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是如何腐化的
代码是如何腐化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这种腐化的代码样本可能会体现不同的特征,若要彻底总结,可能会又是一本《重构》。我自然没有这个能力和知识。好在有一个简便的说法,即可以诉诸于“破窗理论”的威力。无论多少坏味道识别,重构手法运用,提高代码质量的最佳实践,以及运用诸多甄别代码质量体征的工具,都仅仅限于“术”的运用而已。若未能在开发人员内心树立整洁代码的习惯,时时刻刻对各种代码臭味保持敏感,且具有一颗期待卓越代码之心,那么,随着项目的演进,时间的推移,代码最终还是会慢慢腐烂。
这几日在开发一个User Story时,从诸多测试代码(包括集成测试与验收测试)中,观察到了一些接近腐烂的代码坏味。这些代码虽然不是产品代码,但同样是我们交付工件的一部分。最关键之处在于:它让我察觉到一种危险的趋势,若不能及时扭转,可能会让代码陷入腐烂的泥沼。若能及时解决这些糟糕代码,其实仅仅需要一些简单的重构手法,付出几个小时时间即可。
首先是针对集成测试的数据准备。我们要编写的集成测试针对Spring Batch Job,这些Job需要访问数据库,以验证Job的执行是否符合期望。我们发现在之前已有与Spring Batch Job相关的集成测试存在,并提供了访问数据库,以及启动、访问和停止Ftp服务器的功能。其中,与数据准备有关的功能放到单独定义的Fixture类中。这些Fixture是为特定目的编写的数据准备,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Batch Job出现,有诸多集成测试都需要准备数据,于是开始慢慢产生了测试数据的重叠,逐步浮现出违背DRY原则的征兆了。
对于多数程序员而言,并非不重视重用,但多数却不愿意为了重用付出一些代价。例如针对一些具备差异性的功能,一些程序员更愿意使用Copy And Paste,然后再针对自己的需求对实现进行修改或调整。观察目前的一些集成测试,正是这样一些陋习导致的。
在这些集成测试中,使用了继承的方式来重用数据准备的功能。如下图所示:
在CustomerIntegratedDataFixture中,提供了相关方法实现了对Customer数据的创建。由于需要提供访问FtpServer的功能,因此又定义了CustomerIntegratedDataAndFtpPrepareFixture类,使其继承CustomerIntegratedDataFixture。它定义了startFtpServer()和stopFtpServer()方法,并在JUnit中,运用了@BeforeClass与@AfterClass标记,使其避免为每个测试启动和停止专有的FtpServer。现在,我们编写的集成测试同样需要与Customer有关的数据,但并不需要Ftp功能。换言之,我们希望重用CustomerIntegratedDataFixture。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问题。例如,我们可以让新增的测试直接继承CustomerIntegratedDataFixture。然而,就在同样的集成测试模块中,我们还发现了其他集成测试同样编写了自己的数据准备类。这些数据准备与Spring Batch Job无关,却同样提供了准备Customer数据的功能。存在的差异是它除了提供Customer数据外,还提供了依赖Customer的Consent数据。
我们没有着急去重用CustomerIntegratedDataFixture,因为我们察觉到代码会随着这种继承体系的延伸,会变得越来越难以重用。如上图的继承体系,使得数据准备与Spring Batch Job紧耦合了,同时又在CustomerIntegratedDataAndFtpPrepareFixture子类中引入了与Ftp有关的耦合,明显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我们需要单独剥离出数据准备的类,它即可以作为超类被集成测试类继承,也可以通过组合的方式被继承了JobLauncherTestUtils的测试子类所调用。这符合Bridge模式的设计原则。因此,我们运用了“Replace Inheritance with Delegation”手法,对其进行了简单重构:
之后,我们对Customer和Consent对应的数据准备类进行了相应的重构与修改,使得这些数据的准备更为内聚,并去除一些不必要的重复,使之更容易被重用。
第二个例子是在JBehave的Story中,我看到了这样的Steps类的组织,如图:
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扁平组织”的Steps类。显然,促成这样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在之前编写相关的Steps类时,还看不到分类的概念,因此,只是简单地将自己的Steps类放到step之下即可。然后,不断有开发人员增加自己的Steps类,他们找到了step位置,却没有仔细思考是否需要更好地对Steps类进行组织。这就使得Steps类略显零乱,没有展现出好的结构。我们重新组织了这些Steps类:
只需要简单地归类,调整结构,整个Steps类就变得更加清晰了。于是,我们发现了可以重用的可能。观察重新组织之后的batch包,这里面包含的UpdateCustomerTypeSteps,ProductSystemLinkLoaderSteps与DeleteOrphanedRecordsSteps,都是与Btach Job有关的Steps类。MaintainProspectsSteps类则是我们新增的类,它同样需要用到启动Batch Job的方法。在之前存在的Steps类中,已经存在相似的代码了。例如在UpdateCustomerTypeSteps类中:
|
再看DeleteOrphanedRecordsSteps类:
|
比较这些方法,除了jobParam的key与value存在细微区别,其余实现完全相同。若按照这样一个态势发展,随着与Batch Job有关的Story逐渐增多,不发现这种代码的臭味并即刻解决,这些代码就会逐渐蔓延,最后变得“无法自拔”。想要修改,已经变得极为困难了。
我们为这些Steps类提供了一个抽象的超类AbstractBatchJobSteps,并将这些可能重用的方法提取到这个超类中:
|
如上的例子都可以通过一些细小的重构手法改进代码,使得代码的结构更加清晰,并有利于代码的重用。我深信大多数开发人员都具备这样的技能,且只需要稍加思索,即能发现这些代码的坏味。然而,我们总是因为种种原因,对这种还不太严重的“破窗”风景视而不见。殊不知当我们开始对这种不够整洁的代码采取纵容态度时,就可能会是代码腐化之始。一旦真正腐化,就将积重难返,到了那时,我们就可能真正无能为力了。
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情形?面对一个承担了无数职责似乎无所不能的上帝类,它被无数多的Client调用,且又没有足够覆盖率的测试,你是否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这时的你,是否像一位奋战沙场,出生入死却无力挽回败局的将军,面对那汹涌而来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敌军,唯有对天长叹:“某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