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讨厌单元测试:滕振宇谈如何进行单元测试
说起单元测试的好处相信大家都能列举出不少,可是很多时候,开发人员面对自己产品的代码,想写单元测试却无从下手,久而久之,便会有人大喊:“我讨厌单元测试。”资深敏捷咨询师 腾振宇(Daniel Teng)在 GTUG-TopGeek开发工程管理沙龙就以此为题,结合最近的一个项目,和大家分享了他对单元测试的一些看法。
Daniel先介绍了下最近的一个项目,虽然不是遗留系统,但代码已经惨不忍睹,而且缺乏必要的测试保障,要修改代码可谓举步维艰。例如,一段代码和结对伙伴读了半小时没读懂,找来原作者看着注释又想了10分钟,终于才搞明白这段代码是做什么的。根据 二八原则,先找到那20%的点,修改它带来80%的价值。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寻找代码库里最常被修改的文件,一般的文件只有几次修改,有的文件则被修改了几十次,每个人都在往复杂的代码里加入新的东西,但没有人往里面加测试,于是第一步就是为它增加测试。
很多开发者会说老项目就算了,如果新启动一个项目,我就会写单元测试了,Daniel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很多原因会打破它:
- 代码已经很烂了,又没办法下手了
- UI不好测
- 认为这是QA的工作
- 写的单元测试找不到Bug
- 代码的外部依赖太多
- 代码稍作修改,测试也要一并修改,太麻烦了
究其根本原因,是开发者根本不会写单元测试!满足什么标准的测试才是单元测试呢?根据 《修改代码的艺术》,需要访问数据库的测试 不是单元测试,需要访问网络的测试 不是单元测试,需要访问文件系统的测试 不是单元测试……
为了更方便地进行单元测试,业务代码应避免以下情况:
- 存在太多条件逻辑
- 构造函数中做的事情太多
- 存在太多全局状态
- 混杂了太多无关的逻辑
- 存在太多静态方法
- 存在过多外部依赖
例如,在代码中存在硬编码,或者是直接创建了一个数据库连接,这种做法都是比较危险的,因为在测试时没有办法“偷梁换柱”。
想要写好单元测试,学会重构是很重要的,重构的过程类似于清理厨房,虽然和做饭没太大关系,但可以让您下次做饭更方便,心情更好。可以重构的地方包括,在待测试类与其依赖之间增加一层Test Fixture;将创建逻辑与业务逻辑分开等等。重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 编写测试代码建立基本的防护网。在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之间要有取舍,如果单元测试实施成本很高,可以先加功能测试。
- 通过增加中间层来打破依赖,不是为了去掉依赖,而是为了后续的修改以及测试的便利。
- 将第一步中编写的功能测试换成单元测试。
最后,Daniel还为大家提了一些建议:
- 项目里的 破窗要修好,别容忍别人加新的破窗,用测试将破窗保护起来。
- 当你离开一个地方的时候,要让它比你来的时候更整洁干净。(童子军军规)
- 不停地重构你的代码,每次走一小步。
随后有人提问,如何评估一个单元测试的质量,用代码行覆盖率是否可行。Daniel认为没必要去追求代码行覆盖率,真正要覆盖的是逻辑,而不是代码行。通过结对编程可以减少低质量的单元测试,人都喜欢改变,但没人喜欢被改变,不要强求结对编程,让他看到好处,尝到甜头,吸引他来做结对编程,没有人喜欢落后,比如50%的人在做结对了,剩下的人自然会想尝试。
当被问及单元测试是否是必须的时候,Daniel回答这并不是必要的,而是需要进行综合的衡量,比如你的竞争对手一周前推出了一个产品,你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产品研发并上线,这时可以选择写或者不写单元测试,对于没有写过单元测试的人,一开始是需要上手的成本的。
如果您也对单元测试的话题感兴趣,不妨关注腾振宇的 博客和 微博,也可以观看 会议视频。
丁雪丰 是InfoQ中文站编辑,满江红翻译组核心成员,出版过《Spring攻略》、《JRuby实战》等多部译著。主要关注领域:企业级应用、海量数据计算、动态语言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