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苹果香味——专访微软MacBU组成员

标签: 坊间人语 微软 Mac 热点报道 | 发表时间:2011-08-10 13:16 | 作者:baiyuzhong 地安门城管
出处:http://www.programmer.com.cn

这是一只游走于微软和苹果两家公司、两大产品平台之间的特殊团队,与使用PC和Windows Phone的微软人不同,他们日常使用的是Mac电脑和iPhone手机,还时不时要向不理解“为什么要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的同事解释原因。在微软内部,他们被称作MacBU组。

今年6月1日,MacBU组年内最重要的一项产品——Office 2011 for Mac中文版正式发售,这是1985年以来微软推出的第一个基于Mac平台的中文版Office系统,新版Office for Mac首次加入了Outlook组件,引入了广受欢迎的Ribbon界面,同时力求兼顾Mac用户的使用习惯。中文版软件除具备英文版的全部功能外,还为中文用户进行了精心优化,如自带十多种中文字体库、支持包括竖排在内的多种中文排版方式与文字效果、拼音笔画排序和拼音汉字标示、支持GB18030汉字编码标准及五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等。

尽管此前诸多的研发实绩——如为Windows 7、Office 2010、Exchange、Kinect等新品的成功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使Office 2011 for Mac中文版的面世就像是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漫漫长征途中迈出的小小一步,但它却比以往更清晰地展现出微软中国研发团队越来越强大的力量。

近日,《程序员》记者探访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对话MacBU组核心成员,试图揭秘这支“特殊”的微软团队背后的研发故事。

历史:微软与苹果长期的竞合关系

作为数字世界两家巨头,苹果和微软眼下正在手机、PC、平板电脑甚至是云服务领域展开一场场激战。不过,或许大多数人只看到弥漫于一个个战区上空的硝烟,却不甚了解这两位巨人的合作史几乎与竞争史同样长久。

事实上,凭借图形界面(GUI)而大获成功的苹果Macintosh电脑和微软Windows有着一位共同的导师,那就是在施乐公司(XEROX)PARC实验室里诞生的Alto个人电脑样机(1979年,施乐公司允许史蒂夫·乔布斯率众参观PARC实验室。当时已配备图形界面的Alto电脑样机让乔布斯大开眼界。之后负责Alto研发的几位工程师很快被乔布斯挖到苹果,几年后以图形界面为卖点的Macintosh电脑问世。比尔·盖茨本人也对施乐公司PARC实验室推崇备至。后来在回应史蒂夫·乔布斯有关Windows“窃取”Macintosh图形界面设计的指控时,比尔·盖茨还曾轻松地揶揄说:“不,史蒂夫,我想那更像是我们都有一位名叫施乐的阔佬邻居,你破门而入想要偷人家的电视机,却发现我先你一步等在那里,而且你居然敢说:‘嗨,那是不公平的!我想偷那台电视机!’”)——Alto率先应用了鼠标、图形界面及以太网络接口,并可以和另一台电脑及打印机互联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苹果和微软可说都是PARC实验室创新精神的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少为人知的是,微软办公软件Office的Mac版本要比Windows版本诞生得更早一些。早在1982年初,IBM刚刚推出个人电脑还没多久,微软已和苹果签订了为Macintosh电脑创作办公应用程序的协议。1985年,Word和Excel登陆苹果Macintosh电脑,并获得了史蒂夫·乔布斯及苹果电脑用户的一致认可之后,Office for Mac从未停止过更新和升级,并一直被众多用户认为是苹果电脑上最具实用价值的应用软件之一。

而微软MacBU组聚集了一群身心都在微软却专注于苹果相关产品开发的人,这支团队的历史悠久,可上溯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DOS时期。他们的工作正是微软竞合关系的一线战场。

竞争焦点:IT消费者化

近年来,“IT消费者化”潮流大行其道,苹果公司在手机、平板等领域表现惊艳,而微软似乎步步落后,错过潮流。对此,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认为,“一是IT技术快速渗透到消费领域,从而改变了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格局。像杀入手机市场的苹果、谷歌、HTC,原本都具有深厚的IT技术背景。二是面向消费者的推广变成一种主流。尽管这一两年来在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上,微软丢掉了一些机会,但在‘IT消费者化’的下一轮竞争中,微软会加快速度。我一直认为,IT业的‘三大战役’才刚刚开始。”

张亚勤所说的三大战役是指未来产业竞争的三个焦点:一是云计算,微软已初步确立起竞争优势;二是PC和移动终端的拉锯战,截至目前包括苹果在内还没有企业能对微软在PC软件领域的领导权发起挑战,而Windows Phone 7的推出则已然令全球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战场风云突变;三是架设于“云”和“端”之上的社会网络平台——当前Xbox Live已“织造”出了全球最大的游戏社交网络,从去年开始备受消费者追捧的Kinect很可能会让微软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

MacBU组的产品经理(Program Manager)张毅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IT消费者化”,之前在微软Exchange部门做产品开发,张毅由于“很想做与终端用户相关的产品”,并且和MacBU组的几位创始人很熟稔,所以在一年前加盟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他的看法是,在苹果复兴之前的那十几年里,许多IT公司特别热衷于为企业级市场开发产品、提供服务,“这是因为企业客户的忠诚度相对较高,当他们适应了某种平台、软件和服务,便不会轻易地汰旧涤新,毕竟新事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员工花费时间成本去适应。而苹果的创新让大家了解到,企业客户使用的电子产品或IT技术都是可以和消费者的需求及偏好相结合的,企业的员工也是消费者,工作的时候你要扮演职务角色,生活的时候你还是你自己。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产品和服务。所以不是说针对消费者开发的成功产品就不能被带入企业中。微软已经意识到这个趋势,所以目前我们也在努力调整航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把惊喜带给消费者。”他说。

跨界与融合:向苹果学习什么

现在,你可以在Office 2011 for Mac中文版的使用中体验另一个微软产品面孔。此前国内Mac电脑用户虽然也可以选择iWork、OpenOffice等办公软件来处理日常工作,但毕竟在同事、客户中使用PC和微软Office的人占大多数——文档兼容性成问题,在Mac电脑上辛辛苦苦排好的格式往往存到PC上就完全走样;当然用户也可以使用Office for Mac,然而过去很长时间里,这款重磅软件都没有官方中文版。现在,Office for Mac 中文版已经上市。

微软Word项目经理组长、同时负责整个MacBU组用户体验的邵汉仪已在微软工作了11年,他一直为“结合微软和苹果两家公司的精华”、让产品既具备微软“智造”的强大功能又拥有苹果的典雅设计和人性化体验而求索。“苹果的DNA是设计,”他说:“最能代表苹果产品与众不同之处的是设计。我们要想将基于苹果平台的产品做到尽善尽美,就一定要达到、甚至在一些地方要超过苹果,所以要比苹果的工程师更加重视界面和功能的平衡。”
或许不少新员工不能透彻地理解MacBU组对微软的价值,但今天的微软的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支懂微软、也懂苹果的队——MacBU组的长久存在和持续壮大既体现出微软对于行业其他杰出企业的尊重,也有利于微软揣摩消费者的需求演进趋向、并用以指引未来的产品革新。史蒂夫·乔布斯曾经援引加拿大传奇冰球手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一句名言来解说苹果公司的经营和创新方针:“我不会去追寻冰球飞过的轨迹,而是径直滑向冰球的落点”。这句话现在被邵汉仪用来阐释MacBU组的目标——“微软在办公软件领域也已是寻找冰球落点的领先者,但如何在产品使用的过程中、在用户体验方面也能做到持续领先,这是我们所强调的。这次Office 2011 for Mac的研发进程中,我们确实点燃了很多新的灵感,当我们发现一些想法前所未有时,就会全力以赴去实现。我觉得,苹果对用户体验的定义和解释是成功的,但这方面‘成功’不一定非得由苹果来界定。微软也可以是界定者。”

中国团队:善于独立解决各种难题

MacBU中国团队首席开发经理李生勇是这支团队的创建者,2006年,在美国业已功成名就的李生勇做出了一个不算艰难但却值得尊敬的决定。他对微软公司Mac事业部总经理艾立克·威尔弗里德(Eric Wilfrid)说,是时候在中国建立一支MacBU团队了,因为在中国有着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才,必须去尝试把握这种智慧资源集中的优势。艾立克认可了李生勇的建议,于是李生勇单枪匹马回到北京,带着四名大学生,打造了微软MacBU组的中国分支。

当时李生勇来到北京带回来的仅仅是一个“远程桌面连接”的小项目,而在5年后Office 2011 for Mac的开发进程中,不仅团队规模扩展了十倍,其所负责的项目的重要程度也较以往有了天渊之别——微软总部决定将整个Excel 2011交由中国团队完成,原因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每一支团队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而中国团队的特点是“善于独立解决各种难题”。正因如此,新的Excel组件从功能设计到创新灵感的实现再到产品的测试都是由北京的这支小团队来完成。值得一提的是,由北京团队倾力打造的一项Excel 2011新功能赢得了先期试用者的交口赞誉——支持自动生成的数据透视表能够有效地简化新用户的操作步骤,并极大地提升了Excel电子表格的专业感及表现力。

李生勇认为,中国浩瀚的市场规模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忽视的。根据摩根士丹利和AlphaWise于今年3月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如果苹果的iPhone在价格上占有优势,那么它很可能会获得53%的中国3G用户市场份额。另外,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统计数据亦显示,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汽车市场,并将于2012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PC市场。很显然,当最看重用户体验的MacBU组遇到最具规模和潜力的中国市场,可以期待两者的化学反应对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未来创新战略的影响。

新目标:中国成为微软全新用户体验的创造中心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MacBU组的一系列实践表明,以中国为基地的技术创新和跨区域研发合作完全能够取得辐射全球用户的效果。五年前,和研发集团的许多同事一样,李生勇及MacBU组的所有员工都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市场规模大而选择留在中国搞研发——“因为我们喜欢中国,所以才扎根中国。我的同事中很多外国人,但他们和我一样,首先是喜欢中国,其次是喜欢我们开发的产品。”

曾就职于苹果日本公司的理查德·斯普瑞格(Richard Sprague)目前任MacBU中国团队的项目总监。他在1997年就已加盟微软,五年前他来到中国,为的是“找回在Mac平台上工作的感觉”。他认为由于中国市场的绝对容量足够大,基于苹果Mac电脑的软件可能会像十多年前的日本那样,迎来快速的增长:“我刚去日本时,苹果的市场份额很小,但增长很快,只是那时基于苹果电脑的应用软件不但少、质量也不高。现在苹果产品在中国也逐渐打开了市场,中文版的Office可说是生逢其时,它不仅能满足Mac用户的办公需求,还能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这种感觉非常酷。”

2011年5月25日,在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新大楼的启用仪式上,张亚勤表示:“中国对微软而言,不止是研发中心,还是战略中心。”不仅如此,中国还很有可能成为微软创造全新用户体验的中心,而MacBU中国团队则是这个未来的核心推动者。

本文选自《程序员》杂志2011年08期,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08期杂志

《程序员》杂志订阅火热进行中

相关 [微软 苹果 香味] 推荐:

微软的苹果香味——专访微软MacBU组成员

- 地安门城管 - 《程序员》杂志官网
这是一只游走于微软和苹果两家公司、两大产品平台之间的特殊团队,与使用PC和Windows Phone的微软人不同,他们日常使用的是Mac电脑和iPhone手机,还时不时要向不理解“为什么要为苹果开发应用软件”的同事解释原因. 在微软内部,他们被称作MacBU组. 今年6月1日,MacBU组年内最重要的一项产品——Office 2011 for Mac中文版正式发售,这是1985年以来微软推出的第一个基于Mac平台的中文版Office系统,新版Office for Mac首次加入了Outlook组件,引入了广受欢迎的Ribbon界面,同时力求兼顾Mac用户的使用习惯.

TV 产品:微软进,苹果退?

- tossking -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乔布斯去年在 D8 大会上说:“电视产品的创新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远见问题,是基本的市场战略问题. 一年后,微软通过一组漂亮的组合拳,践行了乔布斯的观点:. 12 月 6 日,Xbox 360 迎来“过去 5 年来最大的升级”. 这次升级革新了 Xbox 360 用户界面,增加了几十个电视/电影内容源,改进了 Kinect 的声控系统,并支持语音搜索.

支援日本地震——微软vs苹果

- Avenger - SocialBeta
本文来自SocialBeta内容贡献者@过境之风,编译自Apple & Microsoft Tak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Japan Relief,请尊重译者的劳动成果,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你想为日本地震灾民捐款,你会用什么方法. 看看科技界巨头微软和苹果这对竞争对手在这种微妙时刻有何动作.

Google恶搞苹果微软几大财团

- ZB - cnBeta.COM
Google参与竞拍了北电的6,000多项专利,它的出价数额让其他竞争者大惑不解,但让数学爱好者们津津乐道. Google的第一次出价是1,902,160,540美元――出自与孪生素数倒数之后收敛有关的布朗常数;接着Google开价2,614,972,128美元――源自MeisselCMertens常数;最后Google提出了圆周率Pi数――31.4159亿美元.

18项摩托专利可助谷歌还击苹果微软

- jumpstone - cnBeta.COM
北京时间8月2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谷歌斥资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可以获得后者超过1.7万项专利,其中有18项专利对于谷歌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专利曾让苹果和微软相继受挫. 谷歌可以利用这18项专利使Android平台免于成为起诉对象.

硅谷传奇——苹果和微软的历史

- Leo - 无聊哦
了解乔布斯,最棒的电影 《硅谷传奇》(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乔布斯不幸离世,电影《硅谷传奇》12年后再走红,喜欢乔帮主的必修电影,讲述苹果和微软崛起的故事,“像《社交网络》一样让人血脉喷张”,而乔布斯是里面当之无愧的主角~. 导 演: 马蒂·布克 Martyn Burke.

苹果和微软:你更钟情于哪种用户界面?

- redhobor - 互联网的那点事
对于微软和苹果的用户体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不过由于大多数人都只偏好使用其中之一,他们对两种用户界面的体验不免会有所偏颇. 绝大多数的微软用户都并未体验过Mac的操作界面,而如今数以百万计的Mac用户对微软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他们转投苹果之前的那个时刻——Windows XP和Office 2003时代.

苹果iCloud通过微软Azure和亚马逊AWS提供

- amleaf - GeekPark 捕风捉影
9月5日,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看来,苹果公司也有自己的局限性,虽然它在手机,平板电脑,音乐商店等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在云应用方面,苹果公司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 苹果即将发布的iCloud服务从一开始就被公众追捧,但说到苹果的云服务,仍然停留在设备级的,并没有上升到网络级. 这对苹果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它可以成为第一个让用户习惯于从云中在线获取产品,而不是单单从手机上获取产品.

分析称微软比苹果更多改变世界

- oky - cnBeta.COM
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今天刊文称,法国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有70%的人认为微软比苹果更多地改变了世界. 业内人士认为,其他国家的居民很可能也持同样看法,因为微软产品的用户更多,而计算机行业最重要的领域仍是个人计算.

谷歌战胜微软和苹果的“秘密武器”

- - 最科技 | 关注互联网前端科技与应用的资讯博客
谷歌战胜微软和苹果的“秘密武器”. 谷歌一直在不断创新,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扩大业务范围. 日前,谷歌又与摩托罗拉合并,那么谷歌未来是否会战胜微软和苹果平台呢. 据国外媒体报道,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CEO Sanjay Jha努力实现了技术工业领域最困难的事情. 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使人们感到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