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被苹果收购的wifiSLAM吧,看看不一样的LED室内定位技术ByteLight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卫星导航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寻常事了,这也是近10年最重要的科技普及之一。但是再好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不太灵光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们在室内时。于是有了很多辅助工具出现,比如使用WiFi三角校正和“混合”GPS(例如用GPS坐标,结合指南针、计步器和加速计的传感数据)的技术,也就是wifiSLAM公司采用的技术方案(上周末, 有报道称苹果花了2000万美元将它收入囊中)。但这些数据通常不准确,也不够可靠。
一家名为ByteLight的公司,采用的另一种技术:通过LED照明设备提供准确的定位数据。这是 室内定位目前较可行的技术方案之一。它在去年10月份刚刚拿到125万美金的风险投资。
ByteLight室内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控制LED光的脉冲,以一个特定的模式运行,这个细微的变化不会被肉眼注意到(它运行在几百赫兹的范围内),但可以被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相机捕捉到。利用这些捕捉到的调制过的数据,设备就能运行相应的app或者客户端来计算出用户在建筑物中具体的位置,精确度据称能达到1米的范围。同时,由于不用依靠WiFi或者数据网络,所有的一切都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所以定位也会非常迅速。
一个最基本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当你在一个展馆或者购物中心,要去找某个展位或品牌店,只需要拿出智能手机,运行相应的程序。这个应用程序会触发相机扫描LED的照明区域,并迅速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你当前的位置信息。然后,手机就能导航你到目的地。
ByteLight使用的是 可见光通信的一种形式,但在成为一个室内定位系统之前,还需要建筑的LED光源中实现对ByteLight兼容的内置。好消息是,加入ByteLihgt后,灯光的性能不会有明显的影响,而且这个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坏消息是,它不支持现有的LED系统升级,ByteLight的技术需要在更早的阶段就内置进去,也就是说LED企业需要与这个初创公司成为合作伙伴。到目前为止,ByteLight只与Solais签署了合作,其他的合作伙伴都还在洽谈之中。每天有大量的LED灯泡在市面上出售,这也意味着它每天都在大量的失去潜在客户。
ByteLight作为一个产品,还是很难定义的:这家公司不生产灯泡,也不生产灯泡开关,甚至不生产驱动(内置在LED灯泡中提供电源的那部分),它自己的定位是一个中间件的提供商,因为它不卖灯泡也不卖灯泡芯片。相反,它卖的是控制芯片、以及能通过摄像头读取LED光线信号的app的技术。这确实不太容易解释,因为它是在幕后确保这个系统正常运转的角色。至于信息的中继利用问题,这就非常简单了:完全没有数据的传输。灯泡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独立的ID,它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天花板上的二维码。
虽然ByteLight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想法,并已经准备好借助正在兴起的LED热潮,趁势而上,但它也有一些天然的局限性。首先,因为任何公司在安装LED照明的时候,都不会想到用它来室内定位,更别说想到ByteLight这家小公司了。而且在一般建筑的LED长达5万小时的照明过程中,ByteLight也无法去做改造更换。这家公司非常依赖灯泡厂商的合作,所以如果把技术卖给GE或者飞利浦,其实倒是很靠谱的。
不过,一个好消息是,目前还有大量的建筑没有转换为LED照明,而添加ByteLight的成本也是非常小的,还不需要任何网络设备。此外,它还很容易加入到像下一代的飞利浦色相照明系统中,所以可以在出厂时添加对ByteLight的兼容,不用对产品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ByteLight也不是唯一一个在研究室内定位技术的公司,诺基亚正在开发蓝牙4.0的室内协助定位系统, 苹果也刚刚收购了WiFiSlam公司,室内定位的战争硝烟其实早已经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