嚷嚷“还是喜欢纸质书”的都是蠢蛋
这一篇,显然是“标题党”风格。写下标题,就等于挖了大坑。然而,实在是对这些家伙们没什么耐心,因为他们根本就是不可能被说服的——“想说服他们吗?等他们死光吧!”。可问题在于,他们死不光,他们像韭菜,哪怕割掉一茬也会马上再长出一茬。
许多年前,个人电脑和键盘正在慢慢替代纸笔,而之后的许多年里,很多使用纸笔的场合已经彻底消亡。比如,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彻底不再铺开纸,用笔写信,然后再装进信封,走到邮局将其投到信箱,而后回家等待回信了。然而,在计算机键盘正在事实上替代纸笔的过程中,无数蠢蛋发出感慨:“我还是喜欢纸笔,比喜欢计算机键盘,因为……”这个“因为”后面可以接上无数措辞,大多浪漫而又温馨:“因为那感觉更真实……”,“因为当笔尖划过纸面之时,沙沙的声音不会打乱我的思路……”
这本质上其实跟就好像有了香皂之后,还坚持用肥皂洗脸,或在有抽水马桶的时代非要到野外拉屎一样。看看他们的理由吧,一茬一茬,却从来一模一样:“更有感觉”。而这些蠢蛋中不乏一些公认的“聪明人”、“名人”、“大师”,他们无一例外地声称,“纸笔给我更多的灵感”……尽管他们有自己的成就,但在这一方面是毫无疑问的蠢蛋。因为他们意识不到,他们所谓的更喜欢,其实只不过是拒绝学习新方式的借口而已。更为愚蠢的是,不仅因学习能力差而拒绝更有效率的新东西,还要给自己找借口,找漂亮的借口,不仅自己抵触,心里还还期望别人也抵触,还要用漂亮的借口给自己营造一点点可怜的优越感。
最终,纸笔不可能完全被替代,但,庞中华如果出道在今天,估计也没坑像当初那样轻松赚那么多钱了吧?纸笔被替代,不止是计算机键盘的功劳,打印机的出现、发展、以及最终的廉价化,传统邮局被email服务提供商挤压,电话的普及,IM的无所不在,都在使纸笔被替代,这是没办法阻拦的事情,无论蠢蛋们的理由多漂亮,多好听。
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身边有人“由衷”地说,“我还是更喜欢纸笔”了,因为事实摆在那里。但这一茬过去,新的一茬又来了,这又一大波僵尸说,“我还是更喜欢实体书”……理由还是没有任何创意:“我喜欢那感觉”。
不客气地讲,觉得实体书更有感觉的,本质上都是因为不会读书造成的。读书,是为了获取信息(哪怕是休闲阅读,或读所谓的垃圾文字)。稍微认真一点的人,在获取信息之后,就有收集、整理、检索的需要。实体的,或者纸质版的书,在检索方面,太愚蠢、太麻烦、效率太低。当然,对于那些不会读书的蠢蛋们来说,检索的需求是不存在的,于是才油然而生“更有感觉”的想法而已。(我个人抛弃Windows转向OS X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后者原生支持pdf文件全文检索,完全无需设置,无需参与,只要把pdf文件存在硬盘上就可以,完全无需“整理”。)
现在的Kindle,可谓革命性的阅读产品,但,它的图书电子化,依然是残疾的——它缺失的,不仅仅是“方便的记笔记功能”,而是全面全文检索的功能——不是在某一本书中搜索,而是在整个“库”中搜索。这才是真正读书的人最必须的功能,最需要时代和技术实现的功能。事实上,如果像在OS X上那样全文检索“零成本”的话,记笔记其实已经是不那么必要的动作了——因为可以随时检索,更多的原本用在“整理”上时间精力可以用来“再创造”去了。从技术上来看,这并不难以实现,问题在于,“版权保护”使得作者也好,出版商也好,电子阅读设备厂商也罢,都不约而同地拒绝这样不可或缺的、革命性的功能真正实现。Google Books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尽管仍待改进,但已经真正实现,或起码已经部分实现了这个重要的功能。
从本质上来看,目前的图书销售方式,注定要被替代,尽管我们还不知道最终是怎样的被替代方式。传统的书店走到了末日。三联书店,光合作用的倒闭,其实没什么可惜的,倒闭的是传统书店而已,又不是内容制造业。图书销售没有下降,因为网络书店卖得更多;内容制造没有下降,一个起码的原因是现在的计算机输入比纸笔快多了……早晚有一天,大家已经几乎没必要买所谓的“实体书”。当然,为了解决最本质、最需要的检索问题,地球上早晚会出现一个巨型的电子图书馆,大家更多购买的不是哪一本书,而是那个无所不包的巨型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权,缴纳年费,购买不同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