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怪蜀黍NO.16 抛开产品人员,如何做好研发驱动

标签: 蜀黍 no 产品 | 发表时间:2012-05-26 17:07 | 作者:纯银
出处:http://firecacada.blog.163.com
亲爱的怪蜀黎:
大学毕业后我终于成为了从小梦想的一名——web程序员。在魔都这7年,我一共只在2家公司服务过,而在现在这家公司已有6个年头。前5年说不上兢兢业业,但也还算认认真真,但因为公司重点不在web一块,基本没有机会可言。所幸一年前公司开始转型,将主要资源往web一块转移。我还没反应过来,项目、待遇、职位、人手都纷涌而至。在兴奋、惶恐、忧郁中,带着一个30多人的团队做了一个最终没有太好结局的项目。虽然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时我想,也许我应该做的更好,也许结果会有一点不同。

不过和我的沉重相比,似乎公司并没有很在意这个结果。上个月给了我新的一个项目——这一次,放的权利更大。感谢老板的信任和支持,但肩上的压力感觉有增无减。也许犯错是成长最好的老师,失败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我不想用这些话成为铺垫可能失败的接口。

问一个当下的疑问。新的项目至今没有专门的产品人员介入,我希望每一个研发人员都能在充分理解需求后,从运营角度设计产品,从用户体验开发功能。我并不反感产品人员,但我更憧憬研发驱动的模式,也许是因为我还没有在工作中遇到过靠谱的产品。

研发驱动说来简单,在获得执行力、灵活性,降低各种内耗和成本,实现快速迭代开发的同时,也在为研发人员的各种经验不足和程序员特有的“古怪思维”付出着代价,并承担着让项目背负上更大失败风险的可能。

一方面,我希望努力去尝试我理想中的研发驱动模式,一方面也害怕自己的一意孤行让项目触礁、让部门蒙羞。你是如何看待这个具体的问题的?或者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当然,如果能有靠谱产品推荐,我也非常愿意接受!



首先,技术与产品合体是最优解,知行合一,效率大增,尤其减少产品观不同带来的损耗。产品争论很多时候没有对错之分,只有风格差异,所以参与讨论的人越少,执行效率越高;人越多,则无益的摩擦越多,速度越慢。

在国外,牛逼产品往往就是知行合一的工程师捣鼓出来,如Google和Facebook的工程师文化,建立在工程师文武双全的基础上,才能催生创新。我以前写过一篇 《为什么不创新》,有观点云,参与创新的人数越少,创新成功的概率就越高。

所以国内文理分家,贻害万年。产品不精研技术,看代码如见梵文;技术则埋头技术,对产品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最后在99.9%的情况下,还得由产品+技术的组合去做项目,互相对上眼,磨合好的难度,已经将产品成功率降低了20倍。

回到正题。

1、
你说得对,靠谱的产品人员极少,到“产品架构”这个层级的更少了。很多人找我推荐靠谱的PM,我倒是认识这么两三个,但很难挖动。我自己创业都没打算招PM,自己挽袖子上,就是为了减少摩擦,全速前进。

还有人不断问我怎样培养PM,也回答不了,水土和品种都很重要。有些时候品种不行,有些时候根本是你们的水土也不行,我能给出的答案都是心灵鸡汤一类的万能解,有道理,没用处。

2、
如果很难信任产品人员,是否工程师自己挽袖子上呢?“每一个研发人员都能在充分理解需求后,从运营角度设计产品,从用户体验开发功能。”这句话本身的破绽很多:
-充分理解需求,需求从哪里来,需求是否正确?
-从运营角度设计,运营思路是什么,运营任务是否安排得当?
-从用户体验开发,怎么把握用户体验?是工程师本人的体验,还是道听途说来的用户反馈?

你在来信中的愿望,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大口号,即便非常资深的产品经理也不能保证自己做到,做好。否则天底下哪里来如许多产品残局。那么,你的工程师团队如何能达到,至少是接近这个目标呢?我见过大骂PM废柴的工程师,自己赤膊上阵的时候,却比废柴PM更废一筹。

3、
按照常规,产品人员分作:
-产品经理,通常兼任产品策划,管理需求、进度与品质
-产品策划,基本上只对需求与设计负责,很多时候与交互设计合体
-交互设计师,将策划案转换为交互原型
-UI设计师
-产品运营,又细分为内容运营、用户关系、活动,推广、BD等岗位

同样按照常规,以及格线为标准,国内工程师最容易兼任的是产品经理这个角色,由技术经理来兼任。普通工程师有不超过35%的可能兼任产品策划,不超过15%的可能兼任交互设计,不超过5%的可能兼任UI设计与产品运营。

你提到的“没有专门的产品人员介入”,针对以上常规,建议由产品感较好的技术主管,比如你自己,兼任PM。工程师可以提需求,提策划,由你来把关。策划案交给专业的交互设计与UI设计去实现——在极端情况下,比如没有交互设计师,产品本身的交互架构也不复杂,可以将低保真线框图直接交给UI设计师。

至于运营介入,取决于整个项目的运营思路,这大概也是PM角色来出。根据思路,按照“典型用户”的标准招聘对口的运营人员,与工程师直接对接。

以上建议,完全依赖于这个“产品感较好的技术主管”,由他来主持。如果放心大胆,权力下放到单个工程师……你有Google和Facebook那样强悍而全能的工程师吗?

如果技术主管缺乏产品自信,只剩下最后一个法子:只做自己是典型用户的项目,对于产品感将是非常大的弥补。如同Facebook的工程师驱动,取决于他们本身是Facebook的深度用户;Google在工具类应用上出类拔萃,也是同理,但重塑一个社交网络就举步维艰。

4、
我去年写了 《危机感》,整个互联网行业最缺的是其实是好项目,其次才是好团队。在现有的市场基础上,需求池几近枯竭,找不到几个能出力的战场。这是整个行业共通的问题。所谓臆造需求,或者愚公移山,大都是逼出来的。假如方向偏了,就算你找到牛得一逼的产品经理(或者就是你自己),结果也大同小异。

对此悲惨世界,我唯一能提的,勉强不算是废话的建议,是做你自己喜欢的项目,尤其做你自己是典型用户的项目,为你和你的朋友去提供服务。比较小的好处是增加对用户对市场的理解,比较大的好处,则是这个过程会令你比较开心,最终结果很难讲,至少享受了过程。

当然,如果工作环境不能提供这样的项目机会,我只能说,苦得一逼也是人生经历。

————————————————————

对知心怪蜀黍提问,请看:

相关 [蜀黍 no 产品] 推荐:

知心怪蜀黍NO.16 抛开产品人员,如何做好研发驱动

- - 坏脾气的小肥
大学毕业后我终于成为了从小梦想的一名——web程序员. 在魔都这7年,我一共只在2家公司服务过,而在现在这家公司已有6个年头. 前5年说不上兢兢业业,但也还算认认真真,但因为公司重点不在web一块,基本没有机会可言. 所幸一年前公司开始转型,将主要资源往web一块转移. 我还没反应过来,项目、待遇、职位、人手都纷涌而至.

"最火微博1010  重口味蜀黍

- Quantum - Cao Liu
【魔都艳照】上海的地铁里,总是春光外泄. 中国船员在金三角地区招来疯狂屠杀,满江飘着中国船员的尸体 ,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 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经过244界桩后叫湄公河. 2011年10月5日,一伙武装劫持了两艘船舶. 7号飘起第一具尸体,到现在共打捞起中国船员的尸体十一具. 单身比较短命.......鸭梨好大啊.

知心怪蜀黍NO.27 应届生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团队

- - 坏脾气的小肥
长话短说,我尽全力简短表达. 本人今年25,应届硕士,非计算机专业. 手头基本是两个offer犹豫不定. 一个是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之流,另一个是家小公司,做团购的,不算“聚划算”的话貌似是最大. 我在巨头实习过,大致上了解巨头内的生存工作环境,安逸、舒适,社会认可度高,但我总觉得在那里工作成就感不强,无法从头接触一个项目,看着它成长.

知心怪蜀黍NO.30 关于应用市场数据分析的问题

- - 坏脾气的小肥
竞品跟踪报告是我的日常性工作之一,其中有一章节我的规划是对竞品的“安卓版本下载量”进行每周跟踪监控. 首先我筛选了大概10几个主流的安卓应用商店,然后在每周固定时间对竞品在各个商店详情页的下载量进行抓取采集并保存到excel表格中,最后用excel制作竞品的下载量跟踪曲线. 后来团队有成员对我的监控方法提出异议,他们认为竞品在商店中的下载量根本没有这些商店显示的那么多,对于这一点我也赞同,当时我的解释如下:.

产品

- - 人月神话的BLOG
最近一直在思考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研发的事情,原来谈的比较多的都是关于咨询和实施方面的内容,而对于软件和信息化行业来说,真正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仍然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能够在垂直细分领域具备有定价权解决实际业务核心问题的产品. 有时候我们在考虑类似ERP类综合管理软件产品化的困难,但是实际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进行核心产品开发并实现产品化是完全可行的思路.

产品五问

- xiangqian -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
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应该问自己五个问题:.   2、他们用这个产品来解决什么问题.   3、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有多重要.   4、我们的方法是否足够简单方便.   5、他们要付出的代价与所得是否匹配. 当我们对市场进展不够满意时,检视这5个问题比检视广告更有效. (上面这段话是白鸦在新浪微博里转发的,太重要太正确了.

产品三俗

-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有三种流行的产品要素“动态流、瀑布流、奖章”,我称之为产品三俗,容易因其流行而被滥用. PM选择它们有可能是因为“时髦”“标配”“别人都在用”,这很糟糕. 恰好动态流和奖章我都折腾过,多多少少吃过一点亏,总结如下. 动态流给产品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以用户为节点来实现近乎于完美的信息分发网络. 但在采用这个设计之前,首先要理解,在用户层面上其本质是“订阅”,而用户接受动态流的根本原因是,订阅的方式提高了他获取优质内容的效率.

产品经理

- - 人月神话的BLOG
再谈下怎样能够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一个人不是说你能够有产品构思,能够画点原型,能够做团队和项目管理就是产品经理. 苏杰原来有本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看了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做一个产品经理是挺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自互联网提供和设置了大量的产品经理岗位后,产品经理这个词基本就烂大街了. 我们如何来界定一个产品经理,如果简单点来讲可以理解为 根据自己长期的项目和运营实践,通过自己的敏捷洞悉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将当前的市场需求或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需求,并能够核心的定义产品功能模型和价值输出,同时能够通过项目和团队管理的能力,凝聚一个小组形成一个真正的团队,将自己的产品构思付诸于最终产品实现的人.

产品原则和产品评审团

- - 技术改变世界 创新驱动中国 - 《程序员》官网
文 / Marty Cagan  译 / 黄捷文,唐丰能. Marty Cagan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产品管理专家,曾经担任网景副总裁、eBay产品管理及设计高级副总裁. 本文是他回顾自己二十多年来从事软件产品管理工作的总结和经验分享,描述了产品开发需要遵循的产品原则以及成立产品评审团的必要性. 产品原则是对团队信仰和价值观的总结,用来指导产品团队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取舍.

Weico :从产品到产品族

- whale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eico design 的名字,正被越来越多的手机玩家所熟知,我们曾经在一年前就做过深入的访谈 ,而从 eico 延伸出来的 Weico 品牌,则是他们团队的一次战略突破. 今年 7 月我们对 Weico 的产品化探索作了思考和评论. 时隔 4 个月,他们在产品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推出了 WeicoPro(收费版 Weico)、WeicoGIF(声控相机)、WeicoMe(“心情微博”)等新产品,设计系出身的 Weico 正在转变为一个平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