面,从而去A那里寻找。这个错误就被称为A-not-B error。实验发现,12个月以上的孩子就不会发生这种错误了。
工作记忆和大脑额叶
为什么孩子会产生这样的错误呢?这个问题吸引了很多神经学家的注意,他们猜测这和一个人的工作记忆有直接关系。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的加工和贮存的记忆系统,和众多复杂的认知活动,比如注意力,学习等等都有很密切的关系。科学家们发现通过训练工作记忆可以提高成年人的智商水平,所以他们猜测工作记忆和智力息息相关,也是人和动物之间差别的指标之一。
两个美国科学家Goldman-Rakic和Diamond把注意力投向了一块大脑区域——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orsal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这片区域被认为是负责工作记忆和抑制行为的,有研究表明,对于10个月的孩子来说,这片区域发育的还很不成熟,这很有可能是在称他们产生A-not-B错误的根源。于是科学家们在猴子身上做了试验,他们发现,由于某些原因切除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成年猴子和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小猴子也都会产生A-not-B错误,但是发育成长的成年猴子却和成人一样,不会出错。这说明这片大脑区域和存贮物体信息和搜索有直接的联系。后来通过人类的电生理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12个月以后,这片区域部分成熟起来,孩子自然就有了跟踪物体 和正确搜索的能力,不会犯A-not-B错误了。所以说,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性的,很多时候顺其自然是最可取的态度,盲目的拔苗助长只会打乱自然规律,对孩子的发育只有弊没有利。
成人的提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相比个体认知发展来说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探索阶段。不过人们也已经意识到,理解和信任父母在婴儿发育中占有的重要位置。和父母建立了良好关系的婴儿长大以后在社交和情感诸方面都比缺乏的人要发展健全。实验发现,一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可以理解大人给他们的手势和眼神的提示,并且能根据提示找到玩具或者食物。这说明人类在还没有说话的时候就可以明白手势的含义。但是如果在猩猩身上做同样的实验,人们发现,它们虽然可以理解眼神的意义,但是却不能明白手势。这种高级的表达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只在人类世界里存在,而且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发展起来了。
孩子们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获得欢乐,获得知识,获得本领;大人们同样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能了解孩子,更能了解自己。孩子在游戏中发现我们,我们也在游戏中发现孩子。
参考资料:
- Diamond, A., & Goldman-Rakic, P. (1989). Comparison of human infants and rhesus monkeys on Piaget’s A-not-B task: evidence for dependence on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74, 24–40
- Behne et al,(2005) One-year-olds comprehend the communicative intentions behind gestures in a hiding game, Developmental Science, 8:6, pp492-499
- Michael Tomasello (2006). Why don't apes point? In N J Enfield & S C Levinson (eds), Roots of Human Sociality:Culture, cognition and interaction. Oxford & New York: Berg, pp.50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