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
文/秋叶
今天一位群友问:我想提炼出一套自己的思维方法,比如老大让我去买土豆,我怎么去处理买土豆这个过程?有没有相关的书籍可以推荐,有没有相关的建议呢~
我想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关注的好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般人谈到思维方法书,优先推荐的无非是《思维导图》《全脑思维》,又或者是《麦肯锡方法》《金字塔原理》咨询顾问丛书,再深一点的就是哲学类的方法论了。
我想这些书销量都不低,所以同时看过前两类书的人都不少,那么他们是否就建立了思维方法呢?
我觉得很难。
拥有一个好的思维方法的头脑,我个人经验是这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而且还和好几个关键因素有关:
关键因素一:知识面
我觉得企图通过看一本书,几本书速成学到思维方法是很天真的,你得看很多书,完全不同的书,观点对立的书。
我想一个人要建立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先得知道有哪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行业,这些方法都有不同,我们不能一一体验,唯有通过读书去了解。
太多人读书爱读感性的书,而不愿意读那些拗口艰涩,充满思辨的书,那些让人激动的书,感觉能快速上手的书,只怕你杂七杂八读了很多,你的大脑依然是一团浆糊。
大部分人读书不过是想通过阅读找到和自己思维模式接近的那个作者,寻求认同,抱团取暖。他们何曾能耐心看看和自己立场不同的文章?
比如在微博上观点不同立即破口大骂的人少了么?哪里有什么左派右派,都是不讲理派。
可假如你真想学理性思维,就得广泛阅读,了解各种看世界的视野,无论你是否认同他们的立场和观点,你得耐心分析立场观点背后的论证和事实,这并非是什么了不起的方法。
但是我们中国太多人都喜欢遇事情感第一,理性靠后,不说别的,就说一个钓鱼岛,没几个人说得清楚历史来龙去脉,却不惜消费爱国热情。
关键因素二:经历面
即使是固化在一个方向,要学到一套专业操作流程(流程还不是思维,思维是知道为什么流程该如此设计),光阅读也不够,得反复训练。
比方说你学到一个分析问题的方法,比如麦肯锡的“现象–问题–原因–对策–反馈”循环,看起来容易,但真成为你的思维武器库中的一种,你至少得找不同场合不同的事情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
记住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事情用同样的方法反复练习, 把一件事情反复做一百遍和用一个方法反复做一百件事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以我常常遇见很多人的工作经历其实不过是工作年限,Ta有什么工作经历?没有经历,你又如何能让一种思维深化成你的职业本能?
关键因素三:思考面
读书学习能让你知道世界如何运行,经历能让你验证你学到的知识是否真的和世界合拍,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你还是依赖经验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思维。
所谓经验,我的理解是,你可以提出一个对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样做就可以解决,一一覆盖,谁覆盖得多谁厉害。
但如果你有思维,就可以解决没有经验覆盖的事情,你至少可以提出一个假设,假如这个事情从哪里开始,下一步会出现什么?那么大家的对策又是什么,然后我们该如何反应,思维有多深,你的思想就能走多远。
所以越是有了经验,越要主动总结自己的经验,把他抽象成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当你能够提炼出某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框架时,你就开始有了思维。
很多人有了经历,却少了总结,长期下去,他越来越依赖本能或者经验做事,对于他熟悉的工作,他做得很好,也就以为自己有了思维,其实不过是有了对待某类事情的条件反射。
假如遇到环境的改变,他就会手足无措,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很无能。
要总结思想的方法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写长文,一个连一万字原创文章都写不出来的人,就别谈什么思维理性了吧,那是个笑话。
关键因素四:换位面
可一个人有了结构化思维,未必就是好事,因为世界之大,思维种种,未必大道相通,也可以南辕北撤。
遇到你不能接纳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你怎么办?
比如我现在就比较反感大道至简,玄而又玄,幻而又幻的说法,但我心里其实明白这些之所以流行,是有道理的,也是有社会和现实事实做支撑的。
那么我在遇到我不认可不喜欢的思维方式,我该如何包容化解?
这是更高的命题,也更难。
如果你只能理解用你的思维来理解世界,那么你一定无法得到世界的回声,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而设计的。
可在宽容和理解之间,往往站着我们不肯妥协的内心。
假如你真的理解这些,你就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速成的路,也没有一劳永逸的路。
原文地址: http://www.70man.com/?p=10608
左岸记:
思维可以理解为思考的维度。就是遇到问题了,你该从哪些方面去思考,思考了每一个方面后,会有哪些可能的答案(即假设),然后经过检验和论证后,你又认为哪个是从暂时、相对的角度来看更为可取的答案。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和物质性。这种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的交相影响,“无生有,有生无”,就能够构成思维方式演进发展的矛盾运动。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不同国籍、文化背景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便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文化诊断学指出: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完善性。
认知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并非由事件所引起,而是由个体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既思维决定情绪。
一起思考几个问题吧:
1、中国人(或者说你)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2、它独特在哪里?
3、它是怎么形成的?
4、它对个人、他人和社会造成哪些影响?
5、改进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
说明:
1. 左岸读书_blog by 左岸 © From 2008 致力于美好的读书体验。
2. 手机访问: http://wap.zreading.cn
3. 微博: http://weibo.com/zreading
4. 左岸.思文.群号: 188145065
5. 还有: 人生旅图和 冷知识
6. 微信:zreading
7.
您可能也喜欢: |
温柔当道,粗暴离场 |
思维的混沌与重组 |
“反常识”思维 |
阅读与思维的提升 |
“逆向思维”让你看得更远 |
无觅 |