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的沉没成本
好友一日致电,称与男友分手了,之后心情一直低落。问及情况,给我列举了这个贱男的若干劣迹,作为一个毒舌,我的反应是“这种贱人,何须挂心,早分早好。”朋友说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却还是心里觉得难受、不舍。
要是你是个过来人,曾经有过一段糟糕的感情关系,她的心事,你懂的。但我就有问题了:明明心知肚明这段关系维持下去都不会开花结果,乃至自我折磨,为何偏偏难以割舍呢?是因为爱得太深不能自拔?还是因为对对方负上道义上的责任?抑或是迫于经济、家庭乃至孩子的压力?
实际情况往往是我已经习惯了和他/她在一起了,分开的话会不习惯甚至很难受。心理学上叫这种做“不活动惯性”(Inaction Inertia)。就是惯于维持现状,哪怕情况不好也不愿意改变。而这种“惰性”的背后,其实还隐含着对自己付出多少的算计,“我们都在一起7年了,我为了这个人付出了这么多,我不想放弃。”“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经营这段关系,如果要跟他/她分手,不就血本无归,又得从头再来。”
对于精于算计的现代人,在一段亲密关系的十字路口,要决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我们会考虑很多。这个时候,很多人会着眼于过去,回首跟对方走过的日子,看看自己为这段关系付出多少代价——精力、时间、金钱甚至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这些过去已经投入的一切,叫做“沉没成本”。一旦你选择放弃,这些过去的投资就会变成“泰坦尼克号”,长眠于海底。
同样的事情在生活中不胜枚举。你从事了一份工作3年,已经是个熟手技工,但是一直都不太喜欢这份工作,也得不到升迁的机会,但是你却迟迟没有跳槽,因为你已经在这份工作中付出太多,转新工作意味着重新开始。我妈妈那硕大无比的衣柜里有超过200件衣服,但是你一看其中一些,就知道它们跟冷宫中那些“永远不会再被宠幸”的妃子一样孤独地躺在那里,而我妈就每天穿着她的老三件,同时死守着她的衣柜。我老爸在我的床下堆了一堆百万年都不会再用到的工具,但是当我扬言要把东西扔掉时,他就会有一百个莫须有的理由把它们继续珍藏着:这些东西以后会变成古董啊、还有很多有用的、扔掉了以后想用的时候就没得用了云云。
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决策的悖论》中举了一个很好的场研究的例子来说明沉没成本是怎样影响人做决定的。一间本地戏剧演出公司向观众提供戏剧季票订阅服务。买票的人被暗中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买到的是全价票,另一组是打折票。然后研究者通过追踪调查买票者在这个季度看演出的频率。结果发现买全票的人看戏的频率远高于买特价票的人。个中原委可能是全价票买家要是不去的话会浪费更多钱,他们比折扣票买家更心痛。因为对全票买家来说,不去看演出要损失更大,也会让人感到更后悔。如果我们从展望将来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应该选择的是让我们自己感觉到更开心的事情,那么在演出当天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我今天究竟出门看戏剧好呢,还是宅在家里打Dora好呢?”
冬天来了,溜冰的时间到了,现在想象你买了两张溜冰场的票,然后才发现两张票是同一天的。一张价值50元,另一张价值25元,但是25元那个溜冰场这时候人比较少,环境也更好。你会选哪个呢?大部分人还是选了用掉价钱更贵的溜冰票。可是,溜冰本来就是一种愉悦身心的活动,难道不是应该选择那个能让你玩得更尽兴,更开心的选择吗?
我们在做决策时,尤其是重大的决策时,都希望自己能够理智地分析情况,然后做出更好的选择。但是斤斤计较一个选择的“沉没成本”,通过对过去付出的多少来衡量决策的好坏,其实并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反而很多人越是不愿意做出改变,越是为此投入更多,然后就会让事情朝着更糟糕的方向发展。只有放眼未来,从这件事情对未来的影响来看,才能帮你做出更问心无悔的决定。
回到了最初关于感情的决定。决定两个人是否走下去的,是未来两个人能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而不是算计自己投入了多少。毕竟过去的就过去了,未来的日子还长呢。
PS 为了我家有个美好的未来,老爸,你让我扔掉床底下的古董吧!
参考文献:
- Barry Schwartz,《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Harper Perennia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