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est Post] “虎妈”的教育方式真的有用吗?

标签: guest post 虎妈 | 发表时间:2012-05-28 23:57 | 作者:南桥
出处:http://berlinfang.blog.163.com
我在先锋书店和晓风书店的时候,都有人问到“虎妈”的问题。下面是现居中国的美国人 Brad Hall前段时间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这个问题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回答。此文由Brad自己找人翻译,在此对Brad和译者一并表示感谢:

***

去年,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 中国母亲之所以杰出”的文章,描写的是为什么亚裔美国孩子(例如华裔、韩裔、日裔和东南亚裔)一直以来在学业上都会胜过他们的同龄人。 

作者蔡美儿系耶鲁大学教授,第一代华裔美国人。她向我们坦率地讲述了亚裔美籍父母是如何帮助孩子取得成功。这篇文章共收到了近 9000 条评论。大多数亚洲名字的读者都表示同意这种描述,但几乎没有人能接受她的观点,那就是:这种模式能够培养出成功人士。什么才是“成功人士”呢?在商业领域中,成功总是被定义为杰出的领导才能。

蔡女士认为她自己是一个典型的亚裔美籍母亲。她的两个女儿的生活极其刻板,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练习小提琴和钢琴,然后为应付学校考试而一直学习到晚上。她说:“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因而他们会无视孩子的个人愿望和喜好。”没有休息日,没有懒觉,不能交男朋友/女朋友,不可以参加体育活动,不可以去看歌剧。孩子们的任务非常明确,那就是:在每一科中都得 A,“但体育和艺术除外”。她写道:“...不要指望孩子会主动去学习,这就是为什么非得逼着他们。”

这有用吗?确实管用。这个模式的确实现了它的设计目的 – 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例如,UCLA 的东亚裔人学生占学生人数的 42%,但在加州总人口数中,亚裔人口仅占 12.7%。而且,要不是大学限制亚裔申请者,人数可能还会更多。但在学业之外所取得的成就呢?有些人认为这种严苛的家庭教育方式无法塑造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全面发展”真那么重要吗?也许是的。 

美国硅谷是集中了最多的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的地方。据 2009 年美国圣荷西信使报的一篇文章指出,23% 的硅谷工程师是东亚裔人。然而,其中只有 4% 的人能够跻身硅谷百大高薪主管之列,即“2010 年在硅谷干着最酷工作的 100 个人”。这是另外一种对成功人士的衡量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领导者群体中,这种情况更为严重。硅谷排名前 25 的公司均公布了其五位薪酬最高的行政人员的薪酬。然而目前,在这个团队中亚裔高管仅占 3%,并且只有 4% 的亚裔高管担任了 CEO 一职。尽管亚裔学生在各大院校表现突出,但现实却是财富 500 强的 CEO 中没有一位是东亚裔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领导能力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早年作为领导的经验,这是最终能否成为成功领导者的最重要前提。每位打高尔夫球的人都明白:必须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训练,才能培养出最好的高尔夫球球手。当然,你可以教一个 30 岁的人打高尔夫球,但他永远无法成为专业球手。

在蔡女士的这种教育模式中,亚裔美籍孩子独自练习乐器,独自完成家庭作业。这些孩子也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家和学业优秀的学生。与此相反,一般的美国孩子下午 3 点便放学,然后去参加体育比赛、辩论或者参与各种社团活动。这些孩子在理论上、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等方面均接受了提前且深入的训练。每个美国男孩小时候都曾经领教过教练的吹风机式训话:“光想着自己是自私的表现,你要学会站在团队的角度上思考!作为一队之长,我希望你能表现出更优秀的领导才能!”

如果一个孩子每周进行 15 个小时的体育运动,15 年之后,他在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上累积的学习和训练时间将超过 10,000 小时。而中国恰恰相反。目前中国最流行的休闲运动是羽毛球和兵乓球,这两种都是个人运动。事实上,中国在许多个人运动上都可算得上是世界顶尖。但是,他们有世界级的体育队伍吗?

公司赞助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训练课程能够弥补那错过的 10,000 小时吗?

最近,我和一位职场失意的 27 岁中国女士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她的学业成绩也是一流的。她告诉我,她之所以加入这家公司是因为她父亲让她这么做(因为“父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然后她就这么做了。同样,她的公司也没有问过她想做什么,就给她分派给了一个岗位(这和强迫有何区别?)– 这是亚洲公司中很常见的例子。

然而没过多久,她的超群智力、才能和性格就开始显现,且与她的岗位毫不相称。她开始讨厌她的工作,这是她人生里第一次尝到失败的滋味。她的情绪完全崩溃了。令人吃惊的是,她的父母亲竟然要求她留在这家公司并解决遇到的问题。她的朋友们也告诉她要怎么做,但从来就没人问过她究竟想要什么 – 甚至包括她自己。 

她说:“我父母把我当做一只风筝。当我飞得很高,每个人都能看见我的时候,父母就会感到很骄傲,但他们总是控制我,会在我飞得过高时把我拉下来。我不想再做一只风筝了,我想变成一只小鸟,能够自由地作出我自己的决定。”遗憾的是,她从未练习过做决定的能力。就好像一个打高尔夫球的人,她可以从 30 岁开始学习,但基本上绝不可能成为专业球手了。

哪种教育模式更好呢,是亚洲的,还是美国的?这就要看您如何定义成功了。能够肯定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原文参见:

相关 [guest post 虎妈] 推荐:

[Guest Post] “虎妈”的教育方式真的有用吗?

- - 南桥的博客
我在先锋书店和晓风书店的时候,都有人问到“虎妈”的问题. 下面是现居中国的美国人 Brad Hall前段时间发表的一篇文章,对于这个问题有一番耐人寻味的回答. 此文由Brad自己找人翻译,在此对Brad和译者一并表示感谢:. 去年,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 中国母亲之所以杰出”的文章,描写的是为什么亚裔美国孩子(例如华裔、韩裔、日裔和东南亚裔)一直以来在学业上都会胜过他们的同龄人.

iframe post提交数据

- - Web前端 - ITeye博客
对于iframe默认get提交 需要进行post数据的大量提交,给找到外国网站的简单例子如:
. 因为我项目用到的是 页面用的tab 样式(如何实现tab样式切换这里不做说明),嵌入的是三个页面iframe,需要在切换的时候更改target指定iframe名字,为了验证是否可行,只好试下,不然无别的办法.

从HTTP GET和POST的区别说起

- jin - Yining.write()
在推特上抱怨面试时问HTTP GETE和POST的区别得到回答都不满意,有人不清楚,当时只回复了看 RFC2616. 面试时得到的回答大多是:POST是安全的,因为被提交的数据看不到,或者被加密的,其它的还有GET的时候中文出现乱码(在地址栏里),数据最大长度限制等等. 说 POST 比 GET 安全肯定是错的,POST跟GET都是明文传输,用httpfox等插件,或者像WireShark 等类似工具就能观察到.

nodejs-post文件上传原理详解

- never-online - CNode社区
浅谈HTTP中Get与Post的区别. 其中请求报文中的开始行和首部行包含了常见的各种信息,比如http协议版本,方法(GET/POST),accept-language,cookie等等. 而’实体主体’一般在post中使用,比如我们用表单上传文件,文件数据就是在这个’实体主体’当中. 写这篇教程的起因是因为在学习nodejs的过程中,想要自己实现一些文件上传的功能,于是不得不去研究POST.

也谈 GET 和 POST 的区别

- - 博客园_首页
上个月,博客园精华区有篇文章《 GET 和 POST 有什么区别. 及为什么网上的多数答案都是错的 》,文中和回复多是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深究:. 在我看来这两者都不是重点,特写此文予以讨论. GET、POST 专业名称是 HTTP Request Methods. 但 HTTP Request Methods 不只是 GET 和 POST,完整列表如下:.

GET和POST有什么区别?

- - 博客园_知识库
  如果有人问你, GET 和POST ,有什么区别. 我说GET是用于获取数据的,POST,一般用于将数据发给服务器之用.   这个答案好像并不是他想要的. 我说这就是个名字而已,如果服务器支持,他完全可以把GET改个名字叫GET2. 他反问道,那就是单纯的名字上的区别喽. 我想了想,我觉得如果说再具体的区别,只能去看RFC文档了,还 要取决于服务器(指 Apache ,IIS )的具体实现.

浅谈http中get和post的区别

- - Web前端 - ITeye博客
Http定义了与服务器交互的不同方法,最基本的方法有4种,分别是GET,POST,PUT,DELETE. URL全称是资源描述符,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个URL地址,它用于描述一个网络上的资源,而HTTP中的GET,POST,PUT,DELETE就对应着对这个资源的查,改,增,删4个操作. 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了,GET一般用于获取/查询资源信息,而POST一般用于更新资源信息.

HttpUrlconnection 、Httpclient get 、post 请求核心代码

- - CSDN博客推荐文章
HttpURLConnection的使用  . * URL请求的类别分为二类,GET与POST请求. * a:) get请求可以获取静态页面,也可以把参数放在URL字串后面,传递给servlet, . * b:) post与get的不同之处在于post的参数不是放在URL字串里面,而是放在http请求的正文内.

AJAX POST&跨域 解决方案 - CORS

- - JavaScript - Web前端 - ITeye博客
跨域是我在日常面试中经常会问到的问题,这词在前端界出现的频率不低,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安全限制(同源策略, 即JavaScript或Cookie只能访问同域下的内容),因为我们在日常的项目开发时会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跨域操作,所以跨域能力也算是前端工程师的基本功之一.   和大多数跨域的解决方案一样,JSONP也是我的选择,可是某天PM的需求变了,某功能需要改成支持POST,因为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大,GET形式搞不定.

fred: 使用 NodeJS + Express 從 GET/POST Request 取值

- - Planet DebianTW
過去無論哪一種網站應用程式的開發語言,初學者教學中第一次會提到的起手式,八九不離十就是 GET/POST Request 的取值. 但是,在 Node.js + Express 的世界中,彷彿人人是高手,天生就會使用,從不曾看到有人撰文說明. 這應該算是開發 Web Service 的入門,在 Client 與 Server 的互動中,瀏覽器發出 GET/POST Request 時會傳值給 Server-side,常見應用就是網頁上以 POST method 送出的表單內容,或是網址列上的 Query Strings (ex: page?page=3&i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