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主要为谁而设计?

标签: 交互设计IXD 信息架构IA 博客blog | 发表时间:2012-09-22 15:11 | 作者:张雅秋
出处:http://www.zhangyq.com

交互设计的经典著作《About Face 》中,Alan Cooper将用户分为三类: 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他指出在软件领域,最终大多数用户会停留在中级阶段。

互联网产品主要为谁而设计?新手、中间用户还是专家?

我们每天在不同的网站上不断寻找需要的信息,不知道打开过多少未知的网页。而每个网页或许作为新手的时间又很短暂。大概访问个3次,就能够达到中间水平。也许永远不需要进阶到专家水平——去了解网站的运行方式,使用工程师式的高级功能。

这样看来,互联网产品很少包含专家用户。那么究竟该把重点放在新手用户还是中间用户上呢?

一种观点认为: 互联网应该为新手用户而设计

  • 人们访问网站的目的决定新手众多。

用户访问网站主要有三个目的【注1】:

1、他们在寻找某样东西

2、他们想完成某项任务

3、由于距离下次会议还有5分钟,他们想在网上消磨一会儿时间

多数时候,我们偶然通过各种渠道(比如搜索引擎)找到信息(类似1或2的情景)。即使是常用网站,如果没有要找到的满意答案也会无情关闭。再用到这个网站或许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比如:某天我要找苍老师的**(和谐),之后某天我想找蓝蓝的**(也许是在同一网站,也许不同网站)也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了。所以对于这个网站来说,我一直处于新手阶段。

而且很多网站创建者错误地认为用户多数是想消磨时间的人(如情景3)。他们以为访问者会有2个小时或更多时间停留在网站上直至成为中间用户,而不是仅仅5分钟。

对于网站来说,希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不可能包罗互联网所有信息同时适用所有目的(因为你不是google,即使是google也需要神奇的搜索算法)。如果人们几秒内看不懂网站是否有他们寻找的东西或者如何才能得到所搜寻的东西,很有可能立刻跳走。

这就决定网站创建者要尽量满足 潜在用户(新手)希望完成的动作。只有帮助他们成功,才意味着网站的成功。

  • 重视用户的第一次,做符合心智模型的设计
当新人注册都会先从初始阶段开始。多数设计和开发童鞋来不及思考 初始状态就被常规状态满满测试数据占据了。但就是这个内容和信息量最少的阶段,很多用户会在初始界面时决定产品是否值得一用。忽视 初始界面绝对是个大错误。要知道,初始界面是产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永远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机会……

乔布斯一定是深深理解到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无论是打开iPhone盒子时的悸动还是OS x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初次运行的体验,也许乔布斯在考虑初次运行时会想,它可能是一个用户使用产品最重要的一次,因为人们对它寄予了期望并形成产品初步的印象。——John Gruber

也许有人会说,用户是很聪明滴~对于增加的新功能教育下就够了。不过正如前面所说,用户是没啥耐心的,别指望花很多时间成本来愿意听您的说教。好的设计追求一种本能反应,符合人们心智模型的设计降低学习成本更容易被接受。

  无论孩子还是老人都能流畅地使用iPad

另一种观点: 互联网产品主要为“中间用户”而设计。
  • 企业建立网站业务模型不同,决定为新手还是中间用户服务。
互联网的业务模型众多,不同类型的网站往往目标用户存在差异。主要目标就会不同。

  互联网业务模型

一般来说,越是对用户忠诚度和黏性要求高的网站,越是要尽力满足“中间用户”的需求。对于不断追求用户黏性的SNS网站(例如Qzone空间、Facebook)来说,仅仅有些供新手使用的基础应用慢慢的已经不够了。越来越多的SNS逐步平台化,通过不断加入新的、更复杂的功能和应用程序来满足“中间用户”越来越大的胃口。
  • 网站发展不同阶段,新访用户和回访用户有所不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希望增加用户黏性,让用户每天都来使用。通过不断的增加新的功能来吸引老用户不断回访。如果不科学地将回访用户(大于等于2次)当作中间用户,那么网站不同时间的新访用户和回访用户的比率也是不断变化的。网站初期,通过营销等手段良性的新访用户比率应高于20~30%,甚至高于回访用户也很正常。网站成熟期黏性增加,或许回访用户占多数。因此不断推出和优化适合“中间用户”的功能,维持用户新鲜感和兴趣亦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发现:偶啰嗦了这么久也没有出现一个绝对的答案。很难说互联网产品是为新手还是中间用户设计,还是要以实际情况来定。您的网站定位,发展时间和规模综合考虑。很多时候需要 重视新手的设计,并努力留住中间用户。至少在我看来,互联网产品设计新手和中间用户一样重要的。当然,偶目前的眼界或许还不够寛,如果有啥高见欢迎您随时来拍砖。

【注1】:《锦绣蓝图:怎样规划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雅秋  http://www.zhangyq.com

相关 [互联网 产品 设计] 推荐:

如果香奈儿是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 章明 - 36氪
同时尚产业一样,互联网只有为数不多的创新者和众多的模仿者. 并不是说创新者创造出新功能而模仿者模仿复制他们,因为一切都是再混合(或者古人说的“无一字无来处”). 在时尚界,区分这两个群依据的是品味层次的差异. 创新者设计的产品优雅而值得玩味,而模仿者的产品执行都很糟糕 – 混搭不佳以至毫无特色. 在时尚界,有一个传奇式的创新者拥有无法比拟的好品味.

Gamification:互联网产品的游戏化设计思路

- 刘潇 - 最新文章 - UCD大社区
在2011年的GDC大会上,Gamification(游戏化)作为一个热门新词被提出来. 简单来说就是将游戏的思维和游戏的机制运用到其他的领域,来引导用户互动和使用的方法. 它能在互联网、医疗/健康、教育、金融等领域中影响到用户使用时的心理倾向,进而促进用户的参与与分享. 简单的说,它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做一些通常认为“无聊”的事, 例如完成调查、购物或者阅读网页等.

如何设计出“有趣”的互联网产品?

- Guan - 所有文章 - UCD大社区
儿童类网站及软件设计师 Deb Gelman 曾在《A List Apart》杂志上曾刊登了一篇《Designing Fun》文章,详细讲述了如何设计出有趣的互联网产品. 文中从定义、研究、构建以及评测等多了角度阐述了这个问题. “当我看见具体东西后,我才能知道说清楚”. 1964 年,在 Jacobellis v.

互联网产品之约炮神器的惊艳设计

- - IT技术博客大学习
    申明: 谈谈微信这款产品的惊艳的设计,如部分观点早有出处,请告知,我好注明.使用的微信版本是1个月前的..      排头兵,http://www.paitoubing.cn/blog/mm-make-love-with-mm.      很Out,out.      网上盛传微信这款产品是约炮利器.很神.

互联网产品主要为谁而设计?

- - 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的经典著作《About Face 》中,Alan Cooper将用户分为三类: 新手、中间用户和专家. 他指出在软件领域,最终大多数用户会停留在中级阶段. 我们每天在不同的网站上不断寻找需要的信息,不知道打开过多少未知的网页. 而每个网页或许作为新手的时间又很短暂. 大概访问个3次,就能够达到中间水平.

以互联网产品为核心的服务设计

- - 百度商业用户体验部
当前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业者在不断地深挖产品的方方面面,这些工作足以使产品的质量非常优秀,但为什么有时却得不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呢. 从服务设计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也许可以得到答案. 进行产品设计时,一般要考虑四个因素:用户、情景、过程、对象(即产品本身). 在服务设计的思路里,产品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与用户发生交互的每个环节都是产品的一部分.

情感化设计对互联网产品的启发

- - 百度商业用户体验部
“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Donald Norman在2002年提出产品设计的”情感化“理念,随着“体验经济时代”来临,“情感化”业已成为当前互联网产品主要的设计趋势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感是人格的核心,产品真正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带给人们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

从游戏设计机制以及玩家心理特征谈互联网产品设计理念

- - 36氪 | 关注互联网创业
我们中的许多人做事难以集中精神,但在游戏的时候却聚精会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做事缺乏毅力,但这些人却可以坚持玩一个游戏直到天昏地暗. 研究游戏设计机制以及游戏中所蕴含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我们设计出更好的游戏,产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根据相应的原则激励自己,顺利达到预期目标. 下面我们就分几方面来研究游戏设计机制,以及引申出来的产品设计原则.

20130512早读课: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核心要素有哪些?

-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专注产品、用研、交互
推荐理由:作者@可风f. 最近越来越多的圈内人开始随大潮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从传统的web或者桌面端设计开始学习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 在很多人眼里,设计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互联网产品的区别无非就是载体从电脑变成了手机,是否真的如此. 在很多人眼里,设计移动互联网产品和传统互联网产品的区别无非就是载体从电脑变成了手机,所以只要熟悉一下各个手机中不同的规范和特性就算是完成了过渡,学习了下ios human guideline,了解了一下拟物化设计和扁平化设计,就以为是了解了移动互联网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