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者] 输液微粒有潜在风险但可规避

标签: 发现 输液 风险 | 发表时间:2012-12-07 10:29 | 作者:
出处:http://discovery.163.com/

输液微粒有潜在风险但可规避

近日,关于孩子常常输液导致血管有很多玻璃残渣的消息耸人听闻。事实上,血管玻璃残渣并非日常所见的玻璃渣,而是静脉输液微粒中的一种。静脉输液微粒是在药物制造、药物存放、医疗器械、配置人员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医学上早已肯定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性,但可以规避,无需夸大风险。

输液微粒有潜在风险,已经在医学上得到证实

输液(IV fluid)是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注射液,目的是补充体液、电解质或提供营养物质。在任何国家,输液都是药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抗生素为例,虽然医生会在患者病情好转后尽量换用口服药,但输液在很多时候确实是治疗之初的首选。在英国,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有40%通过输液方式给药。关于输液微粒带来的安全隐患早已获得医学上的肯定,它是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非代谢性的颗粒杂质。

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会积蓄在心、肝、肺、肾等脏器上,依附在皮肤及血管壁上,长期堆积,便会引起局部和组织供血不足,诱发缺氧、水肿、过敏等炎症。肉芽肿的形成便是输液微粒随着输液进入人体,被细胞吞噬而形成的。例如,静脉炎、动脉炎、肉芽肿、栓塞等疾病都是输液微粒可诱发的潜在疾病,只是这些危害都不是一时就能直观的显现出来。同时,这些疾病又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例如致癌的风险。有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堵塞。输液微粒的潜在危害已经得到医学上的证实。

输液微粒中的“血管玻璃残渣”并非日常所见玻璃渣,非肉眼所能见

新闻报道中所说的“血管玻璃残渣”一词容易引起恐慌,事实上,输液微粒中的血管玻璃残渣并非日常所见的玻璃渣,只是输液微粒中极少见的一种。由于输液通常包装在材质为玻璃或塑料的瓶或袋中,不含防腐剂或抑菌剂,从生产到为患者注射的过程中会出现例如穿刺胶塞产生的橡胶微粒;药物包装塑料微粒;安瓿开启玻璃微粒;药物置放和配伍出现的结晶体微粒、室内环境和输液器自污产生的纤维素微粒和毛絮、尘埃微粒;药物生产过程产生的碳黑微粒;脂肪乳剂乳化不完全出现的脂肪微粒等等。

其实,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对于微粒的控制,医学上有严格的要求。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100ml以上静脉滴注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每1ml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个,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个。输液微粒非人的肉眼所能看见,因为人的肉眼只能看见50μm以上的微粒。

医学上可规避输液微粒风险,但对患者而言,无创伤治疗才是首选

由于输液是大剂量并且直接进入血液,出现问题常常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如果输液所用的药品存在质量问题,会比口服药物更容易给患者带来伤害。2009年,发生一起因输液导致死亡的案件。事发当时,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前往医院就医,分别在医生的处方下注射了刺五加注射液。共七人在输液后不久产生身体不适,七人中有三人因为身体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另外四人均病情严重,送入急救。事件发生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这批刺五加注射液进行了检查,结果证实,部分刺五加注射液遭到了细菌的感染。

此外,护理工作的技术性也是输液微粒产生的重要途径。即使是使用国家安全标准的输液,如果在输液管道、护士操作等环节出现疏忽,便有可能将看不到的微粒随液体输入人体。《英国医学杂志》上一项对于英国医院中输液失误率的荟萃分析显示,从发药、配制药品到护士操作的整个过程,出现至少一个差错的概率在54%到90%之间(置信度为95%)。当然,这些差错可以在审核中被规避和纠正,关键在于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工作中的差错。

对于输液微粒造成的危害,现在医学是完全可以规避的。例如,通过维护空气净化系统,药剂师注意药物配伍的严格审方等等。配置人员正确的操作以及药物的现配现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对输液微粒进行有效的控制。但延伸到患者身上,就是要控制静脉滴注的滥用,虽然输液微粒没有报道中所说的那么夸大,但输液毕竟存在隐患,无创伤的治疗才是首选。

作者:任聪,专栏作者

责任编辑:陈雅娟,投稿邮箱:chenyajuan#corp.netease.com(将#替换为@)

相关 [发现 输液 风险] 推荐:

[发现者] 输液微粒有潜在风险但可规避

- - 网易探索频道
近日,关于孩子常常输液导致血管有很多玻璃残渣的消息耸人听闻. 事实上,血管玻璃残渣并非日常所见的玻璃渣,而是静脉输液微粒中的一种. 静脉输液微粒是在药物制造、药物存放、医疗器械、配置人员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医学上早已肯定静脉输液微粒的危害性,但可以规避,无需夸大风险. 输液微粒有潜在风险,已经在医学上得到证实.

【发现者】胸片不同胸透,辐射风险可忽略

- - 网易新闻·有态度专栏
近日,关于“中国胸透使用率超英国300倍,辐射大或成致癌祸根”的新闻引发热议,部分人提出体检应该取消胸片拍摄的主张. 事实上,胸片并不同于胸透,是两种不同的临床检查方法. 虽然医学上已经确认了X射线检查对人体的危害,但两者因为所采用的检查方式和成像形态不同,对人体造成的辐射量也有着天壤之别. 胸片作为一年一次的体检项目,其对人体造成的辐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不可将二者概念混为一谈,而造成社会恐慌.

研究发现身材每增10厘米癌症风险升16%

- keyi - Solidot
绝大数人都宁愿身材高大而不是矮小,然而根据发表在《柳叶刀癌症》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身材高大的人更容易罹患癌症. 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9年参与英国长期健康研究项目的130万妇女中17种癌症的发病率. 他们注意到了一种奇怪的相关性:身材每增加10厘米癌症风险上升16%. 研究结果与此前在亚洲、澳大利亚和北美进行的癌症和身高研究相似.

研究发现晚饭吃得太晚易增加患胃癌风险

- huihui - 国内要闻-新浪新闻
  忙碌了一整天,晚上和朋友一起吃夜宵是很多人的习惯. 但日本科学家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吃夜宵或晚饭吃得太晚,都会增加胃的负担,长期下去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日本东京大学的栗田英男教授领导了这项研究. 他们调查了30-40岁胃癌患者患病前的生活饮食习惯,发现他们.

美研究发现咖啡可降低心脏病等风险使人长寿

- - 网易探索频道
核心提示: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咖啡能够降低心脏病、呼吸道疾病、中风以及糖尿病风险,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这项为期13年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入咖啡较多的参与者死亡率更低. 5月18日网易探索报道 美国《探索》杂志报道,根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咖啡能够降低心脏病、呼吸道疾病、中风以及糖尿病风险,起到延年益寿的功效.

研究发现素食和低自杀风险存在相关性

- - Solidot
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的一项调查发现,越是爱吃蔬菜、大豆、海草、蘑菇等健康食品的人自杀风险越低. 调查对约9万名40~69岁男女的饮食倾向进行了调查,平均追踪时间达8.6年. 研究人员向调查对象询问了摄取134种食品饮料的频度,根据饮食偏好将其分成三大类:(1)蔬菜、大豆等“健康型”;(2)肉类、面包、果汁等“欧美型”;(3)米饭、味增汤等“日本型”.

创业风险面面观

- Vincent - FT中文网_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这是每一个想创业的人必须回答的终极问题. 在你开始创业之前,请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具备创业的决心和迫切欲望. 因为在生活中,荣耀的代价向来不菲,而在这个特殊的竞技场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代价可能更为高昂. 毕竟,当你不惜一切代价投身事业之时,“一切代价”不只是说说而已——它很可能成为现实. 你不能简单地仅以自己的资金来衡量创业的风险.

【转载】输液等于自杀-中央电视新闻

- - 千手观音的博客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 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 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在国外,只有快死的病人才输液吗?

- - 科学松鼠会
输液是将药物溶于适当的液体(如生理盐水)通过静脉滴注的治疗手段,和其他任何给药方式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缺点. 药物在口服时通常需要经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需要的部位发挥药效,而输液可以直接将药物送进血液,免去了吸收的步骤,因此可以更快地发挥作用. 而且,输液不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即使患者意识不清、无法顺利咽下药物,也不会影响治疗的效果.

单面煎蛋,拿风险换美味

- ZX - 谣言粉碎机 - 果壳网
流言: 单面煎鸡蛋无法彻底杀死蛋内的残留细菌,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中毒现象. 除此之外,生蛋白还会阻碍身体吸引维生素H,如严重的话,会导致皮疹、皮肤炎、脱发等状况. 真相: 鸡蛋是一种比较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食品. 如果母鸡完全健康,刚刚下的鸡蛋中倒也不会有过多细菌. 不过,这种理想情况毕竟不大可靠,通常的母鸡体内可能会有一些致病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