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微博和微信

标签: 心理学 角度 微博 | 发表时间:2013-05-09 18:00 | 作者:
出处:http://pipes.yahoo.com/pipes/pipe.info?_id=f2c6b6d0121e3025d44efe7e25681c41
cnBeta 访客互动

感谢 火山的投递
前些天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新闻以及相关评论不断的冲击着我的眼球,大家都在讨论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结合后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格局的影响和实际意义,一时间真是热闹非凡。 在这里也不再赘述大家都讨论过的观点,而是和大家探讨一下微信和微博之间的不同特色和运营现状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在刚看到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新闻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自己已经有多久没点开自己手机上的新浪微博应用了?和大多数普通用户一样,新 浪微博也曾经是我每天必开的一个手机应用,不管是发一些东西还是不停的看自己关注的人的刷屏,微博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打发自己碎片化时间的工具。但当微信出 现后,不知不觉间,每天从打开微博看一看,开始变成一定要打开微信看一看;从希望自己的微博有评论,到开始只关注微信的朋友圈子是否有更新。而我也发现身 边朋友都在经历这种变化,包括曹国伟自己也承认,微信的崛起使新浪微博用户停留时间出现显著的下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两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社交媒体类应用,微信和微博都具备着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我们不妨从这两大属性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社交属性

在 此,先和大家分享一段心理学中的理论。在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认为人类是生来就存在好奇心的,窥探他人隐私是人的天性,这源于童年时对自 己身世的追问和好奇,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另外,人们也天生就有着希望获得别人关注的需求,个体的人生活在特定的群体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在 这个群体中的地位,以满足被这个群体其他人关注的需要。同时,人们还有自我保护的需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所不愿为外人所知的隐私。为了不让自己的隐私暴 露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大家都会有意无意地在打探别人隐私的同时为自己设置一道防护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出现的各类社交网站和工具也正 好能迎合人们这好奇和渴望被更多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但显然人们这方面的需求往往也是无止境的。以iPhone为代表的各类智能手机在2010年开始在中国 中高收入人群中逐渐成为主流,人们在拥有智能手机后,突然发现自己在智能手机的帮助下多出了很多“碎片”化的时间。而新浪微博的及时出现,恰好也让大家从 手机上获得的多余的“碎片时间”有了一个很好的宣泄口。

在微信推出之前,新浪微博其实是被名人加熟人圈带动发展起来的。借名人推广的路子当 年新浪运营博客时就已经用的很纯熟了,不过微博和博客的不同之处在于140字的限制加上随时随地分享文字和图片的特性使得微博比博客能更轻易的融入我们的 生活,能让用户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好碎片时间来进行更频繁更琐碎更贴近生活化的内容发布。如果说曾经广受欢迎的名人博客是让粉丝看客们每天都期待的长篇连载 专栏的话,那碎片化的微博则是打开了一扇通向名人生活乃至每日喜怒哀乐内心活动的小窗。在微博中我们能更轻易更频繁的获取关注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独 白,这正好能更好更方便的满足人们的窥探欲。

然而,对于大部分更在意社交需求的普通用户来说,在微博上发表任何内容,都是需要和朋友产生互 动才会觉得有意思的。也就是让自己的被关注欲能够得到满足。但如果自己发出的内容总是得不到别人的回应,那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只获取信息而不产生内容的看 客。而除非自己是个很优秀很活跃的内容产生者,才能够不断吸引陌生人关注自己成为自己的粉丝。使用微博一段时间后,草根们会渐渐发现自己并不能吸引到很多 陌生人来关注自己,最后大家都只是在微博上发布一些生活状态类的信息,然后在和自己认识的朋友们做互动中获得乐趣。

在微信推出之后,由于微 信语音联络朋友的便捷和强需求性使得人们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微信。随着微信“朋友圈”的推出,人们也开始习惯使用“朋友圈”去发布与自己相关的各类内容,一 条内容同时发表在微博和微信当中,由于微信的使用频率更高,得到周边朋友们状态信息以及大家围绕这些内容产生的互动也就会比微博更快更方便,因此人们自然 而然的就会将本来都发表在微博上的内容逐渐转移到微信朋友圈当中,微博上那些更在意日常社交的用户的活跃度也就从微博转移到了微信上。

另外,由于微博的开放性,用户发布在微博上的内容很容易就能被所有有心人看到,因此基本上没有隐私性可言。而微信是基于“熟人圈”的社交工具,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内容只有自己的微信好友才能看到,在这一点上微信也更能满足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

二、媒体属性

这 里照例先分享一段心理学中的理论。同样在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他对于人格结构进行分析时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精神概念。其中“本 我”是浅意识形态下最原始、只追求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例如生气、暴力、性欲等不良情绪。“自我”则代表理性和机智,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监督和抑制本 我,也能给予适当的满足。“超我”则代表道德、良心与自我理想。它由完美原则支配,以道德心为中心,维持个体道德感、回避禁忌。一般来说,人们心中的“本 我”和“超我”几乎是永远对立着的,而“自我”则永不疲倦的去根据现实规则去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这也就造成了“本我”一直被“自我”和 “超我”所压抑,例如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不被社会所容纳的不良想法和需求等。

在微博和微信中,都拥有明显的媒体属性。同时,只要用户愿意,人人都可以快捷的成为信息传播中一个节点。在这类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过程中,节点越多,信息传播速度越快,传播面也更广。

新 浪微博相比微信的优势就体现在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上。在微博中,由于其开放的形态,一条包含热点事件的信息可以通过多个有影响力的大号发布以及互相爱特 (@)的方式很容易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并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大量的转发和阅读。这是因为用户阅读并参与传播的所花的时间和体力成本非常之低。140字以内的 内容阅读所需时间一般在30秒到1分钟之间,精简易读的内容给用户造成震撼和影响的同时,微博功能中只需点击“转发”,再点击“确定”,就可在1-2秒之 内将信息转发到自己的微博里的快速转发功能又使得用户在信息对自己造成的思想冲击正处于最顶点时很顺势的就参与该信息的转发传播。因此,在微博中热门的信 息很容易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刷屏般的转发效果。但是,微博的缺点就是当一个用户关注帐号较多时,很容易就造成信息的遗漏,因为微博的信息动态是实时变动 的,由于很多大号每天发布的信息很多,人们看微博又经常是利用碎片时间在手机上查看,用户一般很少有耐心一条不漏的查看所有关注的人的信息动态,这样就很 容易造成信息遗漏。

而在微信中,由于产品设计的特点,在信息传播速度以及便捷性都比不上微博。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的普通内容并不能被直 接转发。用户只能先复制,再粘贴发送,这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成本,因此限制了大多数内容的快速传播。并且由于微信更偏向即时语音通信以及熟人关系的特 性,使得微信成为一个更具私密性的封闭式熟人社交工具,用户们更偏重于在自己的熟人圈中分享自己和观察朋友,而不是去传播大量杂乱的信息。对于拥有大量粉 丝的微信“公众账号”来说,信息能够做到精准快速的推送到每一个粉丝中,但却缺少广度,难以被用户进行主动的二次传播。

同时,大家不难发 现,在微博中最容易被引爆,传播最快,影响力巨大的各类事件中,名人隐私、官员贪腐、恶劣社会性等丑闻事件是最多的。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对这类涉 及名人隐私以及社会性丑闻的事件更热衷?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我们心中的“本我”在作祟,而这些丑闻中往往都包含着“本我”的气息。但是这些事件又 都是每个人心中的“自我”和“超我”所不容许的,尤其是“超我”绝不允许这类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更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这种包含“本我”信息的想法。但 如果这类丑闻事情发生在名人或者平日一些高高在上的人物身上,这时候不但人们心中的“本我”蠢蠢欲动,“自我”和“超我”也都会祭起道德批判的大旗,这样 既满足了“本我”的需求,又得到了“自我”和“超我”的支持。

从以上微博和微信的各自的特点来看,由于微博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各种热门事件 在微博传播是最快的,而且人们更热衷于在微博上参与热门事件的点评和传播,这是因为人们都喜欢以这种方式在全社会面前体现自己更多的“超我”的一面,同时 “本我”和“自我”又都能够得到满足。而微信的封闭则让人们很少有机会在微信中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微信的生态环境更偏向日常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在这种情况 下“自我”更能稳稳的压制着“本我”,因此人们在微信中的心理状态更趋向于理智和平稳,难以形成微博中波浪起伏不定的信息传播环境。

所以,更贴近日常生活的微信用户活跃度会渐渐的超越了偏向媒体属性的新浪微博,但是两者之间的活跃度差距将会慢慢趋于平稳,不会再出现大的倾斜。

最 后,结合微博微信各自的产品特点以及不同的用户群体心理特点,我们再从商业角度来看,微博的商业价值可以更好的体现在制造热点事件,引导用户以倒流量的形 式去各大电商平台进行冲动型消费,以粗放型的手段进行品牌形象传播等等商业手段当中。而微信则更适合慢一点的,贴合生活的O2O、休闲游戏、精细长效的品 牌文化推广等等的商业模式。

作者 个人微博

0

相关 [心理学 角度 微博] 推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微博和微信

- - cnBetaFull
前些天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新闻以及相关评论不断的冲击着我的眼球,大家都在讨论阿里巴巴和新浪微博结合后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格局的影响和实际意义,一时间真是热闹非凡. 在这里也不再赘述大家都讨论过的观点,而是和大家探讨一下微信和微博之间的不同特色和运营现状以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状.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女生抱团行为?

- - 知乎每日精选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说,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阶段发展理论,从13岁到20岁左右青春期这段时期,人的主要社会心理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同,也就是决定我是谁,我在这个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 在这个时期,父母长辈对人的影响力逐渐退居二线,而青少年与同辈的关系此时成为他们人生的重心. 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追求团体归属感,通过自己所属的团体来定义自己,并根据同辈团体的规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角色.

心理学家教你从微博看出个人性格

- coofucoo - 国内要闻-新浪新闻
  三言两语发条消息、秀张图片,时下,微博成了最火热的互动方式之一. 可“说者无心、看者有意”,小小的微博,也能看出你的性格特点.   美国马里兰大学人机互动研究室助理教授珍妮弗・吉尔伯特等对人们一年中的微博使用情况与性格进行了分析.

【营销心理学】 劝妹妹吃青菜背后的热门微博爆红大揭秘

- - @i黑马
雾霾中毒怎么办?吃青菜!福建漳州的一名高三学生小胡(@墨一只)希望趁9岁小妹妹害怕雾霾中毒哄她吃青菜,妹妹不信,要去网上搜答案. 于是,小胡发微博求大家帮回答吃青菜可防雾霾,此举引发网友积极回应. 不到一天,这条求助微博转发超过11万,有700多万讨论,并有1.6万多名网友回复小胡的问题,让一条百度问答的浏览超过100万,共同劝妹妹多吃青菜.

KPI心理学

- winners - 蔡學鏞【言程序】部落格
阿里巴巴集团大部分的员工,每季或每半年都要接受一次的KPI考核,看看他绩效如何. 关于用KPI来打考核,许多员工其实都有一些负面的看法,而管理层也知道采用KPI有时候会有负面效果,但是没有更好的方法之前,我们还是仰赖KPI. 我已经到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上班一年多了,对于KPI,我有四阶段的心理变化,值得描述一下.

怪诞心理学

- Frank - 左岸读书_blog
因为正在看这本书,分享王小峰的这篇书评. 原文:http://www.wangxiaofeng.net/?p=7282. 这本《怪诞心理学》最大的价值是揭开了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但却从不当回事的行为的秘密. 每 个人生活中都有一些怪异行为,比如有人相信星座,有人喜欢车牌尾号是6、8,有人不喜欢星期五出门办事,有人想把一个姑娘泡上床但总是不能得逞,有人很幸 运有人很倒霉,有人相信异灵现象,有人听了笑话不觉得好笑(比如土摩托)、有人撒谎的时候其实你看不出来……诸如此类.

十大心理学效应

- lei - 新媒体营销观察站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 ”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

22个诡异心理学

- - 5time经典语录网
1、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 本杰明·富兰克林效应. 2、88.8%人哭后情绪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后感觉更糟. 70%的人哭泣时不会躲着他人,77%的哭泣是在家里发生的39%的哭泣发生在晚上,下午6点到晚上8点是最容易掉眼泪的时间段. 3、研究发现,人在难过时流的眼泪中,含有较多因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

微博

- qianlaohu - 独立思考
无论名人在微博上讲什么,都能引起很大的“互动”. 王力宏说:“2011年过去一半了,7月了. 感觉就是这几百万人一起围在那里,紧张专注地看着,名人的微博一更新,至少挤在前排的几万人就激动拥抱:“动了. 说微博的迅速崛起会影响媒体,影响门户网站,影响SNS,其实都不对. 它首先威胁到蜡像馆,因为你在蜡像馆只能掏钱看不会动的,而在微博,不用掏钱都能看到会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