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博客作者如何用 iPad 完成一个展会的报道?
Charlie Sorrel 是一名供职于 Cult of Mac 网站的作者,因为他就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所以上周该网站关于 MWC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报道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他头上。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他是如何不用传统的笔记本,仅仅使用 iPad 在展会现场完成报道的故事。如果你也是一名科技博客的作者,在看完他的故事之后,或许以后也能够尝试一下这种报道方式。
和 果迷网所采用的内容管理后台一样,Cult of Mac 也采用的是 WordPress 这个先进且免费的内容发布系统,Charlie 的工作不仅需要在展会现场拍照、处理图片,还要将现场的所见所闻通过 iPad 写到 WordPress 后台中并发布内容让读者观看。有过展会报道经历的记者一定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辛苦的工作,而且往往都需要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的默契配合才能完成。但是 Charlie 一个人,而且不用电脑就完成了整个工作。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装备!
- iPad 2;
- 松下 GF1 相机;
- SD 存储卡若干(备用);
- 备用便携式电池套装;
- iPad 相机连接套件;
- 罗技 iPad 2 专用键盘底座;
上面就是他本次完成展会报道的所有硬件装备,也就是本文题图的那几样东西(相机在他手里)…相信对于国内的大部分科技网站作者都很难想象靠这几样东西来完成一个展会的报道。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看 Charlie 是怎么完成的。
首先 Charlie 说到 iPad 在做这种工作时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你只能在同一时间浏览一个窗口,而对于现场报道这种工作,你需要上网去查各种资料、编辑并上传图片、阅读媒体通稿等等所有在正式开始写文章之前的事情,要想在 iPad 上完成确实不方便,但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他也坦诚这次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坚持(或者说固执),还得益于上面所列的硬件以及一些好用的应用程序。
在展会上采访以及记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接受任何装在 CD、DVD 或者 U 盘中的新闻资料,如果你想报道什么产品,应该在他们展位上拿一张包含产品信息的名片,再直接用 iPad 去产品网站上了解资料。或者,更好的一个办法就是直接将产品宣传彩页上的有用细节拍下来,这样将照片按照顺序来拍的话,还可以不用去记到底哪个参数是针对哪个产品的。
同时,一定要实现在相机上设定好照片拍摄的格式以及大小,建议直接拍摄成 JPEG 格式,因为这种格式容量小而且传输快,RAW这样的格式就省省吧。视频也一样,尽量在相机上设置好 iPad 版 iMovie 能够编辑的视频拍摄格式。
写博客的时候,Charlie 选择的应用是 Writing Kit,这款 iPad 应用支持 Markdown 这种先进的标记语言,可以让你写文章内容时非常的方便,并且可以方便的将内容转换成 HTML。同时,这款应用支持将内容直接同步到 Dropbox,并且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导出内容。甚至,你可以直接利用顶部的搜索工具来快速搜索文章中的某个关键词。另外,Writing Kit 还支持 TextExpander 功能,通过这个功能你可以设置常用内容的快捷输入方式,比如你想输入”果迷网是国内最棒的苹果博客”,可以将快捷输入设置成”gmws”。
博客内容写完之后,Charlie 就直接将在 Writing kit 中生成的 HTML 内容通过 iPad 上自带的 Safari 浏览器粘贴到 WordPress 后台中了, 但他发现直接通过 iPad 版 Safari 登陆 WordPress 后台不能上传图片(Wordpress有一个官方的 iPad 应用,但 Charlie 听说很不稳定),于是就请出了 Blogsy 这个应用,这是一个独立的博客工具,虽然界面有点怪,但是给 WordPress 传图很方便。用户只需要点击一个图标打开照片库,然后将照片拖到想要传图的地方即可,甚至它还可以同时给多个博客以及图片服务传不同的图片(如Picasa、Flickr等等)。
处理图片方面,Charlie 选择的应用是 Snapseed,他说他的 iPad 上有很多图片处理应用,但只有这一个吸引了他,用 Snapseed 来处理图片非常方便,唯一缺乏的功能就是调整图片尺寸。不过用 WordPress 的科技博客作者一定知道 WordPress 本身在上传图片的过程中就会根据博客的设定调整合适的大小尺寸,所以影响不是太大(排除网速因素的话)。
传视频用的工具是 iPad 版的 iMovie,通过这个应用可以很方便的对视频进行剪辑并在视频上添加文字介绍,虽然还有一款叫做 Avid Studio 的 iPad 版视频编辑工具也很强大,但 Charlie 还是选择了用 iMovie,因为用习惯了……
以上就是 Charlie 使用 iPad 现场报道展会所用到的软硬件及大概过程介绍,在故事的最后他说刚开始的时候确实非常头疼,但是第二天他仍然跟自己较劲儿坚决不带他的 Macbook 笔记本,最后终于把这一套模式用顺手了,发现工作效率其实和在传统电脑上差不了太多。
那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说明一个事实——iPad并非仅仅只能用来消费内容,它同样可以创造内容。这样看来,我们之前关于 iPad 是不是 PC 这一争论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答案!Charlie 也在他文章的最后也通过这次特殊的报道总结出了 iPad 虽然人人皆知但平时又不觉得的优点,比如笔记本电脑更轻更薄、装在包里背上很轻松;电池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毫无鸭梨,不需要一会儿就去找充电的插座,再加上一块很小的紧急备用电池完全够用了;3G网络的直接访问,不必像笔记本那样只能跑到新闻发布区去找网线或者蹭 Wifi(虽然笔记本也可以配3G网卡,但极少有直接集成的);甚至用 iPad 发稿对条件要求也能很低,你随便找个角落蹲下就可以开写,笔记本的话要想输入至少得有个桌子吧……总之,这一次的经历比他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via Cult of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