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要从“移动优先”转到“Web优先”
【编者按】VIBHU NORBYE为veryme & Origami Labs(YC S11)联合创始人,尝试过两次移动优先的产品后不得已准备转型Web优先,到底发生了什么?
最近许多 风投开始议论移动消费公司的失败趋势,包括Fred Wilson 和 Om Malik,但作为移动优先创始人的我,今天想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一. 自创立开始,我的公司尝试过两次 移动优先的产品,但下一个产品,我们准备选择Web优先。
广告就是一直享受免费应用和网络的用户交的“税”,用户们喜欢把不需要直接掏钱的服务当做免费,广告也是如此。但是跟税不同的是,税收大部分是高收入的人群贡献的,但基于广告的服务大都是低收入和低学历的用户贡献的,最大的例子就是Google,每年的ARPU是30美元,广告投放主每次点击花费1美元,像我一眼就知道哪些是内容哪些是广告,但是那些营收数字证明总有人在点击吧。
那点击广告的用户损失的是什么?是隐私!广告公司需要许多数据来吸引广告投放主把钱从电视上和报纸上搬到互联网上来,虽然你的隐私数据没有单独直接卖给广告投放主,而是以聚合的方式呈现给广告投放主看。为了给广告主一份好看的报表,为了让愿意付钱的用户足够多,广告公司必须得拼命扩大用户基数,同时也必须快速增长,所以很少有广告公司不向VC融资的。
而对于最核心的用户,每个创业公司快速增长的同时又在拼命地提高用户留存率, 每一次产品的更新迭代、主要用户的活动,都会损失一部分的用户,而这就是许多移动公司失败的原因。
看看我们移动优先的创业项目吧,30万下载量,25万独立访问人次,20万人注册过,但后来证实60%的用户只是瞎逛;另外一个私下听说的应用开发商表示,1亿的下载量,50%的人下载后就没打开它,这还没考虑那些在应用商店没找到你应用的用户。
二. 就拿我自己的社交产品来说
刚开始有个小窗口需要他们输入邮件地址和手机号来方便别的用户找到他,20万的注册用户,25% 害怕我们出卖他们手机号走了;接着有个社交网络签到帮用户创造社群的窗口,25%的用户根本就看不到那个签到键;最后我们不得不取消这两步,结果就是重新改版了网站流程。
所以最后我们55万的眼球赚取率剩到最后就变成了干干净净的10万用户,现在他们在应用内有一个账户,我们希望他们创造一个社群,不过其中25%的用户依然不愿意,另外25%的用户创了群却死活不加人进来。鼓励他们分享的时候,他们说需要看到分享的价值,正在进行什么, 最后我们的用户留存率可以说是5%,而这种现象不只是我们一家创业公司面对的,根源是移动屏幕太小了,一次只能做一个步骤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你给Google每个人支付$ 1 CPC, 其实是支付了$20 CPC, 而且别想着你能收回成本。而仅仅在移动上改变你不能根据用户行为尽快地反应,出现bug会让你的留存率大打折扣,邮件营销在移动上等于是没有话语权的,用户脑海里的固定模式是他们得去App Store,找到你的App、下载、输入密码、打开App、进入登陆模式,而这个如果太花时间,他们就不想做了。
三. 在这场以以移动留存率为衡量标准的比赛中,胜利的移动优先公司屈指可数
Instagram, Tango, Shazam,2/3个其他的游戏公司。而Path, 最有前途的移动优先创业公司,曾经500—1000万的下载量,Appdata数据显示一天有20万的活跃用户,现在下载排名从开始的第5名滑落到94名,那每天还有多少活跃用户呢?
四. 但你在Web 上就很不一样了
你可以快速、低成本地测试调节;可以在应用程序崩溃15分钟后修复Bug (Circa), 你可以准备10个不同的登陆页,然后实时决定哪个是最适合的;也可以用邮件营销,用户会直接点开或者下载;应为没有了下载+打开App的门槛,你可以借助第一印象提高许多价值,输入字很容易、注册很快,自动填写注册信息是每个浏览器的基本功能。开放的Web系统,20年的持续创新已经解决了很多问题,但移动上却是严重滞后的。Google和苹果提供了App活跃的两大平台,却不负责让任何一个免费App走向成功。
而楷模之一广告公司之所以增长迅速,是因为迭代时接近零安装的时间、零摩擦的用户动作和病毒性传播的条件。
为了达到零安装时间:Web上会通知你的朋友中安装了这个软件的、自动关注人、不用注册;为了实现零用户摩擦,分享键都很少,或者有时候都能帮你自动分享;为了App的病毒性传播,邀请信息会无缝发送或自动出现在用户偏好里面。当然前提是以用户的隐私为基础的。
而移动优先的公司怎么获得用户的隐私目前我们还没找到方法,经过两轮移动优先的产品尝试后,没有什么迹象可以让我们看到成功的机会,所以接下来几个月我们要转战Web优先的产品了,当然我承认移动还在迅速发展,每一家公司也需要一个移动App来参与竞争,但它只应该是你全部战略的一部分。
Via philosophically
相关:
您可能也喜欢: | ||||
comScore调查显示:移动Web与移动App使用率持平 |
移动Web3.0时代:按成交量付费模式将成大势所趋 |
bMobilized:30秒让Web网站变移动网站 |
Web2.0渐消退 移动互联网当立 |
山寨者们:别再把移动Web应用做得跟本地应用一样 |
无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